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曲阜、濟南四日自由行(長篇+美食)一第一樂章 奏鳴曲——引言 (快板)本計劃去廬山,動身之前的大半個月即查閱了大量有關廬山的資料。參考了諸多登山方案和游覽景點,並對此進行了優化取舍,規劃了詳盡的登山路線。此路線效果有待來日體驗後,奉上評估報告。
登頂泰山,此來一夜之間決定。旅游行程的日期早已決定,即8月20日動身,(改變行程日期是極為討厭的,好不容易向老總請好了假,又要重新找各種理由去塘塞)。對於日期的臨近,天氣狀況的關注,已逐近提高到與吃飯睡覺同等重要地位。早一個星期,一個巨大的氣旋在太平洋上生成——台風“聖帕”,並逐步向內陸移動加大。此時,同仇敵 抗擊台風“聖帕”的輿論已形成統一戰線。狂掃過台灣後,企盼著它轉彎一路向北進軍日本去。怎奈,“人定勝天”這句話還是形而上學的。19日晚,台風前鋒直指江西,。中央氣像台網站,九江(廬山)三天的天氣預報顯示:20日,多雲轉雨,陣風2-3級;21日,中雨轉暴雨,陣風5-6級;22日,中雨轉小雨。中央氣像台衛星雲圖儼然已成為我電腦IE瀏覽器的主頁。http://www.nmc.gov.cn/nephogram.html 15分鐘更新一次的衛星雲圖,我也隨之更新。像氣像員一樣堅守在崗位上,指針已指向凌晨2:30分了。廬山——去還是不去?我的心裡也是台風一般在咆嘯。
此時,我已在瀏覽各大名山景點,何去何從?我不想讓請好的休假變成無目的的日子,我不想讓小孩增加閱歷的機會流失。暴雨,使觀景成為一種負擔,更重要的是:山路濕滑,山體變形,涉及到安全。早晨7:30起床的第一件事,打開電腦看雲圖,徹底打消了去廬山的念頭。從網上摘錄一些有關泰山的內容放入到U盤,去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宜,迅速買好火車票,K68次,合肥——泰安,軟臥一張(沒有別到票了),價218元,下午3:20發車。
去新華書店買回山東旅游書(可惜沒塞入包內),中午,緊張的整理行李,光是衣服就備了三套,外加夾克衫御風寒,鞋子各兩雙,LED聚光手電筒,小刀,簡易食品,還有必不可少的數碼相機,另外還有大號塑料袋若干。一個大號雙肩包恐怕就有20-30斤重。一些必備藥品:創可貼、風油精、PP粉、蛇藥等。
坐公車向火車站,中途看時間不夠,急忙下車打出租車,到火車站後一路快跑,奔向候車室,K68次檢票口已無其他旅客,剛通過檢票口又被叫了回來,離發車還剩五分鐘,已停止檢票了。難道這次精心准備的旅行就此中止了嗎?向其他檢票口、向貴賓檢票口奔去。已無暇多說話,衝過檢票口,一路飛奔,過連廊、下台階、上月台,列車員小姐已彎腰准備收車梯了。我大喝一聲,她愣了一下,我一把抓住她彎下來的手臂,一使勁跳上了車門,列車員小姐一聲尖叫,滿臉通紅的喃喃道:“你弄疼我了”。甩下包袱,一個翻身迅速把兒子抱上了火車。轉眼一瞅車外,月台上送客的人們已在向後平移了。險、懸、絕,就是這麼個短暫的一瞬間,成就了我的這次泰山之旅,期間的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會與這次旅行失之交臂。看來,細節決定成敗是頗有番道理,你說呢?第二樂章 變奏曲——泰山、曲阜和濟南 (慢板)(一) 泰 山
第二天(21日)凌晨3:25到泰安,天漆黑一片,只有站前廣場上昏黃的燈光亮著。哪裡也去不了,只有找鐘點房了。正對面有家叫春滿園賓館,設施較好房間也還干淨,討價還價50元到早上8點鐘。裡面是中央空調,效果不佳拿個電風扇解熱。睡得香,也許是在火車上非常湊巧的碰到了十幾年沒見面的老同學,聊的歡聊累了。
早晨,將行李整理好,交與總台寄存。一看總台下面,一溜排行李包,不用說,都是背包客留下的。只要是房客,一般總台都會免費寄存物品的。在這次三天行程中,都是采用這種方式——早上退房,寄存包裹,輕裝上陣,待返程時回賓館取走。一般不要忘記拿行李牌後再出門。相對而說,行李放在賓館還是比較按安全的。出門望天,外面一片陽光明媚,預兆著一天的好風景。
泰安,一座潔淨的城市,旅游氣氛濃郁,感覺一切都在圍繞著旅游轉。也難怪,一出火車站大門,迎面便是巍峨的泰山,抬頭仰望,高高聳立的山峰,只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敬畏而又似乎觸手可及。想皇帝老兒既來此拜山,便是知曉約核湮揮諭蛑謚?希??攪頌╡澆畔攏?匆材芨形虻餃酥?煨 ?/FONT>
