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獅子為伴——肯尼亞十日游(中篇)

作者: ousei

導讀公主變女王的浪漫傳奇——樹頂酒店去阿布戴爾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看看讓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從公主變成女王的樹頂酒店。該酒店1932年由一位英國退伍軍官在一棵大樹上建造,當時只有二間房。現在的酒店已經是第三代,可以住100名游客。但仍是供不應求,必須提早預定才能夠住上。現在的酒店雖然仍沿用樹頂酒店(Tree Top)這個名字,但實際上是建造在幾十根木樁之上的2 ...

公主變女王的浪漫傳奇——樹頂酒店去阿布戴爾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看看讓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從公主變成女王的樹頂酒店。該酒店1932年由一位英國退伍軍官在一棵大樹上建造,當時只有二間房。現在的酒店已經是第三代,可以住100名游客。但仍是供不應求,必須提早預定才能夠住上。現在的酒店雖然仍沿用樹頂酒店(Tree Top)這個名字,但實際上是建造在幾十根木樁之上的2層酒店。有餐廳、露台、酒吧等。1952年伊麗沙白公主入住酒店,因喬治六世病逝而第二天繼位成為英國女王,入住樹頂酒店,不期望“上樹公主,下樹女王”的美夢,只求能夠好運多看到幾只動物。到達酒店已經是下午3點,正好是下午茶的時間,在3樓的露台上,架好照相機、望遠鏡。品嘗著肯尼亞特有的紅茶和小餅干,俯瞰羚羊和疣豬在樓下的池塘邊喝水、打鬧嬉戲,輕聲細語地交談、享受阿布戴爾森林的陽光和寧靜。一會兒,看見疣豬不再打鬧,匆匆地跑進森林,正奇怪怎麼回事。就看見東南方向40多只野水牛浩浩蕩蕩地朝這裡走來。來到酒店下的水塘邊,用牛鼻子翻拱帶鹽的泥土,在水裡把身體浸濕,然後躺在泥地中和我們一起沐浴在夕陽之中。夜幕降臨,我們在樹頂的餐廳中圍成一桌,牛排、鱈魚組成的晚餐讓我們忘記一天旅途的疲勞。之後的“殺人”游戲讓團員們彼此熟悉、了解。在我們的團裡,意外地發現有2個人是同一天生日、2個人同名同姓。同名同姓的2人還有共同的愛好,都擁有HAM呼號和CMAS潛水證書還都養了寵物狗狗。真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夜深了,人們逐漸散去、進入被窩,但是旅館的工作人員依然在監視著酒店周圍的動物,發現有動物來喝水,立刻用蜂鳴器通知各個房間裡的客人動物行蹤,如果響一聲,代表旅館周圍有土狼等動物出沒,兩聲則代表豹子,三聲代表獅子或犀牛,四聲代表大群的大像,稍稍留意蜂鳴,即可在夜晚的聚光燈中從旅館平台看到龐大的非洲動物。我們運氣不好,整個夜晚只看到一只白犀牛來到河邊。肯尼亞山—赤道—東非大裂谷穿過從樹頂酒店到納庫魯湖要5個小時,雖然距離不算太遠,但是肯尼亞的路況除了內羅畢周圍,其他地區即使是柏油馬路,也還是顛得厲害。途中我們停下4次,分別遠眺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亞山,穿越赤道線,縱覽東非大峽谷以及看一個從地下湧出的瀑布。這四個行程雖然是路過,但是沒有列在我們的行程表上,也算是一個額外的驚喜。肯尼亞山位於肯尼亞的中部,最高峰海拔5199米時僅次於乞力馬扎羅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平時雲霧繚繞,只有在晴朗的早晨才可以看見。也許是旅游公司也吃不准能否看到,所以等到看到之後才停車告訴我們,也是怕我們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吧。東非大裂谷,原來以為只是一條裂縫。卻不知它最寬處有100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過去,猶如是非洲大地上的一條巨大的傷疤。他南起贊比西河口一帶,經過肯尼亞中部,穿過埃塞俄比亞高原入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達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公裡。由於裂谷帶的寬度較大,谷地大多比較平坦,因此可以看到下面有很多村莊。我用數碼相機拍了一張寬幅的照片,從中可以窺見一斑。過了非洲大裂谷不久,我們停在了一塊在非洲地圖上劃了一條橫線的牌子下面。很懷疑這裡是不是真的赤道線,因為我用GPS測定,發現已經過了赤道線58秒。但是,我們的非洲朋友不靠先進的儀器,他們自有獨到的方法來證明。在北半球,如果我使用抽水馬桶的時候就會發現,水流下永遠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我們的非洲朋友在塑料瓢底鑽一個小洞,讓瓢中的水自然流下,在瓢裡的水面上放一根火柴棍。站在牌子的後面(北半球),可以發現火柴棍是順時針旋轉,當來到牌子的前面(南半球),火柴棍則是逆時針旋轉,站在牌子下面棍子則不動。由此證明牌子下面就是赤道的通過線。多麼巧妙的一個方法,不禁感嘆非洲人民的智慧。為了紀念通過赤道線,他們還發行一個證書,以證明你通過了赤道線(不過價格可不便宜,一個證書要300先令,約合35元人民幣)。我沒有買證書,而是在牌子下面用帶GPS的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在照片的Exif信息中記錄了當時的經緯度,放在電腦上可以用google地圖定位當時的所在位置。我們全體團員也在這塊牌子下面拍了本次肯尼亞之行的唯一的一張集體照。(待續...還有3篇)



(樹頂酒店全景)



(在樹頂酒店的露台上)



(木雕工藝品)



(在赤道線上留念)



(東非大裂谷全景)


精選遊記: 阿布戴爾國家公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