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島日記——一個人的鼓浪嶼

作者: MissSusan

導讀10月13日19:00NAYAS ROOM 清晨的飛機,周末的上海還沒有蘇醒。我背著鼓鼓的行囊,就這樣上路了。候機廳裡的人多地超出我的預想,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成群結隊出游的人實在不少。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裡,卻並不感到孤單,只覺得焦慮而煩躁的心慢慢沉澱再沉澱,終於如同河底的泥沙一般,不起波瀾。 春秋航空的特價機票果然是有趣的很,促銷的環節一個接一個,讓我 ...

10月13日19:00NAYAS ROOM

清晨的飛機,周末的上海還沒有蘇醒。我背著鼓鼓的行囊,就這樣上路了。候機廳裡的人多地超出我的預想,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成群結隊出游的人實在不少。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裡,卻並不感到孤單,只覺得焦慮而煩躁的心慢慢沉澱再沉澱,終於如同河底的泥沙一般,不起波瀾。

春秋航空的特價機票果然是有趣的很,促銷的環節一個接一個,讓我睡意全無,饒有興致地看他們拿出一個又一個有趣的商品。一個半小時的飛行也就這麼不知不覺地結束了。而我,終於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開始只有我自己的生活。

這座城市比我想像的更美,很多地方與上海還有幾分相似。我沒有等到27路,為了不誤行程,我放棄了體驗城市公交的計劃。不過那位東北來的出租車司機卻很熱心,邊開邊為我介紹沿途風光,這讓我更深的認識了這座小港灣。我很喜歡他們的演武大橋,壯觀大氣,在我看來毫不遜色於上海的東海大橋。聽說台風時,橋面還會被海水淹沒,我也很喜歡那條舉世聞名的環島路,頗像外灘,隔著馬路,對面都是上了年紀的歐式建築。只不過站在環島路上,面前不是混濁不堪的黃浦江,而是碧波蕩漾的大海。

我的第一站是南普陀。很美的寺廟,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只可惜大雄寶殿在維修,不曉得我的祈求菩薩有沒有聽見。我沒有去爬五老峰,一沒時間,二省體力,聽說山路很陡,是個十足的體力活。不過山腳下的景致已是很美了。出山門,便是全國最美麗的大學了。雖然芙蓉湖比我想像的小,但仍擔得起這全國最美的稱號。很羨慕那裡的學生,連住的宿舍樓都有著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也許開學不久,各處的學生社團都在招募新兵。我在布告欄前駐足許久,竟無限緬懷起大學的生活,那時不懂珍惜,如今卻只能做一個過客,在心裡想念一下。

中午,我決定好好犒勞自己,於是去了眾人力薦的鷺江賓館觀海廳。挑了個靠窗的位子,一眼望去,對面島上的風光盡收眼底,隔著茫茫大海,有些神秘,有些縹緲。四星級的飯店,縱然食物一般,但環境和服務還是很讓人滿意的,蝦餅和海苔餅都沒有給我多大的驚喜,倒是花生湯很棒,沒有機會去吃黃則和的了,只能在這裡彌補一下。

吃飽喝足,在環島路上小逛一會兒,順帶參觀一下現在還是郵局的滿清第一大郵局。我終於登上渡輪,向著我期盼已久的小島而去。

當我踏上鋼琴碼頭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愛上了這裡。我在小巷裡七葷八素地轉了好幾圈,這才找到了NAYA,房間比我想的還要簡單,整幢樓比我想的還要小,貓比我想的多,張三瘋比我想的大。這就是我對娜雅的第一印像,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幢童話般的小樓和它散發出的寧靜。

但是,錯綜復雜的小巷讓我心生怯意,為了明天有足夠的時間去花時間,我有了一位陳導陪我走完大大小小的景點。我們先去了海天堂構。看過MIKI的介紹,自以為很了解這棟樓。真的站在門口,仍然很驚訝建築之美。正趕上上演當地傳統戲劇布袋戲,演的是《大明駙》這一出。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讓人歡喜不已。我很開心的笑了,很久都沒有感覺到臉上有這樣的笑容了。離開海天堂,便向著日光岩進發。這座才90多米的小山丘卻令我氣喘吁吁,不知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的緣故。終至山頂,傳說中1014座別墅密密麻麻的布在山底,列入眼簾。下的山來,便是菽莊花園,和海濱浴場是緊靠著的,一邊人群喧鬧,一邊舊時宅院孤芳自賞,很有些意味。唯一遺憾的是當我穿過層層小巷,爬了無數陡坡,來到鳳琴博物館時,那裡已經閉門謝客了,我無緣一睹八卦樓的真容,只能永遠記住它美麗的圓頂。

