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起來,先在湖邊轉了一圈。碧綠的湖水彎彎延延的源自遠處的雪峰底下,漾起一圈圈的波浪,然後又順著一條小河往下流去。藍天、雪峰、湖水,那是一幅怎樣的景色。沒有絲毫的人類所謂文明的蹤跡,完全就是大自然的精心打造,人在其中顯現是多余的。有時候不禁想,如果能在這湖邊呆上一輩子多好啊。
不多久,我們收拾好,邁向下一個目的地。我們先是折回到 Cosley Lake,然後走過一條岔路,向Elizabeth Lake進發。
路上經過一條小河,這次沒有橋,只有一根繩索。大家挽起褲角,踏入清澈的河水當中,腳底是滑滑的河卵石。行到中間的時候,河水已經曼過了膝蓋。一陣風過來,把我的帽子吹掉了,順著河水往下漂去。到達對岸之後,發現帽子其實沒漂多遠,於是穿上涼鞋淌過河去撿。沿著河邊跑了一陣子之後,終於趕上了帽子。抬頭一看,卻發現另外一片天地。彎彎曲曲的小河穿過一片樹林,而遠處就立著一座山峰,在明媚的陽光中越發顯得雄偉。

(清淺的小河)
回到河那邊時,同伴都已經在岩石上晾干腳了。在這裡,我又看到了能夠讓我從心底發出感嘆的景色。我們正對著湖的出口,遠處是寬闊的湖面,再就是一排峻峭的山峰,冰川點綴其中。湖水從近處的清澈,逐漸變成碧綠,在遠處則化為深藍。映襯著山峰的褐綠,冰川的雪白,所有的顏色是那麼的受用。讓人再一次的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綠水青山)
接下來的路程就是一段山路,路上遇到了兩撥其他的游客。在這段相對而言沒有什麼景色的山路上,我們玩起了游戲。游戲失敗的人講敘自己的情感經歷。在每個人基本都交代了一些情況之後,我們也到了扎營的地方。
在伊麗莎白湖邊,我們碰到了一家子騎著馬過來釣魚。父子兩邁入齊腰的湖水中,將魚線不斷的甩來甩去。等到他們提著兩條魚上岸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居然用的是空鉤子。同伴當中有兩人也想去試試,在齊腰深的水中搗乎了半天,當然是一無所獲。但高興的是,那家美國人把魚送給了我們。在厭倦了方便面的味道之後,我們開始憧憬魚湯的滋味。

(業余牛仔)

(與自然親密接觸)
第二天早晨的天氣不是很好,我們出發的時候陰沉沉的,不一會就下起了小雨。大家不得不把雨衣拿出來套上。然後開始了爬山。這個時候,大部分的食品已經被消滅了,背包也相當來說輕松一點,但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大家也有點累了,腳底也起了泡,再加上是一直上山,所以走走停停,速度並不快。快到半山腰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太陽也偶爾探出頭來。山路一轉,眼前忽然豁然開朗,看到了山底的湖泊,綠毯一樣的針葉林,還有遠處的雪山。越往上走,景色一步步更加開闊。撲入你眼眶的,是一幅絕美的山水長卷。

(花田 白雪 風卷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