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第一天,和波二人早已商定好在大學城集合,天天在大學城上班,可是竟然沒有一點時間出來好好欣賞一下大學城的風景,每天交通車經過江邊一個地方的時候,我都有想下去看一看的衝動,那裡隱約可見的江水、渡船、古榕、老屋,各種文人雅士的理想要素都有了,拍下來一定是處美麗風景,說不定下次再評廣州新八景的時候能評選上呢。約定了八點半到大學城中部樞紐集合,後來發現在外環西路車站會合更方便,我轉了兩次車就到站了,可是笨波自己沒聽清,讓我在碼頭等了許久。趁等的功夫我就自已先在碼頭上慢慢地散起步來。上了碼頭,眼前的實景就不如在車上看起來那麼古韻十足了,本來以為是一個有古渡意味的地方,想不到我們在裡面看到了民間的另一面,當頭橫著一幅紅底白字的標語,是村民寫的,號稱紀念拆村三周年,下面是一大堆照片,記錄當年強行拆屋的場景,其中有我們現任領導的照片,自然是被稱為“黑干將”。再往前走,在祠堂邊蓋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窩棚,難道村民真的還住在這裡嗎?今天過節,我們不是來搞民情調查的,不想細究了,只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紀錄,路東側有一座高大的廣東祠堂,叫“關氏宗祠”, 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有人結婚,裡面正在准備新人婚宴的酒菜。外面一棵大榕樹下面,很多老人在喝茶聊天打牌,不過沒有外賣吃食的,要想飲茶要到的外面的村裡去。一打聽,這裡真的是個渡口,有開往南村方向的輪渡,每半小時一班,等波到了之後照例又是給她拍美人照,我主要拍風景像,順便也把波稍微調理一下,不要讓她給我拍的太爛。個人認為最有特色的要算漁簍照了,香港不是有個地名叫漁人碼頭嗎,這裡真應該請建築師來規劃一下,搞一個廣州的漁人碼頭。拍完照時間還早,我提出兩個選擇,一是再在大學城裡轉一轉,看看還有什麼好玩好看的風景,或者就乘船到南村余蔭山房去,這個地方我以前帶孩兒們去過,對它很有好感,此次再奉陪波去一次也行,於是二人上了船,1元錢乘到江對面的碼頭後坐5元摩托車直達山房門口,上次來的時候沒顧上拍照,正好這次補上以前的遺憾。這山房精巧玲瓏,獨具匠心,真是螺絲殼裡做道場。這是我對山房的評價,它也許是全中國最小的一個私家園林了,小的只有一個8字,兩個套院,卻在裡面鋪設了春夏秋冬、梅蘭菊竹、山石亭榭、樓台閣宇,加以完整的水系,且不落俗套;牆上的舊照片中有一位女主人照片,穿著唐裝,有著中國舊式婦女的古典風韻,賢淑美麗,當之無愧地配住在這華麗的屋子裡。
游完去吃午飯,余蔭居不算便宜,我們點了兩個最便宜的,18元的魚腩局蛋沒放油,近乎干貼。回來在電腦上一看,哇,在我的導演之下,用柳枝作道具,把個波整個照成一宋祖英了,美死她了。
有意參觀照片者請點作者名,在《本人足跡》處展覽呢。
寫於200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