返程途中發現龍頭路的熱鬧熙攘宛若老上海一般,在菜市場買了木瓜,很滿意地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夜未深,但卻放棄了去看環島路夜景,去NAYA COFFEE小坐,去龍頭路晃悠的諸多計劃。只是靜下心來,回憶這一天的美好。房裡沒有電視,也沒有外界的干擾,心突然靜的透徹。我很幸福的向我的夢鄉走去,准備迎接明天燦爛的陽光。

10月14日14:00NAYA二樓露台(P.S.生日快樂)

不知是不是因為認床,還是太過期盼今天,一晚上反反復復醒來好幾次,終於盼來了清晨的陽光,便急匆匆地出了門。島上的清晨比我想像的安靜,游客還未大舉襲來,廣場上人煙稀少。不過龍頭菜場已經人聲鼎沸了,島上居民一天的生活宣告開始。我熟門熟路地穿過這條和那條小巷,來到街心花園。很多店鋪尚未開張,我在一輛推車前買了杯甜漿並順著老板的指示找到了傳說中的葉氏麻糍。找了個榕樹下的空位,享用著我的早餐,回味著這其中的悠閑和清晨那期待已久的問候與祝福所帶來的喜悅。很多當地人似乎也很喜歡在街心花園吃早飯,還有些人圍在一起打牌,這樣的場景小時候也曾在上海街頭見過,如今又見著,竟無端生出幾分懷舊的感慨來。在街角的黃勝記買了許多肉脯,老板很熱情地讓我一一品嘗,還另外送了小包,實在是貼心的很。先回NAYA放下東西,捧上我的書,去找尋我思念了很久的花時間。

從龍頭路轉到泉州路,街上一下子安靜了不少,我在一幢老別墅前停了下來。很喜歡它別具一格的外觀,細看之後,這才認出是金瓜樓,於是知道花時間已離不遠。然而我錯了,走了許久,我才發現,我早已在不知哪個岔口錯了方向。正翻著地圖找出路,只聽得耳邊隆隆鼓聲。尋聲而去,是一處學校,門衛老伯專心看報或許並未發現我。拾級而上,穿過走廊,來到操場,這才發現這裡正在舉行島上社區的拔河比賽。我正趕上八連部隊和派出所之間的對抗。於是饒有興致的坐在看台上看了起來。八連三架大鼓,鼓點錯落有致,很是威風。不過派出所隊似乎更有人氣,連我身邊的美女也衝上去助威了。她告訴我這是社區間的比賽,所以各個社區的居民都前來助陣了。我看見每個人的確都很用心的喊著加油,也不由跟著激動起來,深深地體會著島上居民和諧的生活。美女又一次跳下看台去助威了,我也起身告辭。再往前走,便是三一堂,大概是趕上了做禮拜,講堂裡坐滿了人在聽傳教。都說鼓浪嶼半數的人信奉耶酥,果然不假。隔壁教室裡,一群孩子認真地跟著老師學唱《來信耶酥》。我雖不信教,卻也覺得這聲音淨化著心靈,平和了心境。

我終於找到了花時間。其實那裡並不難找,只不過將至處,路陡然一轉,許多人也就隨著這一轉錯過了。時間尚早,想是還未開門。於是折路而返,去找尋筆山路的清幽。穿過幽長深邃的筆山洞,眼前豁然開朗,這裡便是內厝澳路了。沒有看見游客的蹤影,居民也只是三三兩兩。路曲曲折折,繞來繞去,卻總能在不經意間探出一個新的方向來。終於找到了筆山路,一路陡坡而上,榕樹的根須密密的垂降下來,遮去滿天的陽光。縱是這裡人煙全無,竟也無一絲怯意,便只這麼靜靜地走著,好奇前方未知的景致。及至半山,覺得有些累了,在“筆山公園”下的台階上坐著休息,一會兒便看見成群結隊的黑衣人從另一條路走來,正是剛才參加拔河比賽的派出所隊。他們笑著告訴我他們贏了,神情中洋溢著英雄凱旋的喜悅,我也隨著他們一同喜悅起來。他們沿著筆山路而下,我則繼續沿路向上。山頂處我意外地發現了春草堂,掩映在一片綠樹紅花中,遠處是那一片海,近處是這一番別樣景致。

我眺望了很久,這才尋著下山的路。蜿蜒小路,每每覺得到了盡處,卻又彎向另一邊去了。這樣來來回回數次,這才重又回到內厝澳路上來。只是這一段,先前未曾經過,自然免不了又在這迷宮般的城區裡轉了許久才轉會到通向花時間的路上來。

