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九日歸真(二)

作者: 點點滴滴83

導讀D5:榔木寨-榕江走得累了,便期望有車,坐車舊了,又期望下車呼吸新鮮空氣,親近自然。所幸從榔木寨到達三都的車程並不遙遠,不過到達三都的時候,並沒有我期望的那樣:滿眼的水族人的衣飾。三都,號稱全國最大的水族自治縣,可是從外表看來,你並不能看出這裡和其他任何一個漢族的小鎮有什麼區別,沿街的2層小樓房,街上行人的漢族裝飾。對於這樣的地方,自然沒 ...

D5:榔木寨-榕江走得累了,便期望有車,坐車舊了,又期望下車呼吸新鮮空氣,親近自然。所幸從榔木寨到達三都的車程並不遙遠,不過到達三都的時候,並沒有我期望的那樣:滿眼的水族人的衣飾。三都,號稱全國最大的水族自治縣,可是從外表看來,你並不能看出這裡和其他任何一個漢族的小鎮有什麼區別,沿街的2層小樓房,街上行人的漢族裝飾。對於這樣的地方,自然沒有停留的必要,趕車去下一站的都江古城,臨別的時候看到令人意外的娃哈哈營養快線,更讓人感到意外的:這裡的價格竟然比WALMART裡的還要便宜,3.5元!買了一瓶,口味還算純正。

盡信書不如無書,旅游書,自然也屬於書的一種,自然也是不能全信的。都江古鎮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個建造在三都-榕江的公路旁的小山上的鎮子,若不是由於書中的介紹,是斷然不會讓我前來的:古城僅存的一座城門上方還被人們用座連接兩旁房屋的通道,古老的石板路和大榕樹也因為山下公路汽車的轟鳴而覺得安靜的意味少了很多。沒有做太多的停留,本想直奔榕江了,可惜接下來的意外讓我在晚上才搭到最後一班車前往到榕江,唉,這該死的旅行!

意外的神秘水鄉之旅

旅途中的意外總是始料不及的,好比從天而降的500萬大獎,更有可能像死神來了之中夾住燈光美容機的木棒,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都江沒有到榕江的直達車,只有到中途的壩街轉車,而當我發現還沒有到達壩街的時候,司機就沒有再向前開的意思了。

中途被司機甩客,自然不愉快,好在司機退了我們轉乘摩托車到壩街的車費,不過旅途被打斷,終究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了。就在我想前往壩街的時候,路旁一直陪伴我們的都柳江的聲音將我吸引。

都柳江,清水江,雷公山上發源下來的兩條河流,奔騰在黔東南的土地上,好比漢水於關中,萬泉河如海南一樣。清水江過於清幽,都柳江邊則居住著臨江建房的水族,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在我中轉,或者說被拋棄的地方,有一座橫跨都柳江的大橋,時間充裕的我自然要下橋一看究竟,不多時,來到鋼絲懸索橋上,心中還是有種忐忑不安的感覺,走上上面,人橋共振,直到到達了對岸,才打量起身下的都柳江:這是一條枯水季節的河流,水面不甚寬闊,可以看到寬闊的干涸的河床上甚至有汽車碾壓的痕跡,不過河水依舊清澈,比城市中那些所謂的淨化過的水,不知道要干淨多少了。都柳江在這裡,分出了兩條支流,河中間的三角洲旁,架起了2座小木橋,可惜這木橋到了現在似乎用處不大:因為溪水並不是很多,即使從水面走過支流,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橋旁的樹陰下,站著幾位水族姑娘,好像在等待著歸來得親人,也難怪,鄉村的過節,走家串巷無疑是這裡人們的極大樂趣了,早點看到遠方的親人,也是年節中最大的快樂了。

在旅途中,一切都是隨緣的,沒有緣分,長白山的天池不會現身,蓬萊閣的對面依舊只是海水,峨眉山上更可能終日雲霧繚繞;站在橋面上,正想往回走,繼續我的路的時候,一位水族老鄉走了過來,我和他說起了這裡的山美水美,他滿不在乎的說:裡面更美!還有裡面?在盤算了半天日後的行程安排,我終於沒有按捺住內心的好奇,和老鄉一起走進了水族的大山深處。甚至沒有問清他的姓名,甚至沒有知道將要去的是一個什麼地方,就糊塗的跟人家走,也許是因為我天生不喜歡把別人往壞裡想,昨天在水族老鄉家裡經歷的一切更加讓我對這個地方心生好感。於是,拋去一切猜忌了。

