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13:00左右我們回到了Nafplio,稍視修正,女士們針對暴露在外的皮膚瘋狂的塗抹起防曬霜,我一早預料到早晚要被暴曬的悲慘命運,索性破罐子破摔,趁有時間照例采購了明信片(一路上一般都是0.3歐),貼上郵票(小店購買,0.65歐),此時郵局已經午休,但好在走遍希腊全境,大街小巷四處都是郵筒,將明信片寫好扔進郵筒,14:25分,巴士來了,上車後巴士駛向下一個目的地埃皮扎夫羅斯(EPIDAURUS)(2.5歐/人)。
埃皮扎夫羅斯在古希腊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城邦,以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廟而著名,古希腊人無疑是有福的,此地既有供治療身體上疾病所用的醫院,也有著以治療人的心靈為目的,古希腊全境最大的,能同時容納14000人觀看的露天大劇場。歷經2000年的風雨,而且也看不到有什麼修繕過的痕跡,只憑借著其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該劇場到現在仍然是每年八月至九月的以上演希腊古典劇本為主的希腊夏季戲劇節的中心,此地也最終於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15:00左右,我們下了車,大樹參天,人不是很多,離劇場還有一點距離,走不多遠遠遠就看到了它。
被山巒環抱的它,四周是參天的大樹,走近後看到那刻滿了斑駁的時間痕跡的大理石座位,從低到高階梯狀分布,望著那一排排優美的橢圓弧線(介紹裡寫到一共有55排),遠處是起伏的山脈,想像從希腊古典悲劇裡演員的一聲嘆息,似乎會穿越千年的時光向你召喚。古希腊人通過音樂和戲劇——也就是歡笑和淚水——來治療病人,真是令人擊節贊嘆。
中央的圓型樂池大概有30米寬,當我們走進時,已有三三兩兩的游客坐在座位上,一位中年女士正在樂池中心講解,我們也跟著坐了下來。
隨後又有不少旅行團的游客過來,我們從中了解到這位中年女士應該是某個團隊的導游,原因是後面有好幾位在樂池中心發表了類似的講解,所使用的道具也大致相同:硬幣,及紙張。
為了體驗最佳效果,我們逐步登向劇場最高一層的階梯座位,等到大家坐定,依次掏出剛購買的干糧開始午餐(巴士上一般都不允許吃東西),一邊聽導游的講解。
即使最保守估計,從我坐在最高層的座位到樂池中心,直線距離至少應該有一百米,但那位女士所說的每個字我都聽得很清楚,她一邊徐徐道來,一邊掏出硬幣從腰左右的位置往下扔,當金屬敲擊地面,清脆的聲音真可謂余音繞梁,最後索性撕起報紙來,“呲啦呲啦”的聲音直傳耳廓,令人驚嘆!我也終於明白什麼叫做“不插電”(unplugged)效果了。
導游一旦將紙張撕完,講解也基本告一段落。隨後各路游客紛紛上前表演,有獨唱,有合唱,還有分組詩朗誦。每個人表演後,所有人都禮貌的鼓掌執意,西方人天性活潑,即使是老年游客也對此興致勃勃,那天我就聽到一段只出現在歐美廣告裡才特有的特別深沉渾厚的男低音的朗誦。
旅游團來了又走,我們坐在最高處吃完了午餐,擺足了姿勢,該輪到我們表演了。
等我們走下了階梯,又等了幾撥人表演好,我、太太、小路、陳睿、JOYCE輕松而又沉穩的走向了樂池中央,大家手牽著手,GRACE坐在場邊負責錄像。
“一、二、三,開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
開始還有點緊張,聲音有點走調,劇場裡一開始也還有點雜音,但逐漸的靜了下來,游客們都友好地靜靜地看著我們演唱。
由於身在樂池,合唱時也不知道聲音效果究竟如何,回來上海看了錄像,聲音都不大,間或還有幾句跑調,但大家都很認真地唱。一曲終了,掌聲一片。
等拍好了合影,參觀了博物館,17:45分,大家慢慢地從劇場往停車點返回。
18:00應該有一部車,但是好像延遲了,我們坐在停車點旁的長凳上。太陽已臨近下山,大部分游客都開著車走了,TAXI也沒有,好在還有幾個貌似旅友的人也在等車。這時晚霞和夕陽一起在天邊交映,身邊樹影婆娑,晚風吹在身上,被曬熱了一天臂膀一陣的涼爽。18:15,回nafplio的巴士來了(2.5歐/人)。
沒走幾步,巴士就停在路邊的咖啡館邊,看似是司機的CAFÉ BREAK時間到了,再等了幾分鐘,巴士重新起步,19:05分回到了那個臨時的家。
