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日子不如在美國好過,蓋日本人懂英語的實在太少。和美國人溝通最多反復講兩遍、或者換個說法,很快能互相了解;和日本人就難了,連說帶比劃恐怕都不行,動不動要出動文房四寶連說帶寫,如果碰巧出現兩個漢字的話,那大致才能猜出一星半點意思,也就感謝不迭了。不過日本人的認真態度令人嘆服,有人就為了准備第二天和我們的會議,查了很久的和英詞典,又一一記錄在本子上,隔天就辛苦的逐字逐句念出,據說她半夜睡覺嘴裡都在嘀咕著英語。工作時間,也會看到有的人面前放了一本詞典,對著Email做參祥。我只是奇怪日本人怎麼不用金山詞霸之類的冬冬。
看電視也是件痛苦的事,在晚上沒有別的消遣,只有盯著旅館的電視發呆。可以想見,看圖識字返祖到了電視上面。不過連蒙帶猜,再碰巧看到幾個漢字,大致意思也能了解上百分之二三十。
日本電視裡最多的節目,一是棒球,二是吃,三是導購。這一陣好像正逢日本棒球在國際上春風得意,於是不同的電視台搶著似的播放棒球節目,令我換頻道時厭煩無比。還有就是一撥人在日本到處逛,看到什麼拉面館料理店就進去,一個一個菜的品嘗,然後“哦一洗”“哦一洗”的亂叫。讓人不爽的是節目裡連這群饕餮的吃相都要來個大特寫,很倒胃口。就好像世上沒有幾個人的睡相好看,“海棠春睡”只是少數,吃相更是難看的居多,可是日本人就是盯著本來就長得不大像樣的家伙的大嘴巴拍個不停。
新聞也許是除了上網之外,了解中國、日本和世界的唯一方法了。於是,在這個月,知道了東京灣發生撞船事故:500噸的日本小輪船從側面撞沉了6000噸的馬來西亞貨船;JR(Japanese Railway)列車出軌;建築商偷工減料使樓房達不到標准抗震強度的醜聞揭露,居民紛紛搬出;著名的反華人物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表講話;看到了中日東海油氣田爭端進展;見到胡老大訪問米國,大統領不死缺乏教養粗魯無禮;遺憾的欣賞著日韓獨島問題差點擦槍走火,日本懸崖勒馬;最後見識到了日本還念念不忘去年的4/16上海反日大游行,搞了一周年紀念。現在日本還為了賠償問題耿耿於懷:日本人漫天要價,所有人工和材料都以日本市場價格計算,開出幾千萬日元合百多萬人民幣一家鋪子的價錢;上海堅持就地取材,當地論價,給了區區七萬做交待,讓前者極為不爽。於是日本人就在新聞裡時時宣揚中日關系緊張,居心叵測的是,下一條新聞就是海關走私統計,聲稱中國方面的走私占全部的百分之四十三,欲給日本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司馬昭之心,非日本人皆知。
日本電影的老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電視裡放的還是在中國出現N年的《駭客帝國》、《終結者》、《偷天陷井》、高麗棒子的《大腸精》,還有發了霉的《恐龍特級克塞》號。章子儀還偶爾在插播的廣告裡露個臉。不由得贊嘆盜版產業真是好,令廣大中國人走在比日本人更先進的文化浪潮前端,真正實現了三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