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岊沙,坐面的去從江車站,¥5。從江到肇興的車次不多,還要等一小時,我們先去吃中飯。眼大肚皮小,點的菜沒有吃完,自我批評一下。車程2hr,一路上不斷有人上車下車,上貨下貨。不過路不錯,沒有塵土,沿途風光也好。進到肇興,第一眼印像就不錯,我們臨時決定在肇興住兩晚,把我們留作機動的一天時間消耗在肇興和堂安,後來證明這真是個明智的決定。

(肇興手繪地圖)
肇興是個國際知名度很高的地方,尤其在法國,牆內開花牆外香,連很多貴州本地人都不知道肇興。游客不多,而且游客中,倒有三分之二是老外。
露露旅館在網上名氣挺大的,和肇興賓館一樣,是少數幾個接待外國游客的家庭旅館。他們自己有電腦,也在網上做了一些宣傳。可能因為接待老外多了,所以對中國人比較冷淡。我們昨天打電話問,老板報價¥20/床,結果今天老板的女兒說是¥40,爭執了一下,老板的女兒才同意今天給¥20,但明天就要收¥40。我們一路走來已經看到很多家庭旅館,不擔心沒地方住的,於是我們決定只在露露住一晚,明天搬去其他旅館。這是木樓,為了安靜要了頂樓四樓的房間。房間很小,6平米左右,放了兩張床,一張小方桌,放下行李,先張羅洗澡,衛生間在走廊盡頭,1平米不到,感覺很局促。整層樓找不到淋浴房,跑到一樓去問,才知道淋浴房在一樓,又蹬蹬蹬上四樓拿洗漱用品,再下一樓。發現水溫很燙,熱水器不知安在哪裡,反正不在門口,沒法調,只能馬馬虎虎洗了一下。後來再去其他旅館洗澡,都記得提醒自己要先調好水溫。同樣都是¥20/床的雙人間,露露是我此行感覺最差的旅館,可能我對小空間有幽閉恐懼症吧。
出去外面看風景覓食,買了地瓜,當即就剝皮開吃。又買了一種深紫色厚皮大籽的小葡萄,很甜。我們順著河走,一邊看鼓樓風雨橋,一邊問經過的客棧有沒有房,果然都有房,都很新很干淨。

(是不是有點像水鄉烏鎮?)
Celina把裝葡萄的塑料袋拎在手上,走進一條巷子,巷子裡有幾個本地人在閑聊。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女人突然走過來,彎下腰,伸手進Celina拎的袋子裡面想揪下一顆葡萄,旁邊的人都用本地話大聲斥責她,但她沒有停下來的跡像。Celina已經站住,只好說:“這串你都拿去吧。”於是給了她一串。她拿給旁邊一個小孩吃。從未遇到過這種事情,我們有點吃驚,呵呵,還真不拿我們當外人啊。不過,這應該是個別現像。

(回家)
穿過一道田埂,前面有一家三層樓的家庭旅館,進房間推開窗,外面是開闊的稻田風景,田邊是我們沿著走來的小河,河上一座比較破舊的風雨橋,過橋,一條小路通往半山的肇興中學。旅館是新開張的,衛生間和淋浴在一起,很干淨,熱水也大。走廊盡頭還有一個小露台,主人家在上面曬谷子、曬辣椒,小板凳上還曬了幾個大柿子,有意思的是,頭一次看見把柿子皮削去再曬的,可惜。老板說了,還得再曬幾天才能吃。於是Celina一直到走,都在惦念那個削皮柿子到底是什麼滋味。挺滿意的,於是就定下明天住這裡了。老板夫婦人不太多說話,但很和善。

(桃源旅館)
小鎮並不太大,轉悠轉悠不覺天色已晚。吃了一個我們自己搭配讓餐廳老板炒的菜:鮮筍炒鮮菇,放點剁椒,那個香啊~~ 肇興主街上,傍晚會擺出來一個涼菜鹵菜的小推車,這是鎮上唯一的鹵菜檔口,很好找。平常我不太吃鹵菜的,但老板娘做的鹵豬腳我看了一眼就流口水,果然味道超贊!味道好到我們連吃兩天!
晚飯後散步逛街,發現鼓樓下的戲台有人在籌備表演,趕緊去,戲台前的幾排長凳上已經坐滿了老外和一個廣東的婦女旅游團,而本地人包括小孩都在一邊站著看,侗族老鄉真是太好客了,把位子都讓給了游客。今晚本是國慶前夕的彩排,但在游客的強烈要求下(其中還有一個老外的老人旅游團),於是臨時改成正式表演,居然還免費!讓我們在沒有去小黃的情況下非常幸運地聽到了蜚聲海外的侗族大歌,看到了侗族的民俗風情!那是一台非常精彩的節目,就像《印像-劉三姐》那樣,演員是業余的,但表演卻很專業。華麗的民族服裝、清脆甜美的歌聲、美麗的侗族姑娘,給了我們一個開心的晚上!

(侗族大歌)
我們這一程是如此幸運,包括在岊沙那裡,已經意外地看了兩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