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陝北行之壺口觀瀑

作者: 萍水相逢2006

導讀在黃陵縣吃過中飯,我們接著趕去看壺口瀑布。瀑布位於山西和陝西的交界處,並不在從西安到延安的必經之路上,車程要近三個多小時,待我們到達時,已是夕陽西下時分了。 雖然此時天色漸暗,但瀑布奔騰咆哮、氣勢仍很壯觀。在這裡,黃河由北流改為曲折南流,河水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余米,直瀉而下,注入直徑圓形 ...

在黃陵縣吃過中飯,我們接著趕去看壺口瀑布。瀑布位於山西和陝西的交界處,並不在從西安到延安的必經之路上,車程要近三個多小時,待我們到達時,已是夕陽西下時分了。

雖然此時天色漸暗,但瀑布奔騰咆哮、氣勢仍很壯觀。在這裡,黃河由北流改為曲折南流,河水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余米,直瀉而下,注入直徑圓形天然石壺,形成了吐霧噴雪的瀑布。我們在近處觀看,只見波浪翻滾,浪濤激起的一團團水霧,飄散在空中,仿佛巨壺沸騰般,聲勢浩大。

據導游介紹,壺口瀑布是我國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夏秋季節,黃土高原暴雨頻繁,黃河水勢猛漲,瀑布寬達100多米,方圓數裡,水汽遮天,氣勢磅礡,是游覽觀賞瀑布的最好季節。

黃河壺口瀑布古已聞名,《水經注》裡就有“禹治水,壺口始”的句子。在近代音樂史上,壺口瀑布也是值得一書的。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爭及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就在這裡,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回到延安,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這就是《黃河大合唱》。這首表現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在當時,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鬥。那耳熟能詳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那激昂的曲調,即使在和平年代,也能給人以極大的激勵。

不過,壺口瀑布能有現在的知名度,恐怕不是靠《黃河大合唱》,而是柯受良的一躍。1997年6月,在香港即將回歸祖國之際,香港特技演員柯受良駕車飛躍黃河壺口瀑布成功,在媒體的大肆炒作下,極大地提高了壺口瀑布的世界知名度,也使得它成了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就這麼看著、想著,不知不覺間,一輪淡白色的彎月懸在了頭頂,夕陽給山峰塗上了一層暗紅,再襯著奔騰的黃河水,真是“秋風卷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明代陳維藩《壺口秋風》詩中的這兩句倒是頗為貼切。

更多陝北圖文游記請至以下鏈接瀏覽:

十月陝北行之:夜抵西安嘗小吃 http://***/s/blog_4995398501000btf.html十月陝北行之:重陽拜謁黃帝陵 http://***/s/blog_4995398501000btx.html

十月陝北行之:延安秋色 http://***/s/blog_4995398501000bwu.html



(壺口瀑布)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