早餐畢後按原計劃先去岱廟,出租車內司機極力縱恿我們先去曲阜看孔廟,下午回泰安,晚上爬泰山。一天二個景,謂之省時經濟。我給他說的差點心動,考慮到身體素質和休息的重要性,決定還是按原計劃行事——上午逛岱廟,下午爬山,夜宿泰頂。事後證明,這個選擇對於我來說是正確的。
在岱廟門前有一條旮旯小巷中,找到一家裁縫店,給兒子的漂亮上衣補扣子(走時匆忙,拿衣未查,現穿上才發現在顯著位子少顆扣子,很不雅觀)。乘換扣子的間隙,找家打印店,把U盤的摘錄(主要是落腳旅店,重要景點和注意事項)打印出來。到某一地去旅游,做一些了解和功課是有必要的,否則,旅行便沒有了目的性,也失去了探秘原由和追本溯源的樂趣。
說下岱廟,岱廟看起來非常像一座古時的城堡,四周建有高高的城牆。岱廟又叫東岳廟、泰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裡面的古樹參天,映襯的像一個久遠而有些荒蕪的學堂,游人很少。松柏古樸莊嚴,碑刻林立,還有風姿卓影的古槐,顯得肅穆幽深(少了幾分孔廟的肅敬和凝重,多了幾分御花園的悠閑與輕松,喜歡!)。四周有八個門,南面五各門,北面一個門,東西各一個。每座門都有城樓,四周是城牆圍繞(估計是現建的),像一座宮殿與外界隔絕。站在城樓上遠望,“青山繞白雲,綠樹生輕煙”心境自然開闊。一般只開二個門,南正中的正陽門和北面的魯瞻門(又叫厚載門)。游客大多是從正陽門進,魯瞻門出。出魯瞻門直行不遠就是泰山徒步攀登的起點——紅門。南面正中的正陽門前的石坊有些恢宏,雕刻的紋飾變化多端,有些久遠了。有些像柬埔寨吳哥窟的一角。感覺比徽州的牌坊要宏大的多! 岱廟石坊(照片)
兒時的校園—岱廟(照片)
北邊,岱廟的主體建築——宋天貺(音況,kuang)殿前的通道是段蔽日遮天,高大的古樹高高在上,通道兩邊的地上芳草萋萋,頓覺炎炎夏日的暑氣減了大半,樹影婆娑,清風徐徐,在這莊嚴而凝重的大殿前,難能可貴的享受到這片刻的幽靜而悠閑的舒適感覺。真想在這個多坐一會兒。
天貺殿供奉的是道教的“東岳泰山之神”(泰山神)。道教是中國的土生教,《西游記》裡的玉皇大帝是道教的神,如來佛是佛教的神,有趣的是,如來佛比玉皇大帝更法力無邊。這說明在吳承恩生活的時代,信佛的人要比信道教的人多,或者說佛教的影響力大於道教。(關於宗教我將在另一篇游記裡詳盡評述)。“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為“天齊王”,宋時封為“天齊仁聖安”,元朝又封為“東岳天齊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後,認為給泰山神加封號是“瀆禮不經”,故去掉所有封號,改稱“東岳泰山之神”。所以,岱廟又有“東岳神府”稱呼。 靠近後門,左右各有間花房,裡面有很多花草盆景,上面都掛著牌子,很容易的可以增加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識。岱廟門票20元,值得參觀!
後門(北門——魯瞻門)的右手不遠處,是個菜市,可以解決午飯。菜市口旁有家較大的快餐型飯店,好像叫“好鄰居菜館”,菜價不貴,品種多,面食餅餡也多,是品嘗市民百味的好地方。
爬山的勞累程度超出了我的想像。下午1點鐘,坐車向天外村進發,准備坐環山中巴至中天門後徒步上山。從地圖上看,中天門已是過大半的登山處,中天門到南天門應該能較為輕松的堅持住。另一方面,也想體驗泰山的雄偉和獨特魅力的地方。從天外村登山,門票120+25元(環山中巴費),司機駕車極為嫻熟的快速游行於如蛇一般的山路,人坐在車上左右搖晃,所以要抓緊扶手!只是快活了我兒子,像喝醉了酒一樣跟著車子一起擺動,樂的是止不住的大笑。抵中天門,稍息片刻,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自我氣若神閑般的踏上了登山的石階。買上一根2元的竹子拐杖,非常的經濟實用。走走歇歇,歇歇停停,漸進的感覺到體力不支了。幾乎每過一個轉角,都要問問下山的人還有多遠。再爬爬,腿愈發的無力邁動,途中幾次打起了退堂鼓——下山。真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坐纜車上南天門,思想包袱是越爬越重,自我高大的形像已逐近變的像螞蟻背負著巨大的東西一點一點的在向上移動。翻開地圖,離南天門還有一半多的路程,由於地圖是平面而非立體,無法表識出路程的陡坡和平坦,從南天門到玉皇頂標出的路程,比中天門到南天門的路程還長。心中那個叫苦 ^^ ^^ 。完了完了,今夜怕是夜宿山道了。
