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武昌魚,是因為毛主席的“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初食武昌魚,就在此時。本來我就愛吃魚,這魚的味道還真不一般,魚香四溢,又鮮又嫩,細膩無刺,好吃。“武昌魚”名從何來?說來話長。早在三國時代,孫權建都武昌後,從建業遷了1000家居民,因這裡人少、水多、魚多,更利於百姓生活。而移民們思想心切,就有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民謠。以後,各個朝代都有不少文人雅士對武昌魚賦詩贊美。如宋代的王安石“迢迢建業水,中有武昌魚”,蘇東坡的“曉日照江面,游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食餌每遭烹。”蘆蒿炒腊肉,這東西真奇怪,有一種青草特殊的味道,嚼勁十足,配合蠟肉的鹹味還有辣味,美的真的沒話說。蘆蒿在南昌叫籬蒿,算是南昌的一道名菜,因為它生長在鄱陽湖,當地人很少吃,所以在南昌流行這樣一句話: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它和大閘蟹一樣,是有季節性的,一般是在冬天和春天的時候有。

蘆蒿炒腊肉

紅燒武昌魚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