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 秋色婺源 鏡頭中紅色的精靈

長溪秋色

秋染江嶺

嶺腳
金秋時節,是婺源旅游的一個亮點,這期間,山上許多樹木葉子變黃,變紅,襯托出古樸的村莊,令人感覺一新,尤其適合攝影自助游。
據出游驢友們的介紹,秋色中的美麗婺源,如紅色、黃色的精靈,需自已去感受,尋找。
又一年秋來時,一起去看人間芳華絕色,尋找屬於自己的秋色吧!
婺源美景:
彩虹橋:因為是廊橋,橋上涼風習習,橋上有木頭的長條凳,也有石桌石凳,在這裡有幾個同伴打打牌,休閑性的坐坐是很不錯的,到了傍晚,可以在橋下的河中游泳,這裡可是當地一個很好的浴場了。也是婺源各景點中難得的安全的游泳場所,門票20元。
長壽古裡洪村:離清華8公裡左右,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村莊,這裡小河繞村,村中高牆深巷,走在這深巷中,一股涼意自然出來,洪村不用門票。
嚴田古樟:這棵古樟是婺源最大的一棵樟樹,冠幅展開近百平方米,在樹蔭籠罩之處,到處綠意盎然,配上古橋,茶亭,確實是一個乘涼休閑的好去處,門票15元。長溪村紅葉:長溪紅葉一直不為人所知,原因就是這裡交通不是很方便,極少有游客前來,每到深秋,村莊前後有二百多株連片生長幾百年的香楓樹就會一片火紅,高大的紅楓與白牆黑瓦馬頭牆掩映為一體,形成別具特色的紅楓林景觀。村內還有許多條意境深遠的古巷,村裡很安靜。大塊的青石板鋪成的路,引著我們穿梭在徽派建築的文脈裡,隨處可見的古建築的雕刻也會令你嘆為觀止。
大鄣山臥龍谷:2004年5月1日正式開放,特別在夏日,走在林蔭山徑中,不見陽光,身邊是冰涼的小溪、瀑布,到處是一陣陣的涼意,而且許多地方可以走入小溪,在這裡戲水玩耍更是增加了不少樂趣,門票45元。
大鄣山頂村:臥龍谷在山腳下,大鄣山頂村是山上的一個村莊,推薦這裡主要是這個村莊海拔高,氣溫低,山上風景優美,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晚上睡覺可能還要蓋被子呢。這個村莊不收門票。
靈岩洞:如果喜歡溶洞的朋友可以安排進去,溶洞的特點是冬暖夏涼。古坦的靈岩洞群,其中有一個溶洞是一層層向下走,共有七層,直到一個地下湖,算是很有特色的一個地方了,門票40元。
理坑:婺源文化底蘊最厚重的一個村莊了,但現在去理坑的路有點問題,正在打水泥路,因為山路比較窄,要封閉,可能要在離理坑約4~5公裡的地方下車,然後走上一段,再換車進去。門票20元。
慶源:很多自助游者推薦的一個地方,三四月份是是很美,現在沒有油菜花了,要遜色不少。但作為深山的一個村莊,也是有不少看點的,體會一下鄉村寧靜的感覺吧。門票15元。 所列的玩法,一是一些未全面開發的村落,避開了人多的景點;二是選擇徒步,欣賞沿途美景。時間安排上為3到5天,對喜歡自助出游的“驢”們有所幫助。
路線行程安排:
縣城—清華彩虹橋—嚴田古樟----長溪村(千年古村),住一晚,第二天返回清華。
清華—大鄣山臥龍谷—頂村住宿或者返回時往長溪村,,晚上住長溪村.時間足的話看日落,第二天看日出秋色.
縣城—李坑—汪口—曉起。
曉起—江嶺—慶源。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路線自由組合,如果要徒步,注意一定選擇在出發點住宿,方便第二天一早開始走。
自駕車:進入婺源一般從衢州、黃山(屯溪)、景德鎮、上饒進入。
1、衢州到婺源,走滬杭、杭金衢高速,在常山下高速,從常山到華埠為205國道,然後到浙江的下莊是省道,從下莊到婺源是景白公路,全程約100公裡。
2、黃山(屯溪)到婺源,建議江蘇、安徽方向的游客從這進入婺源,以及游了皖南,黃山的自駕車游客可以由此進出婺源。從黃山到婺源為二級柏油路省道,全程約120公裡。注意很多地方是經過山區,盤山彎道較多,而且安徽省境內有些地段路比較窄。
3、景德鎮到婺源,從湖北、南昌方向的可以由此進入婺源,從九江到景德鎮是高速公路,約140公裡,從景德鎮經賦春到婺源為83公裡的二級柏油路省道,景德鎮到賦春再到清華,全程78公裡,賦春到清華段新鋪的柏油路,路況很好。
4、上饒方向到婺源,從福建、廣東方向的游客可以由此進入婺源,為二級柏油路省道。一般是從鷹潭方向過來的,走梨溫高速,在弋陽下高速,然後到弋陽的漆工鎮,到德興市,再到婺源。5、游了三清山到婺源的自駕車朋友,有3條路線可走:一是回到玉山,然後走梨溫高速,接上浙江的杭金衢高速,在常山下,然後從常山到婺源;二是從玉山到上饒,從上饒到婺源;三是從玉山不經過上饒,經過玉山臨湖,翻越華壇山到德興的繞二鄉,然後到婺源。