後記:回到上海,我在google裡查到,根據最新的研究,劇場聲音傳播效果特別好的根本原因在於這些座位的排列角度和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正好可以過濾到頻率比較低的雜音,同時還能放大頻率較高的聲音,因此部分抵消了聲波的衰減,古希腊人究竟是如何掌握這種技術的,到現在還不得而知。 Nafplio的夜景 回到Nafplio已是華燈初上,明知道那座建立在山頂的威尼斯城堡已經關門了,由於遠遠的看到城堡門前還有一些紅綠色的小人影,我和陳睿、小路還是決定爬上至高點,拍下這座城鎮的全景。理想歸理想,面包也是要得,太太、GRACE和JOYCE決定去超市購買公共食品。
身背三腳架和長焦鏡頭,我們開始攀登號稱有999級台階的小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身邊只有下山沒見到同樣上山,跟在我和陳睿後面的小路逐漸失去了蹤影,久未經鍛煉的我憑借著一口氣和陳睿一起爬到了最高處,大門的確已關閉,最佳的觀景點無疑實在大門的另一端,我們只能在大門口努力的照了幾張全景照。
到了山頂,估計到我們所住的區域應該是屬於類似舊城區的概念,範圍不大,但依山傍海,確屬最佳位置,遠處燈火通明,一大片看似新城區的街道依次比鄰蔓延開來,最遠處已經繞到港灣的另一邊。
下山時居然路燈還沒有開,我的左膝蓋內開始隱隱作痛。走到半山腰,一個老外獨自一人與我們擦身而過,返身望著黑沉沉的山頭和那個逐漸消失的人影,我和陳睿互相對視,心頭頓起崇敬之意。
下山後和大部隊彙和,不一會兒小路也出現了,她走到半山腰就返回了。女士們在超市左右比較,權衡利弊,終於買回了此行最便宜的瓶裝水,6瓶1L的水,共計1.11歐,連當地人也同樣踊躍購買!
晚飯仍然在那個餐館吃的,此頓更加節省,面包是FREE,同樣點了豆子,羊肉,油煎小魚,茄子包肉等,還點了一瓶茴香酒(ONZO),居然才37.5歐,是此行正規晚餐中最省的一頓。雖說底兒朝天,但大家都表態說吃飽了。
茴香酒是希腊,乃至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地的特產,估計主要是受土耳其的影響居多,希腊各地traditional production店裡都有各種茴香酒,而且酒瓶造型各異,十分優美,甚至有做成雅典娜形狀的。
茴香酒的正確喝法是倒一小杯,然後再倒純水混合著喝,其口味酷似一味中成藥,復方甘草合劑是也!由於自小受喉炎困撓,曾經有幾個月時間專喝此藥,因此當我一聞到茴香酒的味道,我無法抑制住快要崩潰的感覺,“倒掉!”
吃飯的時候飯店裡掛了一個小電視機,裡面有一排排格式工整的文字,不時有本地模樣人過來看上幾眼,大家閑來無事猜測那究竟是什麼,彩票數字?新聞?我上前一看,雖然不太明白希腊文,但可以猜得七八成。足球比賽的比分。
明天就要離開nafplio了,吃晚飯了大伙興致很高,逛起了商店,我一直打算買一個大理石的頭像回去,但是店裡的商品材質大多為樹脂,做工也沒有什麼特別能上眼的,而且很貴,小小的一個都是幾十歐。吃飯前倒是在一家店裡看到一套圓桌騎士的模型,很是精致,等吃完飯想再去看時,已經關門落閘了。甚是遺憾。
還看到Columbia的專賣店,一件made in Vietnam的沙灘鞋要65歐!當然也有便宜的,小路團長從上海帶來了整套vichy的價目表,通過和當地的藥店進行對比,這邊的vichy貨色既多價格又便宜不少。自助行的樂趣所在! 今天就要告別nafplio了,昨晚晚飯時分JOYCE小姐忍不住問陳睿以後還會不會像當天那麼累,抱持“童叟無欺”職業道德的陳睿如實地告知她“今天可能是行程最輕松的一天”,大家開始祈禱第二天開始的內陸行一切順利。
在機場時,我們曾經在問訊處和旅游公司代辦點詢問車船時間表,漂亮而又熱情的小姐告訴我們,當天只能獲知後兩日的時間表,第三天的時間請次日來查。
一般來說希腊的火車和輪船的時間表相對固定,因此內陸游的方式通常是選擇以雅典為中心,當日出發去景點,中午或下午到達,游玩,再趕晚班的車會雅典,次日循環。由於陳睿設計了一條不走回頭路的線路,由Nafplio開始的奧林匹亞,德爾菲,喀蘭巴卡的行程他已分別准備了幾套方案,最終再依據當時當地的時刻表來進行選擇線路。一路上陳睿和小路團長不停的CHECK schedule和CONFIRM schedule,但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悲觀主義者陳睿起碼要准備兩套方案才放心,其次在售票點都喜歡與英語不太好的售票員來幾套傳統段子,大致是“請告知從甲地到乙地到丙地的時間、價格?”“那從甲地到丁地轉車再到庚地最後到丙地的時間、價格又是如何?”,最終一般都以售票員聳聳肩,用無辜或者憤怒的眼睛看著我們這幾個東方人幾眼後再也不搭理我們為結局,買回來的票也時不時要拿出來confirm一下;樂觀主義者小路則始終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紅心,做事有板有眼,遇事不慌,車子還剩下一分鐘就要開,她也能篤篤定定就地重新打包。
順便說一下,此行太太身兼財務重任,我則主要負責看行李!
