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行--西湖啊西湖

作者: 叮叮走天下

導讀如果你單獨去欣賞柳樹,或者單獨欣賞湖水,總會覺得差點什麼。但是,如果把柳樹和西湖結合起來,加上荷葉的點綴,那一定會有別樣的風情。九月的西湖,已經沒有荷花竟相開放的熱鬧景像,只有擺動的柳枝在告訴你這個九月的西湖是我們的季節。有的時候一直在想,西湖不就是個湖嘛,湖見多了。為什麼它卻那麼特別,與眾不同的有的詫異,卻又很難一兩句話可以加以 ...

如果你單獨去欣賞柳樹,或者單獨欣賞湖水,總會覺得差點什麼。但是,如果把柳樹和西湖結合起來,加上荷葉的點綴,那一定會有別樣的風情。九月的西湖,已經沒有荷花竟相開放的熱鬧景像,只有擺動的柳枝在告訴你這個九月的西湖是我們的季節。有的時候一直在想,西湖不就是個湖嘛,湖見多了。為什麼它卻那麼特別,與眾不同的有的詫異,卻又很難一兩句話可以加以形容。它沒有無錫太湖那如海般的遼闊,有的只是可以望到盡頭但是湖水碧綠的像一種磁力將你的視線深深吸引。它也是城市中的一個湖,卻沒有南昌像湖只能遠遠觀望那樣不近人情。走在西湖的岸邊,湖水與你近的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樣,什麼叫真正的貼近自然?貼近西湖?這個“貼”字形容的太有殺傷力和震撼力了。上帝實在是大方大量,換著是我,絕對不會把這個珍寶賜予杭州人民。杭州人民除了感謝上帝外,更多的是享受上帝賜予的恩惠,盡情地在西湖上揮灑著自己的閑情雅致。或者自娛自樂,組建一個老年樂隊,依湖搭台,歌舞升平。或者成群結對地圍湖而坐,聊著,磕著瓜子,品著龍井,神仙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但是,如此和諧的畫面,還是忍不住要提提那不和諧的一幕:我剛下火車的時候,排隊在等公交車,有一些人分別站在車門的兩旁,按照一般的邏輯,他們應該是不想要位子的。可當車來的時候,他們一哄而上,留著後面排隊人們的一陣罵聲。斷橋,熟悉它是因為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有點我可以肯定,當時他們在此相會的時候絕對不像上圖那樣人多如米。古時候,人們過橋是僅僅是把它當路,而今的我們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游客”或者“驢友”。前一個晚上,我也經過斷橋,白天再來一看,確實有點嚇到。雖然知道斷橋和斷本與關聯,但這架勢,還真當心會被我們踩斷。不過,今天的人多,多的還很統一,統一穿著白色上衣,仔細看才知道,他們是來參加一個“中日邦交正常化西湖徒步行”活動。有的是中國人,有的是日本人,但是貌似兩國長相都一樣,沒什麼區別,很難辨認。聽著兩國人都在用彼此國家的語言艱難地說著,感受著中日的交融,西湖與柳樹的交融,下著雨,真是太完美了。還沒到達杭州之前查了天氣預報,知道杭州會下雨有點不爽。到了西湖,下了雨,才知道原來雨中的西湖比往日的西湖更加溫柔,細細的雨,打濕了小路,換著是在其他地方,一定不爽至極。但是在西湖,看著人們走著走著就把扇放起來。走在西湖上,淋著小雨,涼涼的,沒有那麼多太復雜的因素。可以說,是這小雨讓西湖變的更加單純。而我們這些走在西湖上的人,就只能做一回單純的自己了。有朋友告訴我,雨夜的西湖更家迷人,可惜這是沒有感受到。下次有機會,一定不會放過。西湖有十景,關是名字就很難記全,就更別說要完全地把他們收進眼底了。更何況,受到時間和空間還有運氣的限制,能看全十景的人只能用執著和幸運來形容容。斷橋殘雪要冬天下血的時候可以看的到,蘇堤春效只有等到春來時節才有目睹,雷峰夕照要是晴朗的黃昏才會出現,還有的什麼南屏晚鐘,據說只是一個招牌而已,貌似是為了湊其十個吧。十景中,曲院風荷不能不提,這裡是讓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小雨的配合,這裡幽靜的要命,湖裡一片綠的荷花,加上湖邊喝茶聊天的人們,關是看著就很舒心了。這裡的小橋數不勝數,左一個右一個,七轉八轉,方向感不強的人的肯定會迷路,我就是其中一個。但是,你並不會覺得恐慌,這裡的的景色實在是在迷人,足夠讓你忘記什麼叫害怕。小橋底下,清澈見底的湖水。而且,只要有湖水的地方,肯定能看到魚,或多或少。讓你不自覺的感嘆著生命與自然的結合是如此的完美。在建造這個景點時,當地人也是花盡了心思,小道兩旁的木樁也變成了蓮花的樣子,不遠處,正在排練天鵝什麼東東的一群人正在揮動天鵝的翅膀,聽著老大的節奏,翩翩起舞。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