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游記(一)——帕米爾高原的震撼,喀什行

作者: 不受拘束

導讀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用年休假去了一次新疆。幾年前去過哈納斯,知道了新疆有多遼闊,所以知道今後會分幾次去幾個方向。 這次去的是喀什,一個維吾爾人聚居的地方,想去實地看看那些可愛的人們。還有號稱中國海拔最高的邊境口岸——紅旗拉甫。 周五上午到達喀什,下午便在老城裡瞎逛。在3點左右,看見匆匆的人流往清真寺,個個腋下夾一條毛毯。一會兒就在清真 ...

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用年休假去了一次新疆。幾年前去過哈納斯,知道了新疆有多遼闊,所以知道今後會分幾次去幾個方向。

這次去的是喀什,一個維吾爾人聚居的地方,想去實地看看那些可愛的人們。還有號稱中國海拔最高的邊境口岸——紅旗拉甫。

周五上午到達喀什,下午便在老城裡瞎逛。在3點左右,看見匆匆的人流往清真寺,個個腋下夾一條毛毯。一會兒就在清真寺的門外聚集起來。我正好在國際大巴扎,那裡幾乎所有的穆斯林都停下生意,占據了人行道,排起了隊伍。沒有指揮,沒有口令,每個人都很自覺地排成一排。原來,周五下午的3點到3點半是大禮拜的時間,就在那半個小時裡,整個城市突然陷入停頓,非常安靜,只有清真寺的布道聲從宣禮塔傳出。人們一起鞠躬,一起跪拜,一起行禮......

那時我真的被震撼,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與信徒的虔誠。同時我也更相信,有信仰的絕對要比沒有信仰的人們更加善良。所以,我想,應該找個維族司機作為我後面幾天的向導。

喀什的景觀在於風情,在著名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周圍,有一條手工作坊街。主要是木器和鉛皮匠(應該叫白鐵匠)。老老少少的匠人們就在自家門前干活,旁邊是已經做好的商品,很讓人感覺回到從前。

在另一條靠近廣場的路邊,有三個維族老人坐在商店門口自拉自唱。他們絕對不是商店的促銷,而僅僅是三個來清真寺的老人的空閑余興。最絕的是其中一個用拉胡琴的方式拉小提琴,吸引你的不但是歡樂的歌聲,更是他們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

路邊一元三個的無花果非常甜,也非常好吃,不用剝皮。不要擔心外面看上去好像有點髒,但是真的一點沒事。滿眼看出去都是維族人,而且大多數都不會漢語。所以特別痛苦的就是沒有辦法交流,比在國外還痛苦,因為這裡英語也不通用啊!

喀什還有一個與國內城市不一樣的就是有一個國際長途汽車站,咋一看,我還沒想通,以為類似那些小城市要建成國際大都市的口號一般,起個國際化的車站名稱。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有去克什米爾的跨國班車,所以才叫國際長途汽車站。再想想,上海不是也有去香港的列車嗎?那上海火車站是否也該叫國際火車站哦!

後面兩天就是包車去看卡拉庫裡湖,湖不大,但是因為背面有常年積雪的慕士塔格峰的映襯,顯得特別的美麗,常令人流連往返。途中經過的山,那真的叫山,寸草不生,顏色有紅的綠的。更有一座白沙山,在陽光下非常耀眼,隔著一片湖水,你能看見那山間細膩異常的沙體,令人賞心悅目,贊嘆不已。

去紅旗拉甫山口要經過塔什庫爾干縣,一個塔吉克族的自治縣,雄鷹是他們的圖騰,所以縣城裡立著一個雕塑。那裡有個叫石頭城的景點,忘了它是猴年馬月的古代城鎮,反正現在只剩下一個高高的土堆(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裡唱的:我們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

在縣城花10元辦理通行證,然後還有150公裡去到中巴邊境,嚴格講,應該是中國與克什米爾的邊境,只是那裡是巴控區。不巧的是,時間正好是邊防武警的休息時間,於是找他們商量,可憐巴巴地表示我大老遠從上海來,希望破例能給辦一下。還好,武警戰士還是具有同情心的,給予了辦理,從而得以及時上山口觀看祖國的邊境給守衛得如何,安全與否。在那裡正好遇見一群巴方軍人,於是拉著一個長相英俊的軍人合了一個影。

為了感謝武警同志,我回上海後買了20張D版光盤,都是港台的,給快遞了過去,也算是對他們做好事的鼓勵吧,並希望他們繼續把好事做下去。

在卡拉庫裡湖邊的烏孜別克人家帳篷住了一晚,第二天我雇了一輛他們的摩托去看慕士塔格峰腳下。一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只有5、6戶人家的村莊,那是離雪峰最近的村落,兩個小女孩在空曠的田野裡玩耍。風景絕美。牧民告訴我,到大本營還要3個小時,我想想還是放棄了,因為我只穿了一件長袖襯衫,太冷了!

晚上回到喀什城內,無所事事的我突然對馬路小攤發生了興趣。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就坐下來吃那些羊肉啊、雞蛋啊、面餅啊等等。那些碗其實根本就不洗,僅僅是擦擦而已。所以那維族司機說我膽子真大,連他們也不敢吃的路邊攤,你竟敢去嘗試。

就這樣,我在喀什一共呆了4天,一天逛老城,一天沙漠游玩加維族婚禮,二天領略了帕米爾高原的風景。下面就該往和田了,那個因為出產玉而聲名遠揚的地方。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