用老鄉的話說: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時間也來得及,於是放松心情,欣賞這好山水了。說是老鄉的家在大山深處,其實真正要爬的山還不算多,我們需要走的路,只不過是沿著一條河谷一直向南走就可以:支流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涼,河谷旁,散落著三三兩兩的水族房屋,不少婦女在享受著難得的冬日裡的陽光:或衣綠。或衣藍,或衣黑,老鄉告訴我,水族人民根據不同年齡穿著的顏色大多是不同的。水族人家屋外,有的堆放著整齊的柴禾,很是亮眼。沿河的小路時而平緩,時而陡峭,土路讓人走的舒坦,石路咯得腳底生疼,看著時間過去了快一個小時,可是我們的目的地還是沒有蹤影,老鄉嘴裡依舊是說:就快到了。不想那麼多,一直走路就是了。途中經過了一處頗為有趣的地方:一個山石的夾縫中,一淙清水緩緩流下,水族人在這裡搭上了綠樹葉和白瓷碗,供來往的路人使用。跨過了水上橫著的幾座小木橋,地勢突然升高,再走了不多時,水族老鄉的寨子到了。

這與我在途中看到的水族村寨沒有什麼很大的分別了:油菜花和菜地圍起來的半山上的一個茅草屋群。走上剛下過雨的泥濘的小山坡,就來到了水族人家,屋前屋後不少孩子光著腳在泥地裡摸爬滾打,讓我回憶起了小時候的我。水族人家的大屋前,是開闊的陽台,可以看到山下流淌的小溪,視野很是寬廣。再我還沒有欣賞過味美麗的風景,水族老鄉招呼我吃飯了,依舊是和昨天類似的圍爐火鍋,依舊是讓人明知會醉,但有不得不喝的米酒,幸好在我今天喝的酩酊大醉後,老鄉沒有再端出讓我遺憾失望的茅台酒。火鍋中的香菇,據說是前一陣當地政府帶領農民脫貧的扶植農業產物,不過最終這些香菇最終成為農民們自己的盤中餐。而當天的主食米飯,則是染了當地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紅色顏料,吃起來雖然沒有什麼味道,不過倒是極大的增進了我的食欲。

吃過飯,老鄉帶著我和小孩子一起到江中去劃獨木舟醒酒,來到了清澈的小溪上面,經過清涼的山風吹拂,果然酒醒了好多。調皮的小孩子點燃一枝爆竹丟到水裡,激起一陣水花,長大了的我竟然有點發怵著爆竹,猶豫了好半天才點了一枝扔到遠遠丟到水中。好勝的我非要自己撐船劃一陣,結果不到10米的距離,我竟然劃2分鐘才到岸邊。吃過了,玩過了,水族老鄉執意要留我過夜,由於不想給他們增添太多麻煩,再加上還有日後的行程,不得不和老鄉道別了,最讓我感動的是,水鄉竟然派出了一名小伙子送我到國道路口,而且替我背負行李,開始的我還推讓,可是看著尚未完全酒醒不完全聽使喚的雙腿,只有答應了。

重新到達路口的鐵索橋的時候,已經是漫天星鬥了,正好趕上了最後一班車,送別了水族老鄉,一個人思索著日後的行程:暗夜的公路上,司機關閉了後面的車燈,暗黑的車內和車外給了人以無限的遐想,窗外的天空不時出現的亮光更增加了黔東南的神秘。

當我到達榕江的時候,已經是8點鐘了,在一家小店吃飯的時候,竟然意外的看到了沈陽的自駕前來的老鄉,湊過去吃了點味道絕對獨特的苗嶺酸湯魚,計劃起明天的行程來。明天的風景將和今天風格迥異,因為這裡已經可以看到遍地的鼓樓,是侗族人的地界了。



(水族少女)



(木頭)



(飲水處)



(水族村寨)



(水族兒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