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在巴黎混了一周,當時覺得不寫點東西對不起。。MTV, Channel V, CCTV。但人懶拖到現在還沒動筆。略記幾條Tips,供也喜歡鑽博物館聽音樂的朋友參考。
1。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是每月第一個周日免費,如果時間有限,建議上午去Musee dOrsay奧賽博物館,下午和晚上泡蓬皮杜,那裡到22點結束,正常門票價15歐。去蓬皮杜看現代藝術一定是從西面廣場上的入口,東邊的入口去圖書館,排隊的人還忒多。
2。盧浮宮周三和周五晚上延時開放到21:45,當然21:30過就開始清場了,地方大嘛。關於盧浮宮延時開放在周幾,不同的導游書說法不同,暫時以我為准。
3。畢加索博物館票價7.5歐。到12月初都是兩個特展:立體主義者畢加索和格爾尼卡1937-2007。前者用近300件展品追溯畢加索開創和發展立體主義的過程,其中習作和正式作品之間的關系很有看頭。還有一場錄像,講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當年畢加索和布拉克雙聯展,講了當年兩人合作和畫風的演變,也講了策展布展的花絮。當年這些作品的保險費已經是天價,現在更是天價加三級,盛況可一不可再啦。後者是攝影師Gilles Peress有關戰爭的攝影展,有些展品采自對畢加索收藏戰爭照片的再制作,有些則直接來自戰地。我還看了一下現場提供的小冊子,講烏干達內戰的始末,看得我直犯惡心,後來在草地上午餐又睡了一會兒才回過勁來。書店裡有Taschen法文版的畢加索兩卷本精裝,20歐。
4。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eenee de la Photographie)很值得去。我去時有6個展覽,幾乎都有看頭。每天11-19點,周三17點後免費,展覽換得挺勤,好像不少是兩周一變。附屬書店裡有套巨大巨厚的Magnum圖像志,50歐。
5。Saint Chapel祭壇後的馬賽克(也就是正面最輝煌的那塊)正在修復中。另外,每天有免費英文講解(講完會募捐),具體時間記不得了,12點或2點吧,周末和平時不一樣的。我趕上非常精彩的一次講解,回味無窮。除非對中世紀歷史、建築和聖經圖像學(iconography)有深入研究,否則一定要趕著講解時去。當然,如果對中世紀歷史、建築和聖經圖像學都不感興趣,或英文聽力一般。。。不去也罷。
6。巴黎聖母院隔周周日4點半有免費的管風琴演出,隔周周二晚有管風琴音樂會,15歐。那裡的管風琴是我聽過音色變化最大的,發起飆來簡直恐怖,但做細膩的東西也很了得。如果趕不上正式演出,在彌撒、晚禱時聽聽琴也是好的。在10。13日周六晚禱散場之時,琴師就發了飆,地動山搖,諸天變色,完了有人向門口之上琴的方向揮手致意,琴又發了幾聲,像是答謝。??
7。巴黎的爵士club還是貴,Le Petite Journal演出時第一杯飲料17歐,第二杯6.5歐,若吃飯,set menu 50歐,蒙馬特和盧森堡宮好像都這個價(我去了後者)。肮髒的吻(Baiser Sale)算是把世界音樂fusion進爵士的先行者,演出不斷,但價錢是20歐一場,但每周一晚上10點過後,駐店樂團邀朋友Jam Session免費(如果你好意思不買飲料:)很精彩。
8。導游書:推薦DK的《TOP10巴黎》,旅游教育出版社。書小,方便攜帶,封面和封底是塑料護封的地圖、中心城區地圖和交通線路圖,很實用。票價沒寫也不是問題,反正老在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