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甘南自駕5800km(上)-拉蔔楞寺

作者: 單車走天涯

導讀D1。中午時分出發,2點至南京,有了上次經驗,我們不進南京城了,聽說剛修通了寧洛高速(南京-洛陽),可真是方便了很多,走繞城過長江二橋,很容易就能找到寧洛入口。最好加了油再開,進了安徽以後就都是乙醇汽油了,河南也是。晚上5點半出進河南,穿越整個安徽的路費是。過平頂山以後開始有細雨,高速上也開始有陣陣迷霧,所以就在三門峽住下了。走出車一下覺得 ...

D1。中午時分出發,2點至南京,有了上次經驗,我們不進南京城了,聽說剛修通了寧洛高速(南京-洛陽),可真是方便了很多,走繞城過長江二橋,很容易就能找到寧洛入口。最好加了油再開,進了安徽以後就都是乙醇汽油了,河南也是。晚上5點半出進河南,穿越整個安徽的路費是。過平頂山以後開始有細雨,高速上也開始有陣陣迷霧,所以就在三門峽住下了。走出車一下覺得很冷了,上海30度,這裡才8度左右。不過夜排擋超級棒!麻辣面、烏雞珍珠米線、羊肉卷餅……而且你去各個攤上點好以後,只管隨便找地兒坐著,就有人給你送上來,吃完了錢隨便給哪個老板都行,他們彼此都很熟悉,會互相幫忙照應。 D2 9點半上路,出了三門峽上連霍高速,一個小時就到了西潼關進了陝西,這個收費站可是相當的氣派阿,昨晚小雨一夜,現在路上已經6成干了。這個路段山多大卡車多,如果下雨的話還是盡量不要開夜路。過了寶雞之後沒多久,就沒有高速了,開了1小時左右入甘肅界,路又窄又老,總是堵車,加上下了雨,根本開不快,鐵路在河對岸和公路平行,火車開的看著像爬似的,人家可不堵車,竟然比汽車快得多,一下沒影了。到下午5點,總算蹭到了天水,這裡有個著名的麥積山石窟,我早上還想的美呢,午飯後到麥積山看看石窟,然後再趕到蘭州,結果現在天快黑了,只能放棄。過了天水還是慢慢排隊蹭,車已經髒的不行了,後視鏡全是泥。8點半左右才到定西,突然發現一個路標“十八裡鋪”!!!哇塞,原來傳說中的十八裡鋪在這兒吶!不久就開始有高速了,100KM的高速,9點出頭就到蘭州了。在馬老六清真館吃喝。D3 早上去找著名的馬子祿牛肉面館吃早飯,雖說有名,問誰都知道,不過還真不好找,繞了半小時問了N個人才摸進一條小胡同,一溜兒的老字號牛肉面,不過都非常冷清。突然有一家門前擁了很多人,我們終於找到了!一進門,挖靠,那個裡三圈外三圈的,樓下是單吃面的,人實在太多,只能上樓要“套餐”,就是貴一點,但是除了面還多一盤醬牛肉和兩個小菜。折騰了三刻鐘才真正吃上這著名的面,味兒是不錯,但不比我們家邊上那家蘭州拉面好,還不用排隊……今天計劃是傍晚前趕到夏河的拉蔔楞寺看夕陽,所以不敢耽擱就上路了。從蘭州出發上了新修好的甘臨高速到唐家崖下高速,上國道316,這已經是回族人的地盤了。來之前看了很多攻略和游記,說這一路上有三多,清真寺多、路邊閑聊的人多,不靠譜的加油站多,還真是這樣!特別是街邊的人多,沿途還一村接一村,一鎮連一鎮,很多集市,車子不敢開快,水泥路面也不太平整,大卡車還不少。好在雨不下了,陰著。過了臨夏,拐上去夏河的路,突然出現了收費站!付了8塊錢以後,走上了崗新修好的柏油路面,那個爽的阿,連天都放晴了!(後來幾天才發現,這裡都是白天放晴晚上雨。)不過,路修好了也就意味著有人要來這裡設旅游點,開始搶錢運動了。好在,這次我們還沒有遇到。路那麼好有點出乎意料,才2點多鐘,也就不必著急了,一路上的高山田園風光,一群群的犛牛綿羊,不斷地忍不住下車拍照。進了夏河,一個已經挺像樣的旅游小鎮了,街道整齊,旅館商鋪開在一樓,飯館都開在二樓,長廊相通,顯得很整潔。我們先穿鎮而過,盡頭就開看見一些僧舍和寺廟的邊緣,還有轉經長廊,提醒我們拉蔔楞寺就在眼前。仍可以開車一直往前,繞著被圍牆隔離的僧舍和寺院一直到尼姑庵,在左拐過橋轉到鎮邊的公路,我們下車爬上坡遠眺了一下拉蔔楞寺,它就靜靜躺在山谷中,大河從前流過,層層疊疊的寺廟錯落有致,分成幾個區域,喇嘛、藏民和游客互不干擾地各自行走,很壯美。大概有個數以後,我們先回鎮上找住處,不太難,很多賓館,不過要找個帶洗手間的還要費點時間。有些旅社非常小資了,有點像麗江的背包客棧,不過洗手間還是公用的。最後我們找到150塊兩間房的影苑招待所,有點粗陋,但是非常干淨,老板娘也熱情親切,關鍵是房間裡有洗手間吶。放妥行李,安置好車子,再步行回去看拉蔔楞寺。

