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水韻

作者: 滇國劍客

導讀這裡有令人神往的藏羌風情, 這裡有濃蔭遮蔽,茫茫無邊的原始森林, 這裡更有令人陶醉,氣韻催動漣漪而疊壘出萬千風情的九寨之水。 走進位於四川阿壩州,置身於九寨溝這片人間仙境之中,每一名游客都會感到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厚愛,對這方水土的多情。 九寨溝的美景是由造型各異的山巒、由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民俗風情、由各種茂密植被,以及常年奔流不息的水 ...

這裡有令人神往的藏羌風情,

這裡有濃蔭遮蔽,茫茫無邊的原始森林,

這裡更有令人陶醉,氣韻催動漣漪而疊壘出萬千風情的九寨之水。

走進位於四川阿壩州,置身於九寨溝這片人間仙境之中,每一名游客都會感到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厚愛,對這方水土的多情。

九寨溝的美景是由造型各異的山巒、由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民俗風情、由各種茂密植被,以及常年奔流不息的水構成的。在九寨溝這幅奇境天成,具備著多元文化色彩,讓人留戀忘返的優美畫卷之中,我覺得其中飄逸流動的水成為把這些妙不可言的景色連成一個整體的核心和靈魂。是水的切削之功,割裂出了九寨溝巉岩的險峻峰姿與骨相;是水的滋潤萬物之功,使得九寨溝中軸線景區內的森林植被構成林濤接天的自然奇觀,是水賦予了這片土地以生命,是水用自己特有的靈性,日夜不停地演繹著九寨溝山川秀美的絕色贊歌。

從不同方位看九寨溝之水,你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慨,都會有一種美不勝收的特殊感覺。

從懸崖峭壁頂部直落深谷之水,其水擊石壁的恢弘氣勢,以及山澗落差自然形成的水流奔騰之相,在山谷間震天回響之聲,讓人領略到的是水在動態狀態下那種無堅不摧的特殊力量。

被石障、石屏及山峰夾峙阻斷奔流之勢,另覓曲徑通幽流泄線路之水,多了幾分寧靜,呈現出了嫵媚的水性,成為倒映多姿多彩的山峰、林木的天然錦屏。

九寨溝的水,無論是娟娟溪流,還是飛瀑直下的集束暴發,亦或成灘成海的悠然恬靜,都給人視覺感官上的愉悅,給人以美的無限遐想。

在九寨溝眾多的瀑布當中,當數諾日朗瀑布和珍珠灘瀑布最具代表性。

諾日朗瀑布首先從氣勢上給人一種雄闊之感。在如刀劈斧削般形成的天然平台上,數10股早已積蓄成能量的粗大水柱,從凹口處衝出直砸懸崖腳下的深潭。僅從表面的水形狀態來看,深槽狹窄部位的水柱,力量激昂,收束噴勃衝出懸崖邊沿後形成一個往前突的弧度,其裹挾著風聲發出的獨特遠嘯,不由得不讓岸邊觀瀑者的心旌為之一顫。而那些從形成一個出水口有10幾米左右寬大處激蕩而出的水流,漂漂灑灑,如一幅幅超寬屏的電影屏幕,掛在懸崖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之下,輕紗般的霧頓時幻化出七彩斑斕,構成了一幅幅聲、色、景俱佳的九寨溝動畫。

如果說氣勢恢宏的諾日朗瀑布給游人留下的是讓人心靈震撼的陽剛壯美,那麼,在地理方位上與其形成犄角之勢的珍珠灘瀑布,則如同披著輕紗的少女,那順著山脊恣意流溢的瀑布奇觀,給游人帶來的是一種陰柔之美。

不知是天公的刻意點綴,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不經意間的一處隨筆,珍珠灘瀑布在形成上下落差之處,不是那種使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懸崖絕壁,而是在水道流淌的坡路上設置著重重障礙,讓水流在這些復雜多變的天然石陣之中穿流,變成多級跳躍。

如銅枝鐵杆般定位在石陣之中的雲松,用那種迎擊雷霆萬鈞的非凡氣節,加入到化解水能的行列之中。這樣,從生態制衡形態上,形成了水流居高臨下直擊奔流的直拗,而石陣和雲松,又表現出了一種對陣反擊的堅忍不拔。原本集束力量找到突破口准備一瀉千裡的瀑布,在奔湧的過程中,遇到雲松和石陣的重重阻挫,那種澎湃的力量漸漸消減,衝出崖壁口時龐大的瀑布“身軀”,被撕裂、被“肢解”得“體無完膚”。經過多次分解、整合過程,在水道中流及下游部又被凸嵌在坡道上的矮石陣阻擋、擊碎,形成顆粒狀晶瑩剔透的水狀珍珠奇觀,使得陽光照射之下的整個溝谷之中,仿佛是用七彩珍珠裝點起來的奇異世界。

相對於動態的瀑布,那些水流較緩,在面積不等的山谷之間成灘、成池、成海的一潭潭碧水,讓人們在感受寧靜的意境,在品味和領略色彩斑斕的化臻境界。盡管現代的色彩仿真技術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這些借助於先進設備和操控技術“勾兌”出來的東西,在九寨溝以水的靈性自然流露出來的真實色彩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在九寨溝眾多水域之中,五彩池的色彩就跟其名稱一樣,妖嬈多姿,如同能夠記錄結構復雜樂章的五線譜一樣,把九寨溝真實奇妙的繽紛色譜,通過線條的不斷梳理,通過色彩的重疊變幻,忠實地展現在游人的面前。

