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兩河口的阿姨,繼續前行。本以為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卻發現這一段走得異常艱辛。路窄而坑窪,陡又泥濘。幾次與馬隊狹路相逢,都被不留情面地濺了一身泥。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從上面下來的游客都會問一句還有多遠,回答卻驚人的一致“半個小時吧。”奇怪,大家的速度認知怎麼差別這麼大。
忘了經過幾次“半小時”,終於爬到了木摞子,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
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雪山,不過這座不是四姑娘,叫駱駝峰。

(駱駝峰)
這個才是四姑娘,天還是沒有完全放晴,能看到她猶抱輕紗半遮面的姿態也不錯了。今晚就在她的裙擺之下安睡,就算一親芳澤吧。

(四姑娘)
草甸上全是馬糞,為了找一塊又平又沒沒有糞便的地盤,還真有點難。不過我們是第一個來扎營的,地盤可以隨便挑。收拾完帳篷拍照,只能看見太陽的余暉。山谷是暗的,天卻湛藍得鮮艷。

(明空暗谷)
天色漸暗,又來了幾隊扎營的。人家都是成幫結伙地來,一堆帳篷支在一起。就我們倆耍單,一個醜醜的帳篷孤單單地立在那兒。不過值得自豪的是,只有我們倆是自己把裝備背來的,其他隊伍都是讓馬隊馱過來的。
趁著太陽的余暉,坐在草地的枯樹上吃晚餐。進溝的游客都下山了,草地上搭帳篷的人們在快樂地交談,木柵旁的木屋前住在這裡的藏民一家在吃飯,山腳下的清泉跳躍地流淌,馬匹在矮樹叢安靜地吃草,遠方的雪山溫柔安詳地佇立著。我只能用只言片語串連起那個夜晚,卻無法用圖片展現出整個景像。
入夜之前再看一眼四姑娘山

(入夜)
快七點的時候,忽然聽見熱鬧的尖叫聲“快看快看”,轉頭看背後的雪山,山峰的頂部被最後一抹晚霞映成金紅的顏色,震懾心魄般奪目。來不及取相機,那種燦爛的炫目只持續了五分鐘,一切都被黑暗吞沒,整個山谷歸於寂靜。
臨睡前走進這裡唯一的藏民木屋,買了點熱水,坐在裡面的火爐前和老鄉聊天取暖,直烤到出汗,才回到帳篷睡覺。
清晨被馬吃草的聲音吵醒,不過也可能是被山裡寒冷的天氣凍醒。在這個草場,馬都是放養的,只有晚上和清晨它們才能安心地吃草休息,新的一天又要開始辛苦的勞作。

(牧馬)
拔營回去了。下山路似乎輕松很多,也許是吃的負擔減輕了,也許是心情不一樣了。回程的時間是上去的一半,反差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