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過張家界的盛名了,來看看,也是應該的。我屬於行動派,所以,今天,我就是在張家界的郵電國際寫下我到張家界後的第一篇文字。來這兒之前,確實對張家界沒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知道是個國家森林公園,是很漂亮的一個地方;看過那些照片,知道應該是個多山的地方。僅此而已!早上火車晚點,酒店的車多等了一個小時。而我們到了酒店之後,他們磨蹭了一會,吃完中飯可以出發已經是11點左右了。天氣有點不好,陰天、多雲,又有點雨星,祈禱著天氣會晴朗些。在火車站時買了張地圖,結果到酒店,發現房間還有張免費的地圖。我們按照地圖上,先走最近的森林公園部分。森林公園中有金鞭溪和黃石寨,當時我們不知道兩條線路是分開的,必須走回頭路,就先走了金鞭溪。詳細的景點地圖上都有說,這是我很喜歡張家界地圖的原因,詳細、准確。走到“千裡相會”那兒時,產生了分歧。其時,下午3點半,他們盤算了一下,認為回來的時候天肯定黑了。不是有句話說“天黑山路不好走嘛”,但是我覺得,既然來了,就多走走看看吧。於是就“分道揚鑣”。我一個人,走向了袁家界。當一個人走向上的山路的時候,感覺很累呢。提著小小的錄影機,走著。還看到了猴子,很大個的哦~行走在山路間,偶爾有人經過。然而在上了山頂的時候,看到那美景,心情突然開朗了,而且倦意也消去大半。在大自然間,人與人的交流簡單了很多,不認識的也可以自然地搭話,或者就微笑、點頭。從“千裡相會”走向“袁家界”,是另一條線路了。看了“迷魂台”,走到“天下第一橋”那兒。一路的景色很美,值得40分鐘的爬山路程,不過當一個人處在大山中時,還真有些怕意呢。從“天下第一橋”走過,到“苗家寨”,然後坐環保公車去坐百龍天梯。326米的電梯,哈哈,即使56元也要去體驗一下。感覺不錯哦~可惜的是,沒帶相機存儲卡,只拍了Video,就是不知道怎麼傳上來共享一下。從電梯上下來,已經沒有公車可以回到“湘電國際”了。坐了環保公車到武陵源景區門口,再打車回酒店。還有力氣吃飯哦~在外面的大排檔裡吃了炒面,雖然味道不怎麼樣,總算緩了緩山間的寒氣。這天過的很開心,看到了這麼美的風景,而且我發現,張家界的人也挺好的。我自得,我去了袁家界。這裡的空氣很好,我覺得我是適合在大自然中的,用一個詞“神清氣爽”!還有個好處,就是來的時間挺合適的,不是假日、不是周末,還有,剛過了十一,大伙都在休息呢。所以,景區不顯擁擠。在張家界的第二天(11月2日),我們從酒店出發,租了個車到武陵源景區門口,因為如果坐公車需要轉車,太麻煩了。進入景區後,先搭個環保公車到天子山纜車站。在纜車上可以看下去,風景盡現,而且纜車的速度不慢哦,可以說是我坐過最快的了。
下了纜車,被沿途的美景耽擱了很久呢。午餐很簡單,在環保公車站買了煎土豆、獼猴桃、板栗和白開水。在賀龍公園的小圓桌上,享受著陽光,不算美食的美食——對於飢餓中的人來說,能讓肚子體味到飽的滋味的,就該算是美食了。
沒有轉賀龍公園,直接走向了御筆峰那邊。然後沿著山路走向大觀台方向,不過也沒有上大觀台,聽回來的人說,做那塊“向前20米”標牌的人肯定不知道米數是什麼,200米都不止呢。“風景固可看,雙腿價更高”啊!對於這個可能是險峰垂直距離20米的大觀台,我們還是選擇了遺憾終生。
在到“十裡畫廊”的路上,慢慢走下山,之所以慢,還是美景犯的錯。走到“十裡畫廊”的時候,天色已略顯黑意。有個觀光電車可以帶著到門口,不過我們還是邊走邊看地到了景區門口。每個人節約了23元哦。
從這個景點到森林公園沒有直接的車,還是坐著環保公車到了武陵源景區門口,在那兒吃了晚飯。然後打車回“湘電國際”。
差不多是爬了整整八個小時的山呢,佩服自己!
游完張家界,對再次去游張家界有了個大體思路:
1,如果住森林公園附近的:
第一天,先看黃龍寨,再去金鞭溪,按照精品線路走完全路程。
第二天,再從武陵源開始,按照地圖的景點路線走。然後再坐觀光電梯,去看袁家界。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沿著金鞭溪的線路走回森林公園。這樣的話,這天該起個大早。
2,如果趕時間的話,最好還是住武陵源,因為武陵源的交通方便些。
第一天,還是先去黃龍寨,再看金鞭溪,然後走到袁家界,看完袁家界,再坐百步天龍電梯、轉環保公車到武陵源景區門口。
第二天,去看看天子山,還是返回武陵源景區門口,再前往寶峰湖。
第三天,看黃龍洞、大峽谷。
這次我們沒有去黃龍洞,因為溶洞看過太多了,大同小異;沒有去大峽谷,其實是想去的,不過同行的人多了,動作慢了,時間就耽擱了,沒去成。留著下次再去吧!
風景如畫,恍若置身於天堂,是我這兩天最大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