五彩池水的清澈程度,任何華麗的詞彙在這裡都很難准確描述。水在這裡雖然也是一種液態的物質存在,但因為水的能見度幾乎達到了無法形容的清晰程度,使得池塘底部五顏六色的彩色石塊,仿佛沒有隔著任何物體,是那樣逼真地呈現在游客的面前。

這些穿越了漫長時間隧道,吮吸著日月精華而修煉成了彩色之身的卵石精靈,與池塘碧水渾然天成,共同構成了五彩池的色彩基調。

一年四季的風刀霜劍,剃度出了九寨溝那無以倫比的植被色彩。這些在時間歲月的輪回中不斷變化出來的美妙色彩,同樣被五彩池碧水吸納,成為五彩池色彩層次的寬幅縱深,使得這汪因色彩而得名的池水色彩更加豐富,更加富於個性變化。

九寨溝長海因處於一個狹長的山峰裂谷內而得名,這塘池水吞峰伏谷,狹長的水面掩映著好幾條山脈褶皺發育形成的溝灣,使水面形成了一種轉過一灣又一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水域特色。

因其水域及儲水量在九寨溝的眾多湖泊中名列前茅,因此,在這個峰峰相連到天邊的九寨溝風景區內,長海湖泊水域有了一種有別於其他美景,難得的視野開闊之感。

站在湖的盡頭遠眺,秋日層林盡染,起伏變化有著無數奧秘的九寨溝山峰,無不倒映在長海之中。微風吹拂水面,頓時波光粼粼,遠山近景搖曳生姿,動靜結合情趣盎然,讓踏入這片原生態森林公園景區的每一名游客,在聆聽林海濤聲陣陣,醉睹湖水微波洗塵的自然享受之中,用心來感受和觸摸九寨溝風景的另一面。

在水把峰、溝、谷及森林串成相互依托,各具特色,氣脈相通的九寨溝風景區內,水有著共同的特性,但水在流淌過程中,又用那種時而疾速飛奔向前,時而舒展緩流,時而橫空出世各自不同的特性,把所經之地分割成了各具春秋的不同景色。孔雀海便是這種水流日月,經年成景的一大水色景點。

置身於孔雀海邊,任何混濁的瞳孔都會被這潭粼粼碧波洗得清亮透明。面對這樣一潭碧水,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所有煩惱,以及所有郁悶心緒,都被純淨的水化淨了,人的身心猶如洗了一個聖水澡,變得無比的輕松。

孔雀海的泉水好像天生極具一種張力,連長在泉邊的各種花木野草,不論距離遠近,都把“身軀”彎向那一汪綠得醉人的泉水。樹杆粗大者,得益於物種進化之功,不光根基霸占著泉邊的大面積坑位,那肥碩的枝葉極具野性地、大大咧咧地伸向水面空中,占盡泉水空中優勢;各色山花、野花,盡管在形狀上不具明顯優勢,但在臨近水面的那一個方位,卻把花的艷麗嫵媚全部展現出來,把水域點綴成了一個花團錦簇的多彩世界;那些矮小灌木、雜草也不甘示弱,雖然無力向高處爭霸,卻占盡了泉水邊上的各個旮旯,用綠色來護住腳下的土地,確保泉水清澈。

神話傳說中,觀世音菩薩楊柳玉淨瓶裡的聖水,有起死回生之妙,但神話畢竟離我們現代生存的現實遠了點,而九寨溝孔雀海中的泉水,的確是真有一種能使枯枝發芽之功。

也許是孔雀海之水具有一種無以言傳的催生喚醒之效吧,一株根部被衝倒倒拔起來的大樹,倒在泉水之中後,不光沒有被溺斃,又從被淹沒在水下幾米深的主樹杆上,長出了扶搖直上的新樹枝。這種生死輪回的奇異景像以其說是樹木具備頑強的生命力,不如說是孔雀海之水為倒在其懷中的樹木重新注入了生命的起搏基因,用水的神奇力量再度喚醒即將沉睡的生命重新搏動。

九寨溝因水而塑形,因形而蓄水。寧靜的水讓人深切地感受到那種遠離鬧市塵囂、不染纖塵之美;流動的水讓人感覺到具有音樂般能拂動心靈宮闕的跳躍、流暢和飄逸。是水把這片仙境般的境地洗染得那樣瑰麗多彩;是水日夜不停的回環穿越,把九寨溝的湖光山色渲染成了世間無雙的天然絕版。

正是因為碧綠的九寨溝之水這種奇妙的經略點化風景之功,才使九寨溝變得那樣神奇,讓無數游客魂牽夢繞。

盡管有著文化差異和對美學修養成度的不同,但在踏進九寨溝的每一名游客心中,對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對碧玉般翠綠的九寨溝之水,都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贊嘆和領悟,因為是水賦予了這片自然景觀無比神韻,是水賦予了用綠色天然丹青裝扮起來的九寨溝無窮的生命張力。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