看了nafplio最後一眼,8:30我們登上了去特裡波利(Tripolis)的巴士,10:00到達。根據LP上面的寫法tripolis巴士站應該是個雜貨店兼賣車票,但車站顯然蠻正規的,有候車室,售票點,還有兩條車道來分隔停靠不同方向的長途車。
下了車,根據情報12;00應該有一班去奧林匹亞的班車。照例由陳睿負責先買票,我們則把行李堆在站台上一邊歇著,不一會兒,陳睿向我們示意過去,大伙不知道有什麼事,趕忙迎了過去。
“售票員不相信我們有六個人要去奧林匹亞”
一行人擁進了售票室,陳睿和售票員又說了半天,才手拿六張12:00出發去奧林匹亞的車票回來,但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根據現在的時刻表,正常情況下只有一班18:00去奧林匹亞的車,售票員一開始不相信有六個中國人要去,你們進來以後,他說他會調一部12:00點的車,目的地是奧林匹亞,但奇怪的是,根據資料,從這裡到奧林匹亞兩個小時足夠了,但售票員說大概需要三個半小時”
等到12:00,車子准時過來,我們一行人上了車,車上旅客不多,除了我們,還有兩個韓國的女孩,一個修士和其他幾位。
山路彎彎,不時出現修建在山坡上的小村落,建築物大多漆成白色,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分別漂亮。稍大一點的村落大多有個中心廣場,最高的建築物基本也都是教堂。
車行進的很快,不時有旅客下車,快到兩點左右,其他乘客基本都下了車,我們開始嘀咕應該快到了吧。
幾近14:00,不知道在哪個站,突然湧上來一大群學生,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頓時把車廂都占滿。我們還沒搞清形勢,車子照舊在山路上奔行,時不時下去一兩個學生,猛然間,我們明白了。這部山區長途車可能是負責接送學生回家的兼職校車!那個售票員原來是調了一部校車來負責送我們去奧林匹亞,苦笑中。
剛才上來的顯然是一批放學的學生,由這輛車責將他們一一送到家。沒多久窗外出現似曾相識的景像,沒錯,車子在繞圈子送孩子回家。
臨近15:00,最後兩個小孩也下了車,這時一個老年乘客正要下車,但在車門口停下了,和司機說了一大段話以後又上來坐下,再開了15分鐘的山路,停靠在一個村落,老頭下了車,我們猜測到原本車子不到這個村子,肯定是老頭看到校車將每個孩子送到家後就強烈要求司機為他也提供這個服務,所以才軟磨硬泡地磨得司機為他開到家。
最終我們在16:15左右到達了奧林匹亞,停靠在一家“煙紙店”的門口,由於計劃明日一早要搭6:30去帕特雷(Patra)的車,我們左右張望又打聽了半天,也沒有看到車站模樣的地方。時候不早了,我們顧不得明日,背著行李趕緊去找落腳的旅館。
由於只需要過一晚,小路就在巴士上訂了當地的青年旅館,奧林匹亞鎮規模很小,只有一條大街,橫度裡也寬不過幾百米,完全就是個依靠奧林匹亞景區為生的旅游區鎮。
很快就找到了這家旅館,橫豎就是過一晚,訂得是簡陋的四人通鋪,女士們睡一間,我和陳睿睡另一間,我們這間到最後也沒有其他人睡進來,一晚的床位是11歐/人。
付了賬以後我們趕緊向奧林匹亞走去,走了幾百米,稍稍找了一會兒,就看到了路邊的標記,走過一座橋,游客逐漸多了起來,前方就是買票亭(9歐/人,學生證5歐)。
(奧林匹亞也是在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上海臨出發的那一天,太太特地去買了一件T恤,圖案是北京2008奧運會的標志。進了門,太太將T恤拿在手中,准備登場。
奧林匹亞遺址也不算很大,一個多小時就逛完了練習場,
希腊最老的神廟之一赫拉神殿,
身兼巴台農神廟藝術總監、古希腊最有名的建築師、伯裡克利的好朋友菲迪亞斯的工作室,
