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游記之麗江篇

作者: sandy_xx

導讀麗江古城1月28日,地點:麗江,天氣:晴好 1.古城簡介 自春城昆明西去,翻越滇西北層疊的高山深谷,一塊明麗的平壩躍入眼簾,壩上阡陌縱橫,瓦屋密布,巨大屏障玉龍雪山傲然挺立,這便是近年來引起世人矚目的麗江古城。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 ...

麗江古城1月28日,地點:麗江,天氣:晴好

1.古城簡介

自春城昆明西去,翻越滇西北層疊的高山深谷,一塊明麗的平壩躍入眼簾,壩上阡陌縱橫,瓦屋密布,巨大屏障玉龍雪山傲然挺立,這便是近年來引起世人矚目的麗江古城。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納西民族,則是古代南遷羌人的後裔。在千百年的悠長歲月裡,他們辛勤勞作,築起自己美好的家園。

麗江縣城大研鎮在1997年12月與山西的平遙古城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與雅典、京都、巴黎、比薩、威尼斯這些偉大的城市一道名垂青史。這是一個在邊遠的中國西部金沙江畔,玉龍雪山下,緩慢而古老的城鎮。

這裡地處滇川藏交通孔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邑聚擴展,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一般認為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蒙古太子忽必烈(後為元世祖)南征大理國時,就曾駐軍於此。由此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裡,麗江地區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

2.進入古城

古城入口處有一個很大的水車,看著水車不停地轉和聽著嘩華的水聲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古城的奇特了。古城的水是貫穿全程始終的,而這裡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城東北的黑龍潭的泉水給古城帶來了水的靈動。順流而下就是進入古城深處;逆流而上就是走出古城了。這穿過古城的水系令人驚嘆,我們沿著河流走著,處處都是一幅逐水而居,城隨水生的美麗畫卷。這樣的天空下,這樣的小橋流水旁,有山、有水、有人生活在其中。主街傍河,小巷臨渠,家家依水,戶戶小橋。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覓蹤尋源,原來這股股清流都來自城北像山腳下的玉泉之水。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潔。納西族禁止向水源、河中丟垃圾、廢物、吐口水,洗屎布等;禁止破壞、諸塞水源,及砍伐水邊的樹木。不能在長輩面前說髒話醜話。在屋內,不能坐在門檻上,不能闖入產婦房間,孕婦也不能進入新房。不能向米塘內吐口水。所以我們今天來到古城中會看到古城中的水還是那麼清澈干淨。

大研古城與眾不同的是,既為城卻一無城門,二無城牆,這是與任何古城都不同的。據說,這是因為明代土司姓木,木加框被圍則是“困”,故而避之不築城牆

這是一座與大地肌膚相親的城。它拒絕新世界流行的鋼筋水泥,堅持著在傳統中獲得的棲居方式、美學風尚和與此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他們用泉水、泥土、石頭和樹木建造了城。所有的房屋全是土木結構,用手工建造,門窗欄棟、鬥拱飛檐等的表面大都雕刻著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的花紋木條。城市就是座公園,小橋流水、樹木花朵。耳聞玉笛暗飛聲或黃鸝鳴翠柳;目睹溫良恭儉讓的老人、忙忙碌碌的婦女、手抱卷軸的儒者、提鳥籠的人在橋上悠悠而過。這一切都是和穆、親切與柔軟的感覺。

這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城邦。它的各種功能無不顯示出它僅僅是為人的棲居這一目的而建造的。它與中國古代那種普遍的有城牆的城市不同;除了木氏土司的王府四周有牆外,人們可以從四面八方通過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腸小道進入這個城市。一個日日夜夜在淙淙作響的城,它並不是像威尼斯建築在水上的城市。大研鎮的水路,是經過設計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條,就是穿城而過的中河,從中河又人工開發出西河和東河,分為三支,像一棵大樹的主干和兩個支干。從它們又生出無數的小渠、小溪,小的水系,穿過千家萬戶的門前屋後,像血管一樣把這個城聯系起來。過去,居民們甚至可以直接飲用這泉水。有的人家就建立在河上,彎下腰就可以舀水到廚房的大鍋裡,脫下鞋就可以把腳泡在流水間。

在街面上,經常可以看見一個個不起眼的小門,夾在鋪面之間,門口坐著一位納西老太太,猜想身後的門裡面不過是個陋室罷了,但跟著老太太往裡走,一陣曲徑通幽,進入一個陽光明媚的花園,堂堂正正的三方一照壁。庭院中盛開著牡丹、山茶、玫瑰,葉子上停著蝴蝶。大研鎮的每一個宅院都是一個花園,五色石鑲嵌的天井裡坐著漂亮的黃犬,檐柱上貼著對聯出於唐詩中的句子。門上窗上梁上都刻著浮雕;猶如宮殿。大研鎮的建築精華都藏在這些其貌不揚的陋巷裡。在這些巷子裡會發現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死掉的那些古代世界的建築語言;依然頑固地支撐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滴水、一字平、曲徑通幽、豁然開朗、鱗次櫛比、雕梁畫棟、勾心鬥角、前廊後廈、風樓、玉樓、瓊樓玉宇、亭台樓閣、閣子、鬥室、廳、堂、廂房、灶房、書齋、芸窗、閨閣、繡房、下房、客房、正門、邊門、角門、門扉、門芯、窗欞、窗紙、窗芯、梁、鬥拱、山牆、飛檐……。

