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自駕游記(五)

作者: 蒜妮

導讀 (飲馬圖) (足跡,雖然分不出是天鵝還是野鴨) (錫林九曲:傳說成吉思汗的夫人騎馬到此,圍的紗巾被風吹落,後來變成美麗的九曲。) (因為張北地區大旱,錫林九曲的美景已不復存在,不過鴨子的生命力倒還旺盛) (達裡諾爾湖上空“鷹雲”) 2007.10.02 早上還沒有完全睡醒的時候,聽到帳蓬外有一些類似天鵝或者是野鴨的奇怪聲音,為了和這些自然生物有個親密接觸, ...


(飲馬圖)



(足跡,雖然分不出是天鵝還是野鴨)



(錫林九曲:傳說成吉思汗的夫人騎馬到此,圍的紗巾被風吹落,後來變成美麗的九曲。)



(因為張北地區大旱,錫林九曲的美景已不復存在,不過鴨子的生命力倒還旺盛)



(達裡諾爾湖上空“鷹雲”)

2007.10.02

早上還沒有完全睡醒的時候,聽到帳蓬外有一些類似天鵝或者是野鴨的奇怪聲音,為了和這些自然生物有個親密接觸,我們就起來了。擔心聲音太大驚動了天鵝,我們沒有開車步行到湖邊。太陽還沒有出來,雲也是灰色的,但是已經有些微弱的光線穿透雲層,點點光輝灑在了湖面上。但是天鵝是敏感的,盡管我們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天鵝顯然是受到了驚嚇三五成群地游走了。其中有兩只大天鵝帶著一只小的在湖面上游著,兩只大的時而交頸時而對望,儼然一家三口,舉止優雅高貴。這時太陽已經出來了,火紅的光輝灑落在湛藍的湖面上,天上飄著或白,或灰形像各異的雲彩,偶爾幾只天鵝躍離湖面飛向空中,還有比這美的仙境嗎?在湖邊有一條火山石帶,這裡火山噴發時遺留下來的,揀兩塊回來留作紀念吧。盡管舍不得,我們還是離開了,因為還有許多美景等著我們呢。

下一站是錫林九曲,相傳成吉思汗的夫人騎馬到這裡,她的頭巾被風吹落,最後變成了九曲。顧名思義九曲是一條曲折的水道。其實九曲是錫林河的上游,但是因為張北地區今年嚴重干旱,九曲美麗的水景已不存在了,只有干涸的河道靜靜地躺在草原上讓人唏噓。中午時分我們趕到了錫林浩特市,在這裡把車做了一下調整。午飯吃的是鐵鍋雞,雞、排骨、冬瓜已經燉好,端上來後放在火爐上另加入干豆角、凍豆腐、菠菜、豆腐皮等一起燉,不一會兒就肉香撲鼻了。在這裡我們還吃到了當地的一種特色面食:蕎面餅,面餅呈橢圓形,有手掌那麼長,比手掌略窄些,是燙面的,餅的一面是烙的,呈金黃色,另一面是軟的,再配上剛蒸好的咖啡色的豆瓣醬,黃綠色的韭花雞蛋醬,淡黃色的蒸過的炒土豆絲(內蒙的土豆是我吃過的土豆中最好吃的,可能是因為日照的原因,內蒙的土豆澱粉含量豐富,經過炒、蒸有點土豆泥的意思)然後把餅對折一口咬下,哇噻,松脆的餅皮,濃郁的豆醬香,清新的韭花香,軟糯的土豆泥,這幾種不同的口感和味道混合在一起,好吃到什麼程度,朋友自己想像一下吧,哈哈哈!飯後出錫林浩特時,我們參見了貝子廟,此廟興建於乾隆年代,經過6代活佛的擴建形成現有的幾個不同風格的院落規模,雖然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在是後來重建的。廟內有額爾敦祭敖包,在每年的5月13會有祭祀活動,需要5位勇士騎白馬繞包三圈,活佛頌經,81種食品供奉。出了貝子廟我們趕往東烏珠穆沁旗(東烏旗)今晚會宿在那裡,240公裡的路程,預計5點半左右會到,這也是我們行程以來第一次白天到達住宿的城市。

到了東烏珠穆沁旗,賓館的人介紹我們去當地一個叫“紅房子”的餐館,說那裡比較有特色,價格也公道。在那裡我們品嘗了非常有特色的鍋茶,把炒熟的粟米,奶豆腐,奶皮子,風干肉再加上一種類似奶油的東西放在盆裡一起炒,然後加入奶茶,放在火上煮,圍火的爐罩上雕著龍鳳,火苗在裡一竄一竄的很是好看,不一會兒就香氣四溢,喝到嘴裡唇齒留香。草原另一典型特色美食:手把肉:就是拿著帶肉的羊骨啃,帶肉的羊骨是店家提前煮好的,客人看中哪塊店裡就把哪塊略微加熱,然後把較厚的肉剔下來,放在盤裡,客人用手拿著羊骨啃,再蘸著店裡提供的辣醬,羊的小腿肉質嫩軟,經火烤後,乳白色的腿骨上包著褐色閃亮的腿肉,讓人垂涎.。喝一口濃濃的鍋茶,嚼一口香香的羊腿肉,所有的香味在唇邊舌間流動。我們旁邊的蒙族人,圍著鍋茶,人手一把小刀,邊吃邊割著手邊的羊肉,羊肝,羊腸等肉類。不用吃,看著都覺得香。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