江嶺:從曉起到江嶺腳下約八公裡,從山腳下的西岸村盤山而上,隨著地勢的升高,視野逐漸開闊,俯瞰山下都是層層梯田,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梯田下面,粉牆黛瓦的村莊點綴其間,遠處層山疊疊,極富層次。而且這裡不用收門票,可以在江嶺腳下的西岸村開始徒步走上山嶺,到達江嶺村。行程約1小時以內。
黃村百柱宗祠:該祠堂建於清康熙年間。祠堂為磚木結構,由庭院、門樓、正堂、後堂、後寢組成。庭院裡面排列了四對清乾隆年間的八棱旗杆石。
官坑:從東線到北線徒步的起點,也是深山中的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古村落,村莊也是沿河而建。該村不收門票。
嶺腳:徒步到北線的第一個村莊,這裡有著名的浙嶺,浙嶺是春秋時期的吳國與楚國的分界線,這裡至今有“吳楚分源”碑,明清時期這裡是徽商經商往來走的徽饒古道。站在浙嶺上南望,一條長長的川谷,翠綠中鋪展著一塊塊呈現出曲線美的梯田,又有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散布其中,與江嶺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虹關:自古被認為是婺源的北大門,又是古代徽州府治至饒州府的主要通道,有“徽饒古道”第一關之稱。明清時期,虹關是徽墨的主要產地之一,是徽州的產墨中心。村中保留有至今800多年的宋代古樟,樹高26米,冠幅達上百平方米,有“江南第一樟”之稱。另外,距虹關不到一公裡的察關的水口洞橋很值得一去,許多婺源的宣傳畫,就是取自這裡的風光。高高的半圓形的古石拱橋,倒影在水中,形成一輪圓月形,兩旁古樟環伺,環境十分優美。該處不收門票。
清華:清華的看點是彩虹橋,建於宋代,因襲唐詩“兩水夾明鏡,比橋落彩虹”得名,橋長140米,寬7米,上有廊亭,廊亭兩旁設有長凳,另有石桌石凳,是一處休閑場所。另外,清華有三裡長的老街可以走走,沿著青石板路,向彩虹橋方向走去,兩旁有古店鋪,方塘,還有七十年代建的清華電影院,十分有特色。
洪村:有長壽古裡之稱的洪村位於清華西側約八公裡,沿著盤山機耕道而上,而下,兩側林木茂密,走出樹林,突見村莊。在婺源就是這種感覺:好一個世外桃源。進村經過“培源橋”,村門口是座三樓式磚砌的牌樓,拱門洞。拱門的石匾上刻著“長壽古裡”四字。村中有一棵距今一千多年的銀杏樹,還有多株比銀杏更大的古樟樹。村中至今還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該村目前不收門票,不過,請人開門進入祠堂要收5元錢。
嚴田:這一帶的巡檢司、上嚴田、下嚴田、甲路都是比較古樸的村落,村莊與村莊之間相距不遠,多為二到三公裡以內,有青石板驛道相通。甲路的得名就是“甲等驛路”,可見這裡的青石板驛道是相當不錯的了。另外,下嚴田有一棵一千多年的古樟,樹形與虹關古境極為相似,加上周邊的古石拱橋,古宅,這種田園風光又是其它一些地方感受不到的。從巡檢司有青石板驛站通往龍山的坑頭村。長溪:一個深藏在大山裡的山村,村內村山道上古樹眾多,春夏秋色非常優美。更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只是交通不大方便。去之前一定要打電話聯系好食宿。不然,吃住都無人理你。(目前有一家可提供服務:13755377598戴志花)
坑頭:古村四面環山,雙溪合流穿村而過。該村有兩多:一是自古以來文人仕宦多,出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另一多是古橋多,村中央小溪上有歷代所建的36座半小型石拱橋。該村的水酒(米酒),冷水塘魚堪稱“二絕”。
黃村百柱宗祠:該祠堂建於清康熙年間。祠堂為磚木結構,由庭院、門樓、正堂、後堂、後寢組成。庭院裡面排列了四對清乾隆年間的八棱旗杆石。
江西婺源秋游賞紅葉全攻略
http://hi.baidu.com/jxdxy1000/blog/item/b5383b9ba18e4ab6c9eaf4a1.html
更多長溪秋色紅葉圖片請看:
http://hi.baidu.com/jxdxy1000/blog/item/240d4590c4de428ea977a489.html
長溪,聽起來一個特別平民的名字
http://hi.baidu.com/jxdxy1000/blog/item/91f83eada413140a4a36d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