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道偉大的牆
說實在的,柏林對我最大的吸引力並不是勃蘭登堡門和帝國大廈什麼的,而是那道人為地將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割裂開的“柏林牆”。
柏林牆(德文:Berliner Mauer;英文:Berlin Wall ),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1961年始建,全長超過155公裡。1989年11月9日,被憤怒的人民拆除(實際上只拆毀極少部分),兩德統一後正式拆除,現僅存一小部分供人憑吊。世界上最著名的“牆”還有一道在中國,那就是萬裡長城(Great Wall),那是一個民族抵御外族侵略,所能盡到的最“偉大的”、也是最為笨拙的極為原始的方法,不過那是在2000多年以前。而柏林牆則是現代世界發生的事件,距今不過40余年。同樣的工程浩大(與萬裡長城相比,那僅僅是九牛一毛,但考慮到它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建起來的,似乎也很偉大Great)、同樣的笨拙和原始,不同的是,這道牆不是團結一個民族,而是分裂她。 留下的這段柏林牆距離勃蘭登堡門不太遠,開車不到10分鐘。初見這道牆,甚至有點失望,完全沒有初見長城時的激動,倒是牆上的畫很有幾分意思,有人稱它為藝術,也有人叫它塗鴉。我站的這一面是當年的東德,背景畫的是一群憤怒的變了形的臉,擁擠在兩道牆內,看上去到有幾分長城。匆匆走過的市民,她當年是東德人還是西德人? Total Demo,他在思索嗎?
這邊是當年的西德,年輕人在夕陽下讀書,他在等人嗎?
她在讀書,河邊,牆下,陽光裡。
如果說,這也是一道“偉大”的牆,那麼,建造這道牆並不偉大,拆除這道牆才是偉大!

(逃出柏林牆)

(For the East Side )

(走過柏林牆)

(Totall Demo)

(柏林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