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四)

作者: sandoy02

導讀9月15日(周6)住喀什喀什一日游,定去庫車的火車票。一早就到天南客運站買了19日中午1點去庫車的火車票,然後在開元賓館旁邊的溢香粥府吃了早點,這裡的粥品種非常齊全,有甜有鹹,每份都用小小的沙鍋煲,在這滿是川菜維餐的喀什來說味道清淡爽口,感覺很不錯的,我在喀什的早餐都是上這吃。昨天聯系好的喀之旅的李江江導游(手機:13579089577)10點來賓館接我,今 ...

9月15日(周6)住喀什喀什一日游,定去庫車的火車票。一早就到天南客運站買了19日中午1點去庫車的火車票,然後在開元賓館旁邊的溢香粥府吃了早點,這裡的粥品種非常齊全,有甜有鹹,每份都用小小的沙鍋煲,在這滿是川菜維餐的喀什來說味道清淡爽口,感覺很不錯的,我在喀什的早餐都是上這吃。昨天聯系好的喀之旅的李江江導游(手機:13579089577)10點來賓館接我,今天的行程很輕松,只有艾提尕爾清真寺和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是中國最大的清真寺,有小麥加之稱,很多沒能力去朝拜麥加的伊斯蘭教徒都是來這裡朝拜。非常幸運的是,我又攤上一位好導游,李導從鑲著喇叭的召喚塔到鋪滿鮮艷地毯,裝飾精美的清真寺內,除了給我們一一講解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樹一花,還詳細講解了很多伊斯蘭教的知識,因為他上大學的時候對這些知識很感興趣,所以專門花時間去研究過。他從朝拜講到禁忌,從敘尼派講到什葉派,從喀什講到中東,豐富的宗教知識濤濤不絕地從李導口中流瀉出來,讓我們很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而且我發現李導完全不介意別人蹭聽,人還很謙虛,真是很不錯的導游呢!出了清真寺已經中午了,因為李導認為到喀什不逛老城不算真正認識喀什,所以他帶我們走進了行程單上沒有的喀什老城。老城裡狹窄的街道,土夯的屋牆,破舊的門楣,嬉笑打鬧的維族孩童讓我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我想起了交河故城裡的人們也許也曾在這樣的街道中生活著,被歷史的塵煙湮滅的他們可能想到千年後的今天還有人保留著和他們相似的居所呢?因為行程中不包括午餐,所以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見後,李導把我們拉到維族人家裡吃自助餐。這家維族大巴依據說是80年代賣半導體發家的,現在在家裡接待一些游客,空間寬闊的庭院房間裝修精致,干淨整潔,雖然房外驕陽似火,房內沒開空調卻清涼宜人。午餐食物新鮮豐富,水果零食任吃,手抓飯和拌面味道都非常好,飯後還有他家的小古麗跳舞表演,有些團友到庭院裡和她一起跳,順便消消食^_^。看完表演,我們就在他家鋪滿地毯的房間裡鋪上枕頭卷上毛毯休息了2小時,下午4點太陽不那麼毒辣了才去香妃墓。今天的天特別藍,香妃墓的彩色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異常的鮮艷,這裡其實是香妃家族的麻扎,李導指著正中一個大館槨,從她的第1代祖先說起,不知不覺又講了1個多小時,香妃墓外還有一個小清真寺,不過裡面的裝飾和艾提尕爾清真寺一比顯得殘舊很多,那些木柱上的盤枝花紋很有滄桑的感覺。今天的行程裡包括了一個旅游商店,是買地毯和玉石的,這邊絲毯的手感真是非常好,和闐玉聽其他懂玉的游客說也比烏市便宜,不過我對這些沒愛,所以就欣賞了一下,沒買。9月16日(周7)住喀什(世紀賓館:130元/天)逛喀什周日大巴扎。遠方市場的牲口巴扎最值得一看,兩亞市場的大巴扎也很熱鬧。今早搬到能看老城的世紀賓館11樓,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上午老城。中午,在敦煌認識的安田過來和我會合,她還帶了一個在哈密認識的日本女孩稻田,稻田是在大阪學土耳其語的大四學生,完全不懂中文,就憑那口日本英語和手中的旅游手冊,已經在中國旅行了近兩個月,逛了不少中國城市,喀什是最後一站,真是猛驢啊!中午吃完飯後就去了遠方市場的牲口巴扎,據說這個巴扎只有周日才有。這裡是非常純粹的本地特色大巴扎,有滿市場待出售的牛羊驢馬,還有少量老鄉自己家種的蔬菜瓜果,有傳統的剃頭挑子、打鐵鋪,還有賣小刀韁繩、釘驢掌的,讓我們看得目不暇給,興奮非常。這裡的維族人都非常友善,雖然語言不是很通,但是看到我們拿出照相機拍他們的工作、拍他們待賣的牛羊甚至拍他們,都完全不介意,甚至非常配合地衝我們微笑。逛完牲口巴扎,我們坐公交車進城後又去逛了兩亞市場的大巴扎,這裡的巴扎按買賣的貨品種類分帽子巴扎,衣服巴扎、布匹巴扎、生活用品巴扎等等,雖然沒有牲口巴扎那種熱烈的氣氛,但因為商品多而便宜,所以來趕巴扎的本地人依然非常非常多。