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胸懷
一大早草草吃過早餐,導游便來到客房,領著我上了一輛小車。真幸運,整個旅游團只有兩位客人,旅行社特意安排一輛轎車送我們去希拉穆仁大草原。在呼和浩特市區行了約十多分鐘,就上了去草原的公路。車漸漸地遠離市區,我也漸漸地走近夢鄉。“老趙,你看,這就是陰山。”有人在推我,一睜眼一派崇山峻嶺。“這就是古代蒙古民歌中唱的《赤勒川,陰山下,》的那個陰山”我眨著惺松的眼睛說道。“是的,就是那個陰山”導游重復著。
盤著陰山行了一個多小時,過了武川縣城,眼前豁然開朗,車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宛延曲直向前方延伸。雖說是五月初,還沒到水豐草肥的季節,陰山下的草還只是淡淡地泛著青,裸露的黃土沒完全隱掩在草叢內,可是那廣闊、平疇的草原足以引起人們無遐的想像。途中,車停在路邊的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花兒,綻放著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遠處展開的卻是一幅美麗的畫,藍藍的天空飄浮著幾朵白色的雲彩,在廣袤的原野上慢慢地移動,一群群牛、馬、羊在綠色的草地上正悠閑地尋著愛吃的美味。此時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股慕名的衝動陡然而生,真想像蔣大為一樣放喉高歌“藍藍的天上白雲漂,白雲下面馬兒跑。”無奈,沒有那份天賦。
顛簸的小車把我們繼續送往草原深處。爬過幾座平緩的小山坡,越過兩條干涸地小河流,車在一處布滿蒙古包的草地裡停下,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好客的蒙古族姑娘們熱情地把我們領進蒙古包,敬上一杯馬奶茶,獻上精制的奶制品,讓我們盡情地品嘗著草原民族的特產。不一會兒,在馬伕導游們吐沬橫飛地推薦演說中,騎上他們早已為客人備好的馬,穿上蒙古服,躍馬揚鞭,領略馬背民族兩千多年來的風采,也不妄此行一場。
馬沿著草間小路,自由自在地緩慢地行走著,一會兒又奮蹄急奔著。為了和我的同伴比賽誰的馬在上坡中跑得快,我們同時揮鞭催馬,馬在喘著粗氣聲中登上高地,我們卻在它的勞累下得到歡快。立馬高坡,遼闊的草原盡收眼簾,淺綠色的草地,淡黃色的山坡,間雜著白色的蒙古包,向一塊巨大地毯靜靜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一條發源於陰山山脈的小溪向一條白色的綢帶,穿過眼前的山地,彎彎曲曲地伸向遠方的天邊。千裡大草原用它博大的胸懷緊緊擁抱著這大自然的一切。我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中,浮想聯翩,心潮澎湃。“我們是毛主席的紅衛兵,從草原來到天安門。”當年幼稚的我們唱著這首歌,走向火熱的鬥爭,走向戰鬥的歲月,而社會給予的卻是無情的冷酷。如今真正來到草原,面對大好河山,卻愴然淚下,逝去的,就讓它永遠地失去吧!我策鞭躍馬衝向小溪。溪水很小,澗邊生長著許多青嫩的小草。奔波多時的駿馬,正敞開大口,飽嘗泉水嫩草之樂。
騎著馬徜徉在草地之間,不知不覺走進了溪邊的一個村落。村不大,只有十多戶人家,倒還異常的干淨。村民們很是客氣,把我們讓進屋,請上炕,遞上一杯馬奶茶,交談間得知一般牧民家庭都擁有幾十畝草地,這可是內地幾十戶農家合起來的土地呀!牧民介紹:“別看我們家住草原深處,但電視機、冰箱等家用電器和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車都有,過去是游牧民,現在是定居民了。”在熱情的牧民引領下,又參觀了羊圈、牛圈、自家草場。看得出,這位牧民非常自豪。
返回的路上,我久久地凝視著大草原,不肯離去。是的,祖國在變,草原也在變。草原不但景美、馬壯、牛羊肥、牧民們的生活也美。而且明天將會更美好。這就是草原的胸懷。
安徽蕪湖縣交通局:趙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