此時,山友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到了升仙坊,已不敢抬頭望那高聳入雲的泰山,低頭只管一步一步的拾階而上。猛抬頭間,一座山廟立在眼前,上面匾額的字,讓我心頭一震——南天門。哈哈,我終於登上了南天門。看時間已是下午5點鐘,從中天門到南天門,登山用了3個半小時,非常艱辛。休息片刻,下面的行程就變的輕松而愉快了。
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孔子 (照片)
從南天門—天街—觀日峰—玉皇頂,這段山路比較平緩或陡坡較少,遠沒有南天門下那連綿不絕的登山台階讓人恐懼。這個繪地圖的,為什麼不可以把南天門到玉皇頂的路程畫短些或是標出平緩坡,一味的畫出長長的台階恐嚇游客。罪當該伐!這段景點較多,可以細細品味。
南天門上攬客住宿的很多,一中年美婦,看到我們爺倆,估計好說話,一直非常有耐心的跟在我們後面,要介紹賓館。我也是非常有耐心不厭其煩的告訴她,賓館已定好。說此為美婦,是覺得她有些北方婦女的特性,面相敦厚誠實,端莊溫嫻,體態豐盈。著裝大方得體,一襲淺藍亮麗色的上衣,在黑黝黝山岩前,極為醒目而又相得益彰,印像深刻。(正好,今天9月13日看晚間7:35天氣預報,與播音員趙紅艷衣著色彩極為相似,體態也有些相似)。哈哈,人也是一道風景啊!
在天街上還鬧了個笑話,在天街的大觀景平台上,看對面遠處一臨淵的山石上,有一“黑石”向前略伸,形似石猴,我向兒子大叫,看“猴子觀海”,引得一旁美婦和游客大笑。我塞,那“石猴”慢慢地立起來了,居然成活了——原來是膽大的游客越過岩石爬到懸崖邊上打坐。只怪自己眼力不濟。
雲天一線--天街 (照片)
入住八一賓館,(主要考慮是在日觀峰旁,旁邊緊挨著日觀峰賓館檔次較高),談妥價格100元/間,條件確實簡單,估計和普通浴池的包間差不多。放下背包才發現,汗,已經滲透包背印濕包內紙巾,褲上厚厚的皮帶如同從水裡撈出一般。
一盤野荷香炒雞蛋25元,一碗白面條8元,山頂餐費確實很貴。野荷香炒雞蛋旅店老板說味好,純真天然綠色食品無污染。看著他從旁邊的山石上拔出幾株,放入水中撈一下,拿出來水靈靈的。炒出的味道怪怪的,有些像薄荷,又有些像野蒿味,管不了那麼多了,咽下肚。別的菜都貴,就這個菜便宜。在泰頂上吃飯有種被劫的感覺。
一夜的睡眠讓身體恢復了很多,4點半起床,5點出門,外面的天還是漆黑一片,一束手電光柱射向遠方,看到的只是白茫茫一片濃霧,能見度極低。深一腳淺一腳的向日觀峰走去,沒走多遠啪得重摔一跤。霧水濕滑且極易迷失方向,我迎面碰的幾位游客,已分不清東西南北亂闖很危險。最好有伴同行。看日出的人黑壓壓一大片,很多人衣著單薄,敞著租來的軍大衣,都是連夜登山族,疲憊不堪,頂風陰冷易受風寒。看來,夜宿山頂的選擇對我們爺倆來說是正確的。
由於霧大,日出看不到,留下一個遺憾。天近近明了,回八一賓館收拾行李,隨大隊人流登上了玉皇頂。在臨近玉皇頂的下面,有處名氣極大的石刻——“五岳獨尊”,在這近乎白茫茫一片的濃霧中,與之留影的人還要排長隊!玉皇頂上風很大,濃霧縹緲。下來時霧仍然很大,宛如孫悟空蟠桃宴後游天宮,迷迷糊糊的下到了碧霞祠,才辨明了方向。此時的天已經放晴,大塊大塊的雲霧忽悠一下湧現,又瞬間的消散。來無影,去無蹤。霞光照在人們的臉上,紅燦燦的容光換發式的可愛。山谷裡又開始了明媚盎然,極目遠眺,讓人眼看了精神倍爽。
坐纜車下山真快,10分鐘後,我們已在中天門,看著自己手中的拐杖,給它找了個婆家,無償送給了一個商家,讓它繼續後來者服務。再坐中巴車下到村外天。泰山之旅便是結束了。村東有條河谷,如果時間應許的話,讓喘急的泉水衝衝腳也是件芡事。

(岱廟石坊)

(兒時的校園--岱廟)

(泰山岩岩)

(雲天一線--天街)

(郁郁蔥蔥--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