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是個很久的哲學命題了。從而推論出人也不能兩次去到任何同一個地方,拉薩給我的這種感覺尤其強烈。
去西藏,渴望多久了呢?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而放棄。火車通了,身邊的朋友也去了不少,我的行程卻還沒有開始。
2006年,是我最渴望去的一年,渴望中的渴望是墨脫——與我很喜歡的兩個朋友同行。甚至,專門跑了趟青島訂計劃,最終還是沒去成。只是因為不能成行,甚至心痛過。
最渴望的時候沒有去成,反而不想去了。似乎什麼事情都有極限的,到達極限之後便會相反。
但是也因為真的該去了,就說今年隨便去走走,常規旅游,沒有計劃和強度。
這算序吧,我寫字總是隨興而來,很是啰嗦。
西藏,拉薩,給我的驚喜是在去程的飛機上,說人品好算不算自吹自擂啊?反正進入西藏境內之後,機艙之外就是連綿的雪山了。沒見過這麼壯麗的景色,雪山、冰川、大小高山湖泊一字排開,我就只剩下驚呼的份兒了。拍回來的照片大家也都十分贊嘆。飛機,在西藏也飛不高了。
抵達拉薩,開始了和雪山、藍天、白雲相伴的7天時光,所有的風光對我而言都不新奇,所有的風光對我而言都依然美麗。
在布達拉宮拾階而上氣喘吁吁,聽著不懂藏傳佛教的導游的簡單介紹,就算是朝聖吧,再怎樣找不到宗教氣氛也是布達拉宮;那種巍峨宏大的氣勢以及映在水中的嫵媚無人可比,還有夜晚的燈光,更讓人感受著不一樣的神秘。面對這個建築,想像著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爭戰和朝拜,宗教與政治、戰爭、歷史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在中國,也只有西藏才保留著這種特征,直到現在。
後來在小昭寺聽喇嘛念經、在大昭寺門前看長頭致敬的老老幼幼,用自己之前得來的淺顯藏傳佛教知識去理解和感受,這些所有的景像對我而言還只是停留在有趣和新奇的層次。我照例站在遠遠的地方漫天浮想,沒有像許多人那樣去和他們溝通和交流。他們的世界我們永遠也走不進去——如果只是以游客的身份和心情。
而在桑耶寺,我們遇到了外地來朝拜的老喇嘛,一個用我們開玩笑的話說是旅行團的隊伍裡面,兩個年輕的喇嘛攙扶著那個老的,還有一個隨隊的醫師。樓梯異常狹窄和陡峭,連我們這些年輕人走起來都小心翼翼,那位老喇嘛,一手用力地拽著樓梯的扶手,一手撩著長服,就這樣一層一層一步一步,轉著所有的殿堂。那個時候,只有敬畏,不是對這位老者,是對這個民族的這種信仰。
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時代,在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丟掉了信念忘記了信仰為何物的時代。在他們面前,我自慚形穢。
桑耶寺的早晨,我們三個人坐在樓上的平台曬太陽,看著周邊四座顏色各異的有著智慧之眼的佛塔,我開始期待著我獨行的尼泊爾之旅,那裡的那雙眼睛給了我很深的印像。那個時候心情還不一樣,還不知道在整個尼泊爾的行程中,我的靈魂會游弋在風景之外。
最難忘的是什麼呢?還是自然風光吧?納木措的湛藍、尼洋河谷的寬廣秀美、南迦巴瓦的雪!
林芝壓根兒就不是目的地之一,否則當初就直接飛那裡了。結果還是去了,誘因之一就是南迦巴瓦!
車出拉薩,拉薩河谷便給了我們一幅絕美的畫卷,面對淺水、遠林、山影,人們通常沒有抵擋的能力,即便還是雲未完全散開的清晨,金黃的楊樹林映襯在河水裡面的景像還是讓我欣喜。而我們返回的那個下午,藍天白雲、日光漫漫,那裡的景色便讓我發狂了。彩色的小木屋、金色的樹林、清澈的河水、一朵朵綠色浮草圈、倒影、水光、漣漪,所有的一切,居然就在我沒有想到的拉薩。即便類似的景色見過無數,我還是在這裡奔跑大叫“好美啊!”,戀戀不肯離去。那個下午,不知道我們三個女孩在這裡拍了多少張照片。
尼洋河是去林芝路上一直同行的河流,也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水路入口。它從清澈淺顯到湍急奔流再到寬闊平坦,我們一路觀賞著不同的河谷風光。河流淺淺、草灘碧綠、牛羊成群、馬兒放飛,如果不是有近在咫尺的大山牆壁,會以為在內蒙古草原上;河道變窄、河水彙集,中流砥柱那樣巨大的岩石經受著湍急水流的衝擊而依然屹立,河水變得如翠如玉,路邊通向對岸的吊橋是當地人的重要通道;臨近八一,水流速度放慢,河道衝刷出大片的良田,寬闊的河谷風光便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它變得更美的是藍天、雲朵和倒影。都說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應該說的是這一段。
這所有的風光,在川西、在雲南都見過,卻還是在見到的時候興奮不已,喜悅難捺。美好,再多也不嫌多。
而一路之上,我最向往的還是兩路山坡上滿山遍野杜鵑盛開的景像。可惜不是季節,只好給318國道的路碑拍照過癮。
自從國家地理那期介紹了318景觀大道之後,有多少人因向往而成行呢?
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啊,在那之後深植我的腦海,快變成夢想了。
南迦巴瓦,則在抵達大山埡口的時候突然映入眼簾,那一排雪山,在松林之外、遠山之巔,像張風景畫貼在那裡,清晰得不像是真的。車沒停穩,我就大叫著衝下去了,南迦巴瓦啊!!那個和墨脫緊緊相連曾經讓我十分渴望的地方。勁那時候很長時間的簽名就是“想去西藏想去墨脫 想去看南迦巴瓦的雪”,哈!我先看到了,爽!
那時候完全沒有高反,又叫又鬧,激動萬分!後來在尼泊爾看了那麼多著名的雪山包括珠峰的日落,都沒有這麼激動。
那個午後,我們揮霍著旅行中沒有的時間,在魯郎林海的上空對著南迦巴瓦享受陽光。
雪山、靚水,總是給人美感,而納木措結合了這兩個裡面的精華。
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擋在天湖的南側,晴空下一排青色的山體與深藍的湖水連成整體,白雪覆蓋著頂峰,連綿向天際。
如果西藏沒有藍天、如果藍天下沒有湖水、如果湖邊沒有山峰、如果山上沒有彩色的經幡、如果經幡下沒有瑪尼石堆,那麼西藏就不是西藏了。藏域高原的吸引力,除了神秘的藏傳佛教和寺廟,這些獨特天然的美景更對人們散播著致命的誘惑,更別提還有高原轉山極度自虐後的幸福。
繞湖而行,希望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不用停。
在拉薩,我沒有認真地逛過八廓街,也沒有進去大昭寺、羅布林卡,更沒有去經典位置拍布達拉宮,一切都在隨意中安排,徹底地把西藏之旅交給心情和臨時起意。
西藏,我來過了,簡單隨意地走過,似乎也就滿足了。西藏,應該是一生中不只來一次的地方,而我,竟然不想再去了。
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