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物館之旅我本人對於博物館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以前去的比較少,轉機出現在2000年,在1999年的年底《北京晚報》刊登了一個關於博物館問卷調查,我參加了一下,結果還獲得一個紀念獎,是一張北京市博物館的通票,當時工作還沒有2年,還不敢在上班時間出來,為了領取這張通票,我還在中午從永定路跑到北京文博交流館(智化寺)取了一趟。於是在2000年中我幾乎跑遍了通票上的博物館,不過我總體感覺北京的博物館除了很少的博物館外基本上都沒有多少人參觀,人比較多的有軍事博物館等幾家。一些博物館設施先進但是缺乏宣傳,例如抗日戰爭紀念館。一些博物館交通不便,例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石刻藝術博物館等等雖然不是很遠但是沒有多少公交線路或是標志不清。有的就太遙遠了,例如延慶古崖居。一些博物館設施缺乏以至於不能全年開放,例如梅蘭芳紀念館。民辦博物館力量弱小,展品少,例如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有的還很不好找例如在朝內的何揚吳茜現代繪畫 館。一些博物館展品缺乏維護保養,例如北航的航空館。不過一般來講還是比較實惠的,尤其是現在又加上天津等地的博物館,我認為還是相當好的。
國家級的博物館主要分布在北京,目前比較好的有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等。參觀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外地的博物館只要我到過的城市基本都到過。大體可以分為省級、地區級、縣市級和專業等四類。
省級的博物館中有幾家比較好。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等都比較好,展品比較豐富,內容也基本成體系,可以使外地游客對本地有一個基本了解,上海的博物館在我看來也還行,歷史博物館、城市規劃館都不錯,但是門票價格太高,在我到過的博物館中是很貴的,而且在歷史博物館中沒有看到本地的歷史陳列,比較遺憾。省會城市的博物館中像鄭州、昆明、南京比較好,許多省會城市沒有自己的博物館。地區級城市只有濰坊、徐州等少數幾個令人滿意。有的城市如赤峰(昭烏達盟)的博物館空有其名,已經改做游戲廳了,實在是一件痛心的事情。
烈士陵園是特殊的博物館。我到過例如石家莊等地的烈士陵園比較好,還有展覽室,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後代的作用。有的就不盡如人意了,如張家口烈士陵園和承德烈士陵園。閑雜人等過多或者過於荒蕪沒有人看管。名人故居也是一類特殊的博物館。有好有壞。紹興魯迅故居、北京老舍故居都有許多人參觀,韶山主席故居、淮安總理故居就更是有許多人前往瞻仰。不過有的還養在深閨人未識,如川沙張聞天故居。應該加強宣傳。
近年來各地紛紛新建了許多科技館,最早我知道的是北京的中國科技館,我92年曾經去過一次,當時的門票就是8元,不過沒有多少展品。重新整修過的中國科技館我還沒有機會去。這一類的展館在全國很多城市如天津、上海、鄭州等地目前都有了,但是展品比較容易損壞,像我參觀鄭州科技館時就遇到很多壞的展品,結果可以動手的展品沒有多少了。
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像,廣州等地雖然在日常消費品的價格是排在全國前列的。但是在博物館的門票是很便宜的,有的還實行節假日優惠措施,例如廣東省博物館,中山紀念堂、南越王墓博物館等,而且參觀者中有很多是外地人,看來南方人參觀博物館的熱情還不高。陝西的門票很貴,有些還不值,例如秦始皇陵就是一個土丘嘛。深圳的博物館除了市內博物館外都沒有什麼意思(我看來)卻收取很貴的門票,;例如明思克航空母艦、圓明新園完全是復古的人造景點,沒有任何旅游價格,還收110元門票。
目前許多地方的博物館還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如肇慶的文廟裡面還居住著大量居民,有的工作人員態度生硬,像我到洛陽古墓博物館就是。有的開放時間不好,例如杭州蔡永祥烈士紀念館。這些都應該盡快解決。
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感受,其實一個城市的博物館就是這個城市本身,你每一次到一個城市後都會感受到變化,這就是最生動的寫照,所以我今後還要走更多的城市,希望我一生中能走邊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