番婆樓裡該是住了好幾戶人家吧。正向上二樓是花時間所在。進門便見著MIKI在吧台前忙碌著,看上去只是個普通的少婦,歲月在她已經黝黑的皮膚上毫不留情地留下了印記,但是親切依舊,脖子上系了條絲巾,泄漏著她別致的生活情趣來。AIR在外邊廊上掃地,不聲不響,引不起一點注意。豬豬則赤著腳在房裡竄來竄去,不得一刻停歇。我很冒昧的向MIKI問好,很冒昧的參觀著他們的花時間。牆上掛著很多關於小島過去種種的相片,還有大小不一的小提琴。三間屋子都不大,不規則的擺著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每張桌上都堆了厚厚一疊書,可以隨意取來看。我挑了靠牆的位子坐下,店裡沒有別的客人,MIKI讓豬豬放音樂,小家伙選了幾首很好聽的鋼琴曲,都是我叫不出名字的世界名曲,輕快舒緩,淡淡的,淺淺的,不帶一點憂傷。那聲音沒有鑽進耳朵,卻直接滲到心裡去了。我很幸運的被告知我遇見了提拉米蘇,這是很讓我興奮的。我看著《懶洋洋的日子》靜靜地等著,偶爾抬頭看AIR和MIKI在吧台前忙碌。他們甚少交談,卻配合的很默契,若不識得他們的文字,真的覺得他們只是如我一般的凡俗之人而已。等了很久,終於等來了我的玫瑰茶和提拉米蘇,開動前心中默念一句“Renee,生日快樂”。店裡陸陸續續來了客人,又陸陸續續的離開,只我還坐在角落,看著門外灑了一地的陽光,呆呆的坐著。對面廢棄的小樓上爬滿了爬山虎,風吹過來,搖曳起來,婆娑婀娜,心也跟著輕輕搖晃,輕輕飛揚。豬豬時不時地進來與MIKI親熱一番,又風風火火地跑出去了。我翻著書頁,偶爾在心裡印下幾個字,更多的時候便只是對著門外走廊上的陽光發呆,什麼都不想。時間在這裡真的被完全遺忘,心中只願一直這麼坐下去,沒有煩憂,獨自享受這現世安好的一方寧靜。

坐了好幾個小時,實在不好意思繼續叨擾,起身告辭。在留言簿上留下了自己的心情,當是把一份喜悅寄存在這個我喜愛的地方。很興奮的看著AIR在我的書上留下簽名和印章,這時樓上隱約傳來小提琴聲,應是豬豬在練琴,只是店裡有些吵鬧起來,聽不真切,斷斷續續間覺得該是拉的很好聽的。我終究依依不舍的走了,不知何時還會再來,也不知再來時這裡還在不在。我把花時間裝在心裡,承載我這一刻的清閑。走到門口,那裡已經豎起裡小黑板招牌,再回頭時看見了AIR的那句話“時間是用來浪費的”。(為了表示對主人的尊重,沒有在花時間留影,想知道花時間究竟什麼樣子,就自己去看吧)

回去的路上,意外地發現了林記魚丸店,開在居家院子裡,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嘗了一下,味道果然很好。

現在,我回到NAYA,坐在二樓的露台上,樓下時不時有旅行團經過,導游一遍又一遍地介紹著NAYA和隔壁的國際青年旅舍,引得人們紛紛駐足留影,我時不時探頭看著游人羨慕的神情,仿佛自己已是這裡的居民一般,這一刻,我終於體會到了MIKI那一種前世今生的心情。海邊的音響放著悠揚的鋼琴曲,我就著微風,看著新人們拍婚紗時的幸福表情,緩緩記錄下自己這半日閑情。

10月14日21:00NAYA庭院

一早出去轉了大半個圈,又在NAYA享受了美妙的下午,我又背上包出發了。我想去海邊,想獨自坐在沙灘上看浪花翻湧,看日暮西山。於是我真的去了。去海邊的路並不好找,沿著記憶的方向邊走邊尋,尋到了馬約翰廣場,尋到了菽莊花園,終於尋到了海灘。已將日暮,在浪中嬉鬧的人群仍絡繹不絕,當然更多是盡興而歸的。我挑了處空地,自顧自坐下,遠眺著海面上來來往往的船只,在夕陽的余暉中漸行漸遠。偶爾也看看那些戲浪的人們,想起自己在海南也曾如此歡喜過,然而現在的自己卻只想這麼坐著,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就這麼坐著,發一會兒呆。

