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川西高原游(4)-一路順流到丹巴

作者: jameschow

導讀轉眼我們出門已經到了第4天了,這天的行程是上午游雙橋溝,下午開車去丹巴,因為前一天唐師傅領教了我們玩起來不管時間的能力(我們在長坪溝足足玩了9個小時),還因為下午要趕路,我們起得比較早,8點剛過就出發了。從日隆鎮上到雙橋溝差不多10幾分鐘的車程,一路下行,這也是這一整天的行進趨勢,景區門口的海拔2800米,比鎮上低了有近400米。雙橋溝也是整個四 ...

轉眼我們出門已經到了第4天了,這天的行程是上午游雙橋溝,下午開車去丹巴,因為前一天唐師傅領教了我們玩起來不管時間的能力(我們在長坪溝足足玩了9個小時),還因為下午要趕路,我們起得比較早,8點剛過就出發了。從日隆鎮上到雙橋溝差不多10幾分鐘的車程,一路下行,這也是這一整天的行進趨勢,景區門口的海拔2800米,比鎮上低了有近400米。雙橋溝也是整個四姑娘山風景區開發最完善的一個景區,不過也是唯一一條看不到四姑娘山的溝,門票80,游覽時采用類似九寨溝的擺渡觀光車的模式,設5個固定停車景點,票價70元。買票時兩樣都要買(溝長30多公裡,一般人要徒步是沒什麼希望的),送一張地圖和VCD,唉,要是前一天在長坪溝就有地圖,說不定我們玩起來會更有趣一點。觀光車先一路上行送我們到終點,一路上高度從2800米升到3800米,回來時每站一停,當然也可以中途招手上車,但不能保證有座位。導游小姐漂亮而甜美,進溝的路上滔滔不絕的講解,只是因為車不停,而且速度不慢,很多沿路的景點都沒看到,即使看到了也沒法拍出好照片,有點可惜。 近期我將在Blog上陸續更新此次川西行的游記,速度快於攜程上的,而且包含大量此行的照片歡迎訪問 http://***/jameschow終點的地名叫紅杉林,那裡長著大片的高原紅杉樹,在藍天白雲雪山的映襯下格外美麗,其中有一座雪山上有一個面積約1個足球場大小的冰川,但因為角度問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個截面,從山的形狀看,很有可能是我們前一天在長坪溝看到的那片冰川,只是沒能得到求證。雙橋溝最大的特點就是視線開闊,可以看到很遠的山,給人的感覺是壯美又不失秀麗,與長坪溝大部分時間在樹林中穿行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就是能夠看到從海拔5000多米(當然上不去,仰望而已)到3000米左右不同的植被變化和牧場放養的牛羊。坐車返回到第二個停車點布達拉峰,因為形似布達拉宮而得名,照例拍照,但背光,效果極差。看到下一個小景點牛棚子只有800米遠,我們決定走下去,於是跟觀光車的導游商量一下留幾個空位到下面接我們(那天已是6號,景區裡面人不算多,但因為游客們都差不多時間進的溝,玩的時間也差不多,車子基本上能保證10幾分鐘就坐滿出發,不預先說好我們中途在非停車點上車是沒座位的)。牛棚子是一個小牧場,沒多大意思,不過能夠自己走走的感覺也是不錯的。從第三個固定停車點下去,可以選擇沿著棧道和小溪走到第四個停車點,也可以坐著小筏子悠閑的漂流下去,當然也可以坐車,我們選擇了走。前面說過了,雙橋溝的特點就是開闊,這段路雖說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但是四周是高山,沿著小溪從草甸子走到小樹林,心情還是很舒暢的,在草甸子上還看到了“真正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和一大群剛出欄的犛牛。不過走長了還是有點累,雖然地圖指示這一段才3公裡多一點,但是因為小道繞來繞去的,估計不止,於是中途攔車,到了下一個景點盆景灘。盆景灘的主景是一片長在沼澤灘中的枯死的古樹,和長坪溝的枯樹灘類似,只是面積更大,背景則是遠處的高山,少不了一陣猛拍,為此錯過了一班車(似乎司機有點過分,此時我們有一個人走散了,先下去了,剩下5個人裡面一家3口拍照比較少,先上了這趟車,我和另一個同事本來不想趕了,結果拍完照看到車還停著,就想跑過去,我大概跑了二三十米,車居然開了,任我招手也不理我,鄙視!