再走了一圈,前方就是競技場。各國選手們從這裡開始可以登場競技了。
中國選手在入場前首先在競技場入口拱形門處努力地拗了把造型,
為了表達對奧運會的發源地的崇敬之情,我和陳睿除了向JOYCE介紹了奧運會的歷史,還提議應該仿真模擬當時古代奧林匹亞選手入場。
“古代奧林匹亞選手當時是怎麼入場的”
“哦,其實他們當時是全身赤裸,且塗滿橄欖油”
選手們昂首挺胸地進入了競技場,眼前豁然開朗,競技場目測大概200多米長,寬約100米,四周順著山坡修葺的看台估計可以容許萬許人。在臨近入口處,有石灰石鋪設的起跑線,魚貫而入的各國選手不論男女,不論腳踏運動鞋還是高跟鞋,都興致勃勃在站在起跑線上,彎腰,奮力,起跑。
玩了一會兒,我開始環顧四周。臨來希腊的時候,有不少人恐嚇我說希腊都被大火燒得差不多了,去啥。我也知道那場大火主要的火場就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當時新聞裡也報道說離奧林匹亞最近只有100米了,一路上火燒的痕跡不太明顯,但是在競技場周圍的山坡上,還有不少燒焦的木頭橫七豎八,更令人驚訝的是,原本以為呈現出一片秋色的林木,仔細觀看才發現金黃色的樹林原來都是被煙熏火燎的。
出了競技場,探幽尋密的小路團長姍姍來遲,我拖住了她,太太拿出那件T恤,掏出簽字筆,大家圍繞北京奧運會標志依次簽字,落款是“20071003,18:00於奧林匹亞”,然後走到點燃聖火的宙斯神壇前合影留念。出去前又各自在赫拉神廟前手持T恤再拗了一把造型藝術。
奧林匹亞博物館裡的展品比先前兩個景點的博物館要精美得多,數量也很多,在精美的大理石雕塑面前,由於不能打閃光燈,我只能屏住呼吸,輕按快門,努力將一個個已屹立千年的矯健的身影保留到相機裡。
原本還想找尋顧拜旦的心髒,找了一圈一無所獲,臨近七點,我們走出了景區。
在當地的超市裡補充了食品干糧,當地人向我們推薦一家叫“安東尼奧”的餐館。走到小鎮最繁華的十字路口,飯店基本都集中在此,一路走了過去沒發現叫“安東尼奧”的店名,不一會兒就走出了小鎮,我們原路返回,小路再去問附近紀念品商店的老板娘,我們則坐在旁邊一家食客較多的飯店門口。
紀念品商店的老板娘聽到我們要找“安東尼奧”,順手就指向我們坐著的這家店,與此同時,這家店的女招待聽說我們在找“安東尼奧”,激動的告訴我們“我的名字是安東尼奧”,原來當地人推薦的是“安東尼奧”這家人開的飯店。
很豐盛的一頓飯,包括面包,1L的紅酒和七道菜在內,總共50.7歐。包括吃起來類似臭豆腐味道的當地奶酪片,烤雞,mix vegetable,肉圓,卷心菜包等等,味道也很不錯。
安東尼奧小姐很熱情,陳睿借機拖住她開始check明日的行程,首先請教的是車站究竟在哪,安東尼奧告訴我們巴士一般都停在blue sign下面,看到陳睿一臉迷惑,就拉住陳睿上了停靠在一邊的轎車,發動了油門,不一會兒車子就兜了一圈後停靠在門口,陳睿下車告訴我們,安東尼奧指得也是我們下車的地方,那間雜貨店對面,豎立著一個藍色小站牌,就是安東尼奧所說的“blue sign”。但是,與我們過來的司機說的一樣,安東尼奧同樣說,這邊發車只能到一個叫pirgos的地方,而不是我們想去的換乘地,希腊第三大城市帕特雷。
既然都是這麼說,我們也只能聽天由命,走到山前必有路,我們不再想明天的事情。大家又聊起了今天這輛校車的故事,聊起車上的小朋友尼可,聊起陳睿剛睡醒後面無表情的樣子,聊起我們在車上為了打發時間,胡亂猜測一對在路上互不搭理但又一同下車的男女小朋友,我們瞎猜測道也許他們之間的家族是世仇,最後我們認定這又是一對羅密歐與朱麗葉。
如果我們跟團游,可能永遠也不會碰上這麼一部校車。正因為我們選擇自助,才會在一路上領略了希腊歷歷風土、種種人情,親密地接觸了這片偉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