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點回巷上品。
小院的秋千上坐著祖孫倆。
孫女開朗活潑,是90版的見面熟小朋友。
搖椅上坐著一個老外,中文非常之好,會得說:哎呀,一不小心就要摺過去了。

住在我隔壁的美女,來自北京,華納唱片,負責老狼的行程,等著待會兒去給藝人們結帳。
美女也是一個狗媽媽,與我有很多狗話題。
聊了半個小時,回房寫字睡覺。
突然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什麼麗江會是中國最著名的艷遇集散地?
每一個逃離生活軌跡的人,都很容易在麗江的綿軟和異化中放下戒備。
被老外稱為“世界殉情之都”的玉龍第三國,以及“一米陽光”的美麗傳說,更為這個雪山小城的情感放縱提供了完美的布景。
在麗江的相遇,無需探問從哪來、向哪去、生活背景、工作學歷等等內容,也無需計較談話的真偽。因為一切均與現實生活無關,所有的人與事都會被限定在該時該地。
可是想深一層,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悖論。
都市男女,已經不可能在鋼筋水泥中找到一個能堪與殉情的對手,能在麗江的限定時空中,虛擬一場短道速滑的愛情,也是一種安慰。
但是,沒有一個尋找愛的人會想要一場虛擬的愛情;簡單欲望的後面,永遠都只會是一片空白。
每一種情事,一旦發生都會有後果,你無法帶走麗江的時空,卻會帶著或多或少的後果離開。
兩個軟弱的人,上演完麗江艷遇之後,背著哪怕多一點的負擔行走在如常的生活中,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呵呵,也許麗江也有真正的愛情,但只存在與真正扎根在麗江的人之間。
而一旦愛情與真實生活連接在一起,麗江又與別處沒有什麼分別了。
真好笑,是不是?
再看巷上品小院中的各色人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旅行者。
為什麼要為簡單的旅行,找一些不要的負擔呢?太麻煩了。
來麗江之前,就因為“艷遇”的名聲頗為躊躇。
一個女人獨自跑去麗江,怎麼著都透著曖昧。可是以我的體能狀況,貿然進藏似乎非常不明智。
這會子突然想明白了,也就坦然了。
以人性軟弱為借口的艷遇,其實不能稱之為艷遇。
一個以艷遇為賣點的麗江,其實與艷遇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