停下來馬上感到胸悶氣短,到底還是高原,同事在我後面,比我跑的路多一點,據說停下來的瞬間頭疼耳鳴,眼前一黑,好在很快就恢復了,顯然是短時嚴重缺氧了)。下面一段不多說了,出景區已過12點,比預計的時間晚了近1個小時,唐師傅見了我們直苦笑,感嘆我們能玩。原來准備到小金縣城吃午餐的,但是因為有些晚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反正不能在景區附近吃,不想被宰。GL8開出去沒多久就是到夾金山去的岔道了,在翻越巴朗山的公路封閉修路的時候走夾金山也是從成都到四姑娘山的一種方式,另一種就是從更北面的馬爾康繞個更大圈子經過小金縣城到日隆,反正我們是免去了繞路的麻煩了,幸運。再往前到了達維鎮,長征途中紅軍的兩支部隊曾在這裡會師,鎮口的大河邊有一座紀念碑。這條河從日隆就一路向下,我們走的公路就是沿著河修的,前一天長坪溝見到的小溪也在日隆彙入這條河,河水清澈見底,甚至就算岸邊修路揚起的塵沙也沒能弄髒河水,想必這條河應該都是高原雪山上的溪流彙聚而成的,這條河伴我們走了整個下午,直到丹巴縣城,也正是到了丹巴,我們才在地圖上知道這條河就是著名的小金川。達維鎮其實也就是沿線省道上一個路過的小鎮而已,因為肚子已經餓了,所以我們停下來吃飯。有時不得不佩服我們的運氣,路上很多大大小小的飯店,我們無意中偏偏選了達維鎮司法機關所在地的一家飯店,其實也就是政府機關的餐廳,還在黃金周呢,沒人上班,生意一般,本來已經吃了2天景區附近酒店餐廳很一般伙食的我們對這頓中飯也沒抱多大的希望,但想不到那裡絕對是價廉物美,幾乎是一路上最好的一頓便餐了,滿滿一桌菜才花了130多塊錢,合算!午飯後再次出發,到小金縣城已是2點多了,聽說小金的蘋果很有名,於是我們下車買了一箱,單買的話是1塊錢一斤,我們整箱的沒稱分量,估計有16、7斤的樣子,12塊錢,這箱蘋果也成了我們後面旅程中的主要零食,基本上每人每天兩個以上,一路吃到回成都的路上,小金蘋果的個頭不大,味道還真不錯。從小金到丹巴並不算遠,大概100公裡吧,路況不錯,基本沒有顛簸,而且沿著小金川順流而下,坐在車裡慵懶地看著窗外的景色,很愜意。那天正好是F1上海站的排位賽,不在家中無法觀看,原想手機上網看新聞的,無奈路上GPRS信號不穩定,只能發短信問同事了。路上經過一個小峽口,小金川的河道在此陡然變窄,而且落差很大,形成了一道水勢很急的瀑布,據司機唐師傅說這裡不久前塌方過,現在的水勢已經弱了,此前這裡可以跟雲南的虎跳峽媲美,美景果然還是在路上啊。路上發現我在訂路線的時候出了一個小失誤,沒注意到旅行社在行程中沒安排甲居藏寨這個景點,司機自然根據行程走,經過去藏寨的岔口看也沒看就徑直前進了,想想算了,本來一車人對人文景觀的興趣就不如自然風光大,少去一個地方也無所謂,盡管繞過去其實也不遠,至少旅行社不會因此加收車費。丹巴是個小縣城,小金川在此彙入大渡河,而大渡河本身也是從丹巴開始才改稱大渡河的,在小金川彙入前的幾公裡處由另兩條河交彙而成,河水顯然比小金川要髒一些。車到丹巴是下午4點,到酒店放好行李就直奔丹巴著名的碉樓群,成片的碉樓在古代用作存儲糧食和戰時瞭望,其建築工藝堪稱奇跡,因為相當於10幾層樓高的建築沒有地基而能保持幾百年屹立不倒。在丹巴我們住在假日酒店,緊挨著大渡河,雖然已屬於當地較大的酒店了,但就規模和設備而言最多也就是屬於獨衛招待所級別,比前兩天在日隆稍好的是24小時供應熱水(日隆和之後去的海螺溝磨西都是20點以後才有熱水)和電視頻道稍多(就是設備差了點,服務員搞了半天才弄出圖像來),其他實在不敢恭維。吃的方面我們偷懶,還是在酒店用餐,比起日隆來說價格便宜了不少,口味也僅屬一般而已。晚上睡得不錯,就是大渡河的水聲有點吵,還能忍受吧。到了丹巴後還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就是發現不小心把旅游合同拉在日隆的酒店裡了,這下後幾天的行程沒有書面的東西保障了,有些擔心,馬上打電話回家問了行程(家裡倒是留了一張復印的行程表),好在後面也沒什麼糾紛,只當是一場插曲,不過建議向我們這樣單獨組團的以後出門一定要把合同和行程表分開放,而且最好帶上多份行程表,免得麻煩。文章引用自: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