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游蕩之二--哈佛、MIT和波士頓

作者: hannaqiu

導讀如果不是哈佛和MIT,我想我是不會在我有限的行程中安排波士頓的。當飛機降落在依水而建的波士頓機場後,我才發現這個大名鼎鼎的城市的機場有如汽車站一樣簡陋(我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但真的是不怎麼樣)。不過,這樣的感覺在我坐上波士頓的地鐵時便有了180度的改變,因為和這個洋溢著十九世紀風貌的地鐵相比,波士頓的機場應該可以成為現代化的大機場了。地鐵 ...

如果不是哈佛和MIT,我想我是不會在我有限的行程中安排波士頓的。當飛機降落在依水而建的波士頓機場後,我才發現這個大名鼎鼎的城市的機場有如汽車站一樣簡陋(我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但真的是不怎麼樣)。不過,這樣的感覺在我坐上波士頓的地鐵時便有了180度的改變,因為和這個洋溢著十九世紀風貌的地鐵相比,波士頓的機場應該可以成為現代化的大機場了。地鐵行得很慢,讓我有時間細細打量它的一切,真不敢想像那些帶著無限的憧憬、意氣奮發地來到哈佛和MIT的學子們看到這樣的地鐵會有怎樣的感受。(可能他們都是打的的吧 :))我住的地方與MIT只是一水之隔,第二天一早,我便跨過了分割波士頓和劍橋的查而斯河,進入了著名的MIT的範圍。我之所以講”範圍“是因為我真的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甚至到現在我都還在懷疑我看到的是不是能代表MIT的全部。但是,如果是的話,我真為MIT的學生感到悲哀。這裡與其說是校園不如說是一個工廠,機器轟鳴,還樹著高高的煙囪!因為已經適應了波士頓的破舊,我不想再重復一遍這樣的詞句來描述MIT。而我真的覺得奇怪,這個享譽全球的高等學府為什麼竟是這個樣子。

相比之下,哈佛終歸是哈佛,幽靜美麗的校園,和善友好的學生,讓我覺得沒有白來一趟。我所去到的一個設著哈佛塑像的校區,那種氛圍像及了清華圓,這種跨越著地球的一絲遙想一下拉近我與哈佛的距離(注:我與清華並沒有什麼關系,只是還是很愛清華圓)哈佛商學院應該是哈佛的亮筆。沿查爾斯河而建的校園恬靜而深邃。而一群群沿河晨跑的人們卻又在明明白白地向你展示她的無窮生氣。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