拉蔔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六大寺院之一,我對宗教了解不多,所以不敢亂加介紹,不過感覺是一座佛教大學,數千僧侶從古稀老人到流著鼻涕的小喇嘛都在這裡生活學習,等級鮮明而又井然有序。我說的等級不是地位人格之高下,而是這裡的學習生涯漫長而艱苦,有些科目苦學多年只有一次的考試機會,能夠修得密宗真法的人,不僅需要勤學和天分,還需要嚴格的審核考驗和發誓儀式。因此得到高僧並不僅僅是發奮圖強就能達到,也許真的是需要多次輪回轉世的修行積累。40塊錢買票以後就等待按批進寺參觀,這裡都是僧侶在管理旅游事務,包括介紹寺廟,其實,真要不買票也可以進逛,特別是在早上早課結束前以及落日以後,不過,我們不想冒昧打擾這裡的寧靜,也希望聽到詳實的講解,就買了票跟著人流一起隨喇嘛進去。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小喇嘛在大喇嘛的帶領下,吹打著一些樂器和法器,練習一些古怪的儀式和動作,松枝燃燒的清香不斷飄過,一些當地的信徒在虔誠地轉經叩拜,旁若無人。此聲此景此意,讓我們覺得我們這些舉著相機狂亂哢嚓的游人,是當下最多余的元素。喇嘛見到鏡頭,一般會急忙躲閃,一些帶著怒意的小喇嘛會投來石子警告,卻不會真的砸人。一些重要的佛殿和大經堂,不想多敘,這些都是神聖之所,不是我這樣的俗人可以點評的。但是可以理解那些幼小出家的僧侶在這裡日復一日地苦讀修行,他們一定有常人無法想像的幸福和豐富。日落之後氣溫降的很快,毛衣厚外套仍然覺得寒風刺骨,還飄起了小雨,從大經堂出來後看到一些喇嘛批上了厚厚的披風都往一處趕,我們也好奇地尾隨而去,原來他們聚集在一處廣場開始了傍晚的辨經課,裡圈圍坐外圈站立,一問一答非常有趣,此時來了個頗有氣勢的老喇嘛,高高的墊肩和醒目的高聳黃帽真是超酷!有點像古羅馬的將領,徐徐走向主席台的方位慢慢坐下,想必是監督上課的老師吧,看了很久實在冷得臉都青了,就走回旅館,吃飯休息。



(在草原上開車很爽)



(拉蔔楞寺的傍晚)



(喇嘛在辨經)



(色彩鮮明)



(俺們的小車一路風塵)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