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周1)住西安
乾陵、法門寺
9月3日,早7點出門,在火車站西廣場昨天坐游5的地方,坐游2公交去乾陵和法門寺(據說不能晚,8點半以後就沒車去了),2個多小時到乾陵,乾陵門票半價14元,請了一位美女導游20元,門外很多賣蘋果的,據同車的說很甜,我怕再拉肚子,不敢買。乾陵是武則天和高宗皇帝的合葬幕,墓道兩邊是兩排穿文官服飾手中拿劍的石翁仲,還有一些殘破的石馬,高高的墓階上是一對石碑,左邊的是高宗的功德碑,右邊是則天皇帝的無字碑。無論是則天皇帝遺言功過後人評說而無字,還是後代唐君拿不准要怎麼定位這位母後?先皇?而不提字,這塊碑就和它那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主人一樣傲然地屹立在渭水之濱青山之上!據說整座合葬陵墓建在山腹中,建成後用巨石填埋,還用鋼水灌注縫隙處,所以陵墓和山渾然一體,想開墓除非把山炸了,當然,炸後也許什麼都不存在了。
乾陵到法門寺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下車後先在門口隨便吃了點中餐,據老板娘說這附近的人基本都信佛,經常免費輪流為寺廟打掃清潔,所以本地人進寺廟是不用收費的。法門寺門票軍人免費,在珍寶館請了一個導游45元,館內那些金銀法器和供奉的制作工藝比陝博內展出的皇宮珍品有過而無不及,尤愛那幾件秘色瓷,色彩潤到如脂似玉,乍一看去猶如盛著小半碗似水似油的液體。看著寶帳上那密密麻麻的供奉清單,我由衷感嘆:唐朝,真是一個虔誠向佛的朝代啊!法門寺導游30元,下到地宮看了佛指影骨舍利,真身舍利據說在陝博收藏,當地准備建一個更高的舍利塔來供奉……。
9月4日(周2)
住敦煌
上午漢陽陵博物館(早7:20到北大街西新街路口游4,西華門站)、鐘樓、鼓樓,晚飛敦煌
9月4日,今天天氣變冷了,一直以來的好運氣也開始變背了,306路車居然等了近30分鐘才來,到達西華門站的時候已經7點55了。我在凄風冷雨中從7點55等到9點23,中間有好幾次都想包車去陽陵,但是,可能因為雨天生意好,所以,沒有的士願意去。就在我很想放棄的時候,總算瞄到了游4的芳蹤,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啊T-T!陽陵是漢景帝和皇後的合葬墓,這裡的文物以陶俑為主,有文靜秀麗的宮女俑,也有彪悍的西域女騎兵俑,還有可愛到爆的豬俑狗俑羊俑等等。因為還沒有發掘主墓室,所以文物館的藏品或許沒有其他館藏精美,但那大得出奇的地宮絕對對得起我3小時的等待時間!那是一座以純現代科技材料完美保存古代藝術的玻璃宮殿,去年剛建成,雖然發掘的只是一部分陪葬坑,但那種身處10多米的高空通過完全透明的玻璃俯瞰腳下幾百平方米出土文物的現場感是國內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很像《英雄》電影裡男女主角在秦陵裡飄飛的感覺。陪葬坑按照皇宮的建制修建,有宮女俑坑,有織造坑,有宦官俑坑,有御廚坑,有冷宮,有食物……俯視這些龐大的坑道,我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無論皇位爭奪裡有多殘酷的明爭暗鬥和血腥黑暗,還有那麼多的人樂此不疲——因為皇權!在那個時代裡這是一種絕對的、支配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強大力量。
下午3點回到旅社,休息了一會兒後,下樓吃飯,5點退房,坐大巴去機場,晚上7點准時從西安飛往敦煌,飛機一直向西追著太陽的最後一縷光線直到光線消失,飛機上坐我旁邊的是一位回烏魯木齊的大叔,從他那裡了解了不少新疆的資訊,聊天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到敦煌已經晚上10點多了,因為明天報了敦煌中國旅行社參團游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所以旅行社的王小姐已經幫我定好了佛光大酒店(130元/天),並讓一位李師傅開車來機場接我,酒店定好的房間是大床房,很安靜,一夜好眠無話。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一)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三)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敦煌篇一)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敦煌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三)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一)

(鐘樓)

(無字碑)

(法門寺秘色瓷)

(陽陵動物俑)

(陽陵侍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