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熟悉風景的陌生味道

作者: waynefan180

導讀桂林、陽朔,說起來都是熟悉不過的風景,但逢冬日,又選擇了步行,熟悉的風景就有了陌生的味道。 枯水漓江 枯水期的漓江其實很美,水又清又淺,總是一眼看到江底濃綠的水草。我默記了一下,自第一天中午12點竹江碼頭開始徒步到晚上7點楊堤扎營,我們共渡了9次漓江。每每渡江,都要為漓江水之清澈感慨一番。那是終於有空抬頭看看兩岸景色的短 暫時刻,其余的時間裡,為了避免 ...

桂林、陽朔,說起來都是熟悉不過的風景,但逢冬日,又選擇了步行,熟悉的風景就有了陌生的味道。

枯水漓江

枯水期的漓江其實很美,水又清又淺,總是一眼看到江底濃綠的水草。我默記了一下,自第一天中午12點竹江碼頭開始徒步到晚上7點楊堤扎營,我們共渡了9次漓江。每每渡江,都要為漓江水之清澈感慨一番。那是終於有空抬頭看看兩岸景色的短 暫時刻,其余的時間裡,為了避免扭傷腳踝或摔跤,我們只得盯著腳下令人眼花繚亂的卵石和千篇一律的水泥防洪堤。盡管徒步旅行在某個階段相當的枯燥和乏味,但在隊伍裡,總是不斷有人發現樂趣。奶昔在河灘上翻出了一塊極像蘑菇的“異形”來,並絲毫不在乎它的分量,揣在身上直到離開陽朔時,那塊剛剛被奶昔焐熱了的石頭被他落在了旅館房間裡,到底是留在了廣西……

興坪米粉

路途自然是辛苦的,直到徒步的終點站:陽朔縣興坪鎮,這是漓江拐彎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廣西的小鎮給人的感覺總是這樣。造訪這裡的游客很多,白的、黑的、黃的,黃的又分南邊、北邊、東邊和西邊的,小資的、自虐的…… 可我們的喧鬧絲毫沒有影響這裡的生活節奏,就好像各色異客是他們稔熟的同鄉。當地那榮辱不驚的民風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像。

興坪有一樣東西是難以忘懷的:香噴噴、熱辣辣的米線。

剛剛到達興坪時,青黑色的老式建築讓我想起了那部名叫《芙蓉鎮》的電影,沒想到轉過一個街角,映入眼簾的米線鋪子,更是像極了《芙蓉鎮》裡女主角經營的那家豆花店。我卸下肩上的負重,趕緊要了一碗仰慕已久的米線,放足了辣椒,狼吞虎咽地吃下肚去,再來一根當地產的、水分充足的甘蔗,爽翻了!

其他人三三兩兩地到了,米線鋪子裡那位40多歲的老板娘忙得不亦樂乎。我坐在斜對面不遠處的藤椅上,透過來往的人群靜靜地觀察著她那認真的神態和因忙碌而泛起紅暈的面頰,心想或許在她年輕的時候也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吧!

洗澡

抵達陽朔縣城時天已擦黑。安頓停當,所有人都期待著緊張後的徹底放松。據第一個衝進澡堂的芥茉說旅館的水很涼。為了犒勞辛苦了兩天的腳,大家開始尋找能蒸桑拿的洗浴中心。7個人繞著陽朔不大的縣城兜了個大圈,即便是我們把標准降低到衝個熱水澡就行,到底也沒找到一個像樣的澡堂。正在沮喪,忽見眼前出現一條異常喧囂的小街,萬頭攢動,繁華景像比北京三裡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跳了起來:西街!我們就這樣頂著一腦門的臭汗開始了陽朔的夜生活。還好,西街裡有一家四海飯店善意地接待了這幾個狼狽的旅行者,在每人各付10元之後,讓我們在公共洗澡間衝了個“開水澡”(那時不時乍熱的水基本上是可以用來退豬毛的)。害得牛倌像中了邪似地琢磨著在陽朔開個桑拿中心。

走在燈紅酒綠的街道上,眼前是形形色色一閃而過的面孔,各種語言夾雜著新年的爆竹聲撞擊著我的鼓膜……好個不平靜的夜晚,好個熱鬧的西街!

告別陽朔

告別陽朔是很困難的事情。如果不是跟著綠營大部隊,我想我是舍不得離開它的。陽朔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人輕松,感到愜意。牛倌說:這兒就像他到過的歐洲小鎮,友好而明亮。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