我們在帽子巴扎裡買了維族小花帽,也算到此一游的紀念品了^_^。晚上在昨天李導推薦的歐日大吃晚飯,這家維族餐廳裝修得很是富麗堂皇。比起後來不少等位的,好運的我們一去就找到座位了,我們要了大盤雞、烤肉和手抓飯,這裡食物味道還不錯,雖然烤肉味道一般,大盤雞的原料是洋雞還讓我們等了近1個小時,但手抓飯和酸奶都非常可口,用餐環境舒適。晚餐吃多了,我們三人經過喀什大橋走回賓館,覺得還是堵得厲害,於是繼續步行到人民廣場逛了幾圈……直到晚上11點多才回賓館。9月17日(周1)住塔縣(石頭城賓館:0998-3422600晚上定時開放熱水,標間加1床130元/間)包車兩天:喀什——喀拉庫勒湖——塔什庫爾干經過紅山、白沙山,下午到塔縣,參觀塔縣博物館,晚到石頭城。早上陳師傅准時來接我們,不過今天天氣開始變差了,從喀什到塔縣一路都是浮塵,看紅山和白沙山都像霧裡看花,一片朦朧。聽陳師傅說因為白沙山前的小湖處於風口,附近一年四季風都很大,所以水平如鏡的機會不多,我們趕上了,可惜沒碰上好天氣,白白浪費了看白沙山清晰倒影的好機會。一路上經過不少克裡特人居住的石頭小屋,他們中的一些人除了放牧外,就靠在路邊賣些旅游紀念品賺錢養家,生活得挺不容易的。到達喀拉庫勒湖的時候,雖然海拔已經比較高了,但是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九別峰還是雲霧繚繞,在浮塵的影響下顯得霧蒙蒙的,喀拉庫勒湖水面一片深藍灰色。湖邊風很涼爽,我們下車吃了自己帶來的馕、南瓜餅和陳師傅帶的水果(我們帶的水果都沒他帶的甜,所以……),說到這裡不得不稱贊陳師傅准備齊全,他連大家洗手的水都備上了。下午3點到達雪山環繞下干淨整潔的小縣城——塔什庫爾干縣,入住石頭城賓館,這是縣委招待所,環境相對其他旅館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這裡的房間要提前預定,因為我前天已經預定好了,今天想著到山裡肯定沒信號就一上午沒開手機,他們打電話確認房間的時候一直沒打通,所以差點就沒房間留給我們了,好在我們到得早,不然……>_<縣委的招待所就是牛啊!因為石頭城賓館司機住宿是要錢的(據說其他很多旅館是不要錢的),所以我加了50元讓賓館給陳師傅找地方住了。簡單梳洗了一下,說好陳師傅下午5點半帶我們去石頭城,我們就兵分三路,安田在賓館休息,我去塔縣博物館,稻田去逛街。塔縣博物館建得非常可愛,整棟建築的正中立柱上有一個巨大的塔吉克族氈帽造型。在這裡我看到了塔吉克人見面特有的禮節:男子和男子見面,雙手相握互吻手背;女子和女子見面,互吻臉頰和嘴唇;女子和男子見面,女子親吻男子手心。真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古世紀的歐洲禮儀呢!博物館門票15元,館內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塔吉克族的歷史、宗教和民風民俗,第二部分是塔什庫爾干地區的珍稀動植物和礦藏,第三部分是干屍,總的來說,館藏比較少(對於一個縣來說算很多了),但展出的都比較有特色。塔吉克人信奉伊斯蘭教,是國內唯一的什葉派穆斯林,曾經也信奉拜火教(我承認我這時候想起張無忌了>o<),認為自己是鷹的後代,所以塔縣的標志就是一只鷹。一號展廳裡的32寸液晶顯示器上播放著鷹舞,跳的人據說是正牌的鷹舞傳人,不但舞姿蒼勁優雅,很多鷹的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連長相眼神都很有一種鷹的犀利!這裡還有盤羊、黃羊、金雕等國家保護動物的標本,其中旱獺的樣子尤其憨態可掬,好運的話我明天應該就能看到了。干屍房在地下室裡,我去的時候剛好燈壞了幾盞,只剩一盞昏暗的燈在微微閃動,講解員問我敢不敢進去(敢情他怕我把這當鬼屋了),我告訴他我學醫的,對這個沒啥怕的,既然來了,就看完再走,裡面有一位女子和一個嬰兒的干屍,衣服毛發清晰,但個人感覺保存得或者說干屍長相(誤……囧)沒有新疆博物館好。回到賓館沒多久就到5點半了,陳師傅帶我們去一家川菜館吃了水煮冷水魚(80元/份,大概有3~4條),這種魚魚皮上的鱗非常細小,好像蛇皮,魚肉滑嫩,魚湯熬成奶白色,味道非常鮮美。飯後還去買了幾個明天要吃的馕,這裡的馕剛打出來,我趁熱掰了一塊來嘗,非常香脆!這是我在新疆吃過最香的馕!石頭城離賓館很近,車行大概5分鐘就到了,在一個可以遠眺石頭城的草場裡,我們看到了一汪奇特的泉水,只要人大聲喊叫或跺腳,泉眼裡就不斷冒出氣泡,越大動靜泉水氣泡就冒得越多。快日落的時候,我們走進了石頭城(門票16元),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政府統一西域後,這裡設有蔥嶺守捉所。而現在,城內是一片斷壁殘桓,碎石遍地雜草叢生的道路邊是一些孤伶伶的枯樹,人走在其間很有一種進入聊齋故事裡的錯覺,這時天空中的火燒雲猶如古戰場上的戰火硝煙一片彤紅,石頭城上微微泛藍的坍塌牆體在這片紅色籠罩下顯得異常悲壯蒼涼。