街道的鋪面不是根據某種統一的標准或尺寸建造的,各家的屋檐高高低低,此起彼伏,富於節奏。鋪面經營的大都是日常用品;賣棉布的、賣糕點糖果的、賣土雜的、賣藥材的、補鞋的、縫衣服、做羊皮襖的、賣銅器的……不少鋪面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店。時時還可以看見老太太們坐在鋪面前面的石階或某條小巷口、某個橋的橋頭上擺賣瓜子、鐵豆、花生,或出售自己編織的花線、自己刺繡的花邊等。這些老太太總是穿著傳統的納西婦女服裝。街道最寬不過兩米,可以肯定這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街道了,它甚至連自行車也難以通行,僅僅適合於步行,而且更適於那種悠閑儒雅的散步。路面鋪著青色的石塊,被人們的腳打磨得閃閃發光。路面凸凹不平,在其上行走,腳底板的每個部分都會得到使用。

大研鎮的中心是四方街,四方街其實是一個梯形的小廣場,它是為人們的親密和睦的日常生活而建造的。它可能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廣場之一,大約只有四分之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周圍全是古老的店鋪。四方街也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自動衝洗街面系統的廣場。建造時被設計得中間稍微凸起,兩邊凹下,猶如一片巨瓦。一條河道位於廣場的西面;河上設有一個水閘,每到傍晚收市,居民們就關上水閘,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順著瓦形的坡度漫過整個廣場,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溝裡。廣場的四面都有一條寬30公分、深約45公分的排污水暗溝,每一條暗溝又與廣場四周鋪面後院的下水道連接。這樣,從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排污系統,把四方街衝洗得干干淨淨。

四方街據說是摹擬“知府大印”的形狀而建。古城內可以免費參觀納西族的民居。納西民居小院兼有漢、藏、白風味。它的建築風格為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站在院子裡,面對正房,是堂屋與左右臥室外的三開間,正房兩側各有一廂,與正房相對是一個照壁,這就是三坊一照壁;大天井的四角有四個小天井,獨立做一小院,又與大天井相通,這就是四合五天井。院門不能開在照壁中間,只能靠房一側開大門。這院落內,從門樓,照壁、廊廂、梁柱乃至天井,都極重視布局裝飾,尢其是門窗格扇均為花鳥蟲魚的精美木雕;再有那家家栽花,戶戶養鳥,更增添了濃濃的韻致。

古城最初的集市就是中心那片露天攤市,也就是四方街。這裡攤販雲集,比肩繼踵,雅如古玩錢幣,俗有鍋碗瓢盆,地產土特,琳琅滿目。由此向四方延伸,又是以鋪面為主的特色街巷,或販麻棉皮革,或售米面小吃,或賣字畫藝品,或置山貨藥材;飲茶喝酒,棋琴消閑。你仿佛順著時間隧道回到了《清明上河圖》,值得你仔細去品味、把玩。

這樣無憂無慮而又寧靜的生活,這樣樸實無華的人群,讓人安心地就這樣生活下去。

這裡也有老外開設的酒吧和餐館,但是這裡真的是一座古城,令這些外來的東西在裡面顯得黯淡無光。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家畫家都在這裡創作自己的藝術有的干脆就居住在這裡去體會她們純樸的生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古老的城市,隨著時光都在上演怎樣的故事呢?

3.納西文化

納西古樂是每天晚上8點上演,我們由於行程的安排,要在晚上8點左右趕回大理,所以不能夠欣賞到納西古樂了。暮色裡,最後一抹落日的余輝消失在玉龍雪山後面,是納西的老先生們登台上演古樂的時候。麗江古樂幾百年來,一直是麗江納西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他們看來,一個高尚的人,就是懂得音樂的人。多年來,就是中國人自己也搞不明白,中國典雅的音樂傳統怎麼會在遙遠偏僻的麗江保存下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個人數並不多的民族,竟將如此儒雅的唐宋古樂當作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屬於社會的精英,更屬於普通的民眾。幾百年來,他們在其中融入了納西民歌的音律、風格和音樂情感,融入了納西人的思想境界。

納西族有自己的文字,納西族像形文字約有2200多個,有較濃厚的圖畫文字特點,以一字像一物,或一事,或一意,但與圖畫之維妙維肖求其美感不同,而是用簡單筆畫初其事、物、意的輪廓來表達。既要簡單,又要一個字與一個字相區別。在麗江古城內就有一個猜字壁,全部都是東巴像形文字,很多字現在的納西人都不知道的。我們在前面猜了好久也只猜出來3、4個字而已。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像形文字(在世東巴仍在使用,東巴和祭師在納西族都是知識分子的意思),詞語相當豐富。用東巴文記錄的東巴經,據不完全統計,有1000多種,20000多冊,上千萬字,被世界各地所收藏。我特地在古城內購買了介紹麗江的書和麗江地圖,店主還在書和地圖上給我寫了東巴文字,意思就是歡迎你到麗江來,我真是看不出這些文字就是這個意思。

麗江和玉龍雪山短暫的游覽即將結束了,我們和納西族的胖斤妹導游告別,心想下次一定要在麗江多住幾天,聽聽納西古樂,再次體會古城的風韻。

我們乘車趕回大理,希望能夠在完全天黑之前到達大理。

4.麗江旅游貼士

這裡的旅游服務設施不錯,氣候也好,除了如果准備走航空線路需要留心一下往返機票,您無需有別的什麼後顧之憂。進入古城必須繳納20元的古城維護費,這是自理的,另外花20元買門票進去聽聽納西古樂是值得的。麗江也有許多小吃,例如雞豆涼粉。在這裡不妨多住幾天,在這裡能夠感受到時光的倒流,還能體會古老的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