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之旅--齊齊哈爾(十二)

作者: glider

導讀大慶展覽館 位於大慶市中心七路86號,於1962年建成使用,1974年重建。 總面積達634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為4000余平方米,有《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展覽》、 《鐵人王進喜英雄事跡陳列展覽》、《中國石油發展史展覽》等百余個展覽,以油城、 油田為主體而展開,體現了一部中國石油研究、開采、發展的奮鬥歷史。 展覽館以其先進而獨特,富有愛國熱情的展覽吸引著廣 ...

大慶展覽館

位於大慶市中心七路86號,於1962年建成使用,1974年重建。

總面積達634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為4000余平方米,有《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展覽》、

《鐵人王進喜英雄事跡陳列展覽》、《中國石油發展史展覽》等百余個展覽,以油城、

油田為主體而展開,體現了一部中國石油研究、開采、發展的奮鬥歷史。

展覽館以其先進而獨特,富有愛國熱情的展覽吸引著廣大游人,曾5次赴北京展覽,7次

赴廣州參加廣州會,此外還派人參加美國、前蘇聯等國的冰雕展覽,曾獲國際獎3項,國

家獎4項。

游覽大慶展覽館,游者不僅可以感受中國石油發展的艱苦奮鬥歷程,也會對油城大慶的

過去和現在有個整體性的了解,從中感受到“人定勝天”的豪邁之氣。

為了摘掉中國“貧油國”的帽子,松遼石油勘探所於1959年提出鑽出石油,向國慶十周

年獻禮。於1959年9月29日大慶市大同區高台子鄉東勝村的松基三號井鑽出原油,極大的

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為中國石油勘探鑽井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在這一喜訊的號

召和鼓勵下,懷著創業精神和奮鬥精神的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夜以繼日的工作,成

天泥水、汗水而不叫苦叫累。在各種艱難危險的時刻,王進喜都會出現排憂解難,於19

60年3月在大慶打出第一口油井,又稱“鐵人井”,油田工地上都把這位一心為公,舍已

忘私,不知疲倦工作的人稱作“鐵人”,黨和國家也給其予以崇高的評價,自此獲得鐵

人王進喜的稱號,其打出的油井稱作“鐵人井”,作為一種精神的像征,人們紛紛來紀

念、敬仰它。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