不管平仄,偶得歪詩一首:昔日巨石築王城,飛塵蔽日戰馬嘶,如今枯樹殘桓冷,硝煙猶向雪嶺橫。9月18日(周2)住喀什塔什庫爾干——紅旗拉甫——喀什今天早上因為安田她們要趕中午的火車回烏魯木齊,所以陳師傅幫她們聯系了車,早上7點半就回喀什了。送走她們之後,我又去石頭城下的那汪泉水處等日出,不過因為浮塵天氣的影響,還是沒能如願。上紅旗拉甫的路上經過一處玄奘西行投宿過的驛站,沿著馬道,我分開荊棘走過一大片如雪似霜的鹽堿地,來到這座土夯的錐形小屋前,屋子的鐵皮門鎖著,屋後奔騰著清翠碧藍的塔河水,水涼透骨,遠處的山峰上積著千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我不知道玄奘當時站在這奔流不息的河邊是在思念鶯飛草長的盛京長安,還是在憧憬梵音繚繞的佛國天竺;也不知道我短短18天飛過的路途,當時他是走了多長時間才到達的;但是,看著那雪山急流荊棘土屋,我由衷地欽佩這位矢志不移的佛學大師。他在完全沒有現代工具的古代,走過這樣的道路去印度求取經卷,需要的是怎樣一種頑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啊!紅旗拉甫的海拔有5200米,這裡完全不受浮塵天氣的影響,蜿蜒起伏的昆侖山脈雄壯巍峨,藍天白雲雪峰清亮得耀眼,7號界碑就矗立在這延綿的雪峰之間。界碑的一邊是中國國徽,另一邊是巴基斯坦國徽,只需一步就可以出國了,由於我國和巴基斯坦關系友好,所以在界碑附近反復進出國拍照沒人干涉。界碑旁碰到一些邊防武警和紅旗拉甫前哨班的戰士,交談中了解到這裡旱獺最多的是7~8月,路邊隨處可見,最近下了一場雪,很多旱獺已經冬眠了,陳師傅也說上一趟拉客人過來一只旱獺都沒見,看來我如果要看旱獺必須要碰運氣了。我們下山的時候很仔細地搜尋路兩邊的草叢,陳師傅也把車速放慢了些,就在我快絕望的時候,陳師傅壓低聲音叫:“這邊,看我這邊,石頭房子那裡有兩只!”我心裡一陣狂喜,抓著相機輕手輕腳地出了車子,果然看見一灰一黃兩只尾巴短短,全身圓滾滾胖乎乎的小家伙正趴在草地上曬太陽。可惜當我剛舉起相機,路那邊就迎面行來一輛小卡車,車上的人還大聲朝陳師傅問路,小家伙們迅速用後腿直立,豎起身子,左右觀望了一下,然後飛快消失在石頭房子後面,我再去找時已經找不到了。回喀什的時候再次路經喀拉庫勒湖,浮塵已經沒有昨天嚴重了。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九別峰終於揭開了他們神秘的面紗,晶瑩的雪峰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聖潔,陽光透過雲層照射在喀湖上,湖水的顏色也隨著陽光的照射角度和照射量不停地變化,一會兒青綠,一會兒青藍,一會兒銀藍,一會兒深青……端的是變化莫測,讓我徹底見識了變色湖的魅力!回到喀什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還是在世紀賓館住下。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一)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西安篇三)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敦煌篇一)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敦煌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一)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二)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三)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四)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五)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六)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七)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八)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新疆篇九)

絲路流沙——35天的西游記 (行程單)完



(喀什老城)



(塔縣博物館)



(逛巴扎的小姐妹)



(卡湖)



(紅旗拉甫)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