雲南行紀(5)瀘沽湖,攝人心魄的藍色光芒

作者: 無心成雨

導讀6月8日-9日 從來沒有試過在車上坐足七個小時,也從來沒有試過在石子路上顛簸,更從來沒有試過擠在狹小的面包車裡在鋪滿小石子的路上連續行駛七個小時。如果這一切都可以忍受,那麼就有資格看到瀘沽湖的藍色光芒了。其實我們到達瀘沽湖的時候,天還下著雨,但是她一旦放晴,那種純淨藍色,便像是一面會發光的藍色鏡子,讓人睜不開眼,甚至無法呼吸。如果老周和 ...

6月8日-9日 從來沒有試過在車上坐足七個小時,也從來沒有試過在石子路上顛簸,更從來沒有試過擠在狹小的面包車裡在鋪滿小石子的路上連續行駛七個小時。如果這一切都可以忍受,那麼就有資格看到瀘沽湖的藍色光芒了。其實我們到達瀘沽湖的時候,天還下著雨,但是她一旦放晴,那種純淨藍色,便像是一面會發光的藍色鏡子,讓人睜不開眼,甚至無法呼吸。如果老周和司MM沒有聽我的意見,直接跟兩天的團只行進到瀘沽湖的落水村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後悔!裡格,才是對游客來講,可以達到的最最美麗的風景所在。從落水到裡格,還有四十分鐘的路程,一般旅行社都只到落水為止了,那裡相對來講比較熱鬧,也比較商業化,更適應旅行社的路線開發原則吧。所以,我們是請馬鍋頭的小寸師傅動用他的私人關系,訂到了一部也是由散客組成的直接發往裡格的小面包車。隨行,還有一位當地的小伙子,一路上給我們講了一些當地有趣的事情,還唱了山歌,而且長得也挺帥,有點像劉德華,呵呵。早上八點出發,中午在寧蒗吃的午飯,下午三點多,我們總算到達了瀘沽湖.中途經過觀景台的時候,還是陰雨蒙蒙那時卻徹底放晴了!我們先在大嘴村坐上了游湖必經的豬漕船.蕩漾在湖心,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湖和天都是純淨到極致的藍色,卻又不是湖天一色,一種透明而透著靈動,另一種厚重卻棉軟,很舒心,也很貼心.對面的媳娃娥島上有個土司居住過的房子,對我來講興趣不是很大,但是能登高遠望,眼底的瀘沽湖又是另一番景致了.從大嘴村又車行三十分鐘,到達了裡格。裡格分為裡格村和裡格半島,在網上看了太多介紹裡格扎西家的住宿情況,不過我們最後還是選擇了裡格半島。很小的一個半島,怎麼形容她的小呢,就是一個小山包,周圍大概分散著四家旅館,就這點了。可是只是站在這個小山包上,卻可以看到風景旖旎的瀘沽風光.伴著七點多的夕陽,我們可以盡情地貪婪地呼吸這種只屬於瀘沽空氣.開飯了,我們在同車而來的小伙子家吃了一頓烤乳豬,小豬仔還是我們看著他從小山包上抓下來的呢.其實這裡的烤乳豬色味並不怎麼太好,不過能夠坐在湖邊,即便什麼都不吃,也已經是一種享受了.吃完晚飯,我們去參加了村裡的篝火晚會,怎麼說呢,不夠熱鬧.既便我們已經換上了當地的民族服飾,也挺拘束的,可能是人不太多,所以放不開罷.而且有了前一次在藏民家裡的體驗,再怎麼也不稀奇了.第二天早上五點,晴天旅館(就是我們住的小客棧)的老板就來敲房門了,問我們要不要去看日出.那兩天的天氣並不是太好,而且劃船到看日子的小島要一個小時,早上的瀘沽又是刺骨地冷,所以我們只好放棄了.不並聽說去的人也並沒有看到日出,也算是一點小小的安慰吧.不過,我還是得提醒自己這一關沒有過,以後的自助游需要磨練的還有很多.不僅僅是旅游經驗,和發現美景的獨特眼晴,更要有堅強的毅力,呵呵,最動人之處往往都是一般人很難發現的.梳洗整理好以後,我們去裡格村上有名的裡格春天吃早飯.在這個地方吃早餐,在乎的並不是他們家的早點有多可口(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地方,也不應該有太多指望),而是坐在臨湖的窗前,靠著民族特色濃郁的小靠墊,桌上放著剛采來的不知名的小鮮花,不嬌艷卻很生動,還有原生態的木制家具不著一絲城市之氣,這些都比美味更讓人陶醉.洪邊吃早飯邊翻閱著雜志,我在寫旅游日記,時間在指縫中緩緩流逝,沒有痕跡,糾結”時間就是生命”的道理,變成了最沒有意義的事情.很遺憾,我沒有辦法再用其它的文字來形容這種用錢買不來,也無法用時間來做比較的”悠閑”,這種心境,能用心體會,也就足夠了吧.早上十點,我們的小車要出發返回麗江了.和來時一樣的顛簸,回去的路上,卻少了很多的聒噪,大家都還沉靜在自己的某種思緒裡還無法自拔,相信瀘沽湖這樣的地方,是可以帶給每個人不同的想像空間,天馬行空,動靜自如.下午五點半,我們回到麗江古鎮.我們留給瀘沽湖的時間太少了,很吝嗇的,也許也預視著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將重新踏上她的土地吧.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