將近一個半小時後,太陽似乎即將沉入海底,海風吹來覺得涼的很,肚子也應景地唱上幾出空城計。於是起身沿著晃岩路直行,一路轉悠,轉回了龍頭路,在路口遇上了BABYCAT御餅店,很小的店,擺著幾張小桌。吧台前方的小黑板上寫著菜單。點了一份秘制雞腿飯,雞腿超大,味道也很好。他家的招牌貓胖的要死,但是眼神中流露出的無辜神情竟讓我這個厭惡貓的人也生出些愛憐來。臨走要了份綠茶餡餅,包的很精美,捧在手裡就喜歡得很。

吃飽喝足,閑步至鋼琴碼頭,隔著海看對面的繁華世界。八卦樓亮起了燈,很是絢爛,顯示著那個年代的奢華。在龍頭路漫無目的的繞了無數個圈,便繞到了曉風書店,忍不住推門進去。那本《切格瓦拉語錄》吸引了我的注意,看了很久,不由被這位充滿理想的浪漫革命者所打動,開始了解好友為什麼如此深愛他,王文華筆下的徐凱為什麼也如此崇拜他,而如今我竟也有些喜歡他了,喜歡那種刻在骨頭上的勇往直前。

很多店在19:30就已打烊了,我也在這時決定回家。現在我已經習慣把NAYA稱呼為家,一個隨時可以回來避風躲雨的小窩。只是明天就要走了,心中便有了無限的舍不得,幾天光景,這裡儼然成了我的家鄉。MIKI那一種愁鄉的情懷,竟也不知不覺扎根到了我的心裡,長出一樹的惆悵。

10月15日11:45高崎機場候機廳

六點半,我還是在小鳥的歌唱聲中醒來,迎著第一抹陽光去街心花園吃老習慣的早餐。碼頭前的廣場異常空曠,很多店鋪也遲遲未開張。一路上行人步伐匆匆,孩子們都背上書包去上學,這才記起今天是周一。沒有外來的干擾,才是這座小島真正的本色。

到葉氏麻糍,老板娘居然還認得我,仿佛自家人一般親切。熟門熟路的投幣買了麻糍,另外買了份豆花,這種在上海賣二三十元的小資食品,在這裡只要五元一份,而且量十足,味道也不打折。我很滿足地挑了個榕樹下的凳子,慢慢得享用我的早餐,那是一種幸福的滋味。

時間尚早,亦無處可去,便沿著漳州路閑庭信步而去。不知不覺又轉到了安海路上,不知不覺又走到了花時間門口。很是想念那其中忘卻時間與煩憂的時光,但不忍擾了主人清夢,在門口站了很久,終是離去,回顧而望,那一番感觸難以形容。

我走了一段不曾路過的安海路,無意中發現了許多一直探尋,卻未尋得的老別墅,其中便有楊家園,我忍不住進門留影,卻被院中正掃地的老婆婆痛批了一頓,盡管聽不懂她在說什麼,想來也是在說我不該私闖民宅。我對著她微微一笑以示歉意,只不知她是否了解。

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走著,便終於兜回了碼頭。太陽從溫暖變為火辣,游客們也陸續到來,這一日的忙碌又將開始了。走的累了,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看看海,看看山。若不是小蜜蜂前來打攪,大概我會一直這麼坐下去。於是又轉回了街心花園,張三瘋奶茶鋪已經開門了,要了一杯招牌奶茶,慵懶的坐在門口,看看當地人或走或停的生活,仿佛一切都簡單的很。店裡的美女幫我照了相,很喜歡這張照片中慵懶悠閑的自己。

10點鐘,BABYCAT終於拉起了卷簾門。我是很喜歡這家店的,那只調皮的肥貓也讓我毫無怯意。買了餡餅,又忍不住多看幾眼。聽說這裡快拆了,新店我去過,寬敞漂亮的多,只是那一種小資情調是上海也能找到的,卻反而少了老店裡的自在輕松。

回到NAYA,收拾好行裝,這次是真的要走了,離開這家已經被我當成家的旅店,像親人一樣告辭,心中默默盼著再回來的那一天。

上了輪渡,最後回頭看一眼小島,只盼著能再多看一眼,多記住一些。MIKI那番愁鄉情懷又一次襲來,我把我所有的悲傷和憂愁都丟棄在這裡,散落在廢棄的老別墅和曲曲折折的小巷深處,只帶著滿心的喜悅和對生活的信心好好的回去。在我的家鄉繼續思念這個讓我安心的愁鄉。

再見了,我的琴島,我一個人的幸福時光。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