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登華山

作者: yimai

導讀從西安東行百余裡,便來到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古人山北水南為陰, 這華陰自然是在華山的北邊,我和我的同事下了火車,又坐了個啪啪小三 輪,來到華山的正山門口,看看天色,雖然還只是下午的四五點,但時值 隆冬,已是有些暗淡,於是找了個當地人開的小旅社住下,先解決晚飯, 探探軍情,再做第二日的登山打算。 和店主一家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品幾口當地能燒 ...

從西安東行百余裡,便來到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古人山北水南為陰,

這華陰自然是在華山的北邊,我和我的同事下了火車,又坐了個啪啪小三

輪,來到華山的正山門口,看看天色,雖然還只是下午的四五點,但時值

隆冬,已是有些暗淡,於是找了個當地人開的小旅社住下,先解決晚飯,

探探軍情,再做第二日的登山打算。

和店主一家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品幾口當地能燒斷腸的老白干,我倆

和老鄉邊吃邊聊,從華山的歷史典故,西岳的神奇傳說,到一路不可錯過

的幾處風景,店主顯然已是個老說客,用帶著濃重鄉音的塑料普通話向我

們娓娓道來,就著微微的酒意,我們的思緒也跟著飄上華山,揣摩著即將

開始的華山之旅,正是“人未上山心先上”。

第二天一早,天剛發白,我們便動身上路,剛進山的這一段路很平緩,

小道一邊是有如刀斧劈開的絕壁,另一邊是流水潺潺的山澗,由於是冬日

清晨,殘冰未化,清澈的溪水拍打著山石,便有了“亂石穿空,卷起千堆

雪”的詩意。更令人驚嘆的是在溪流的盡頭,一處原本應是高山流水的瀑

布由於結冰而掛起萬丈冰川,山溪便在晶瑩剔透的冰面下奔流不息。

一段長長的緩坡過後,蜿蜒的山路漸漸變得坎坷狹窄,經過大上方,

小上方,五裡關,石門,山路越來越陡,我們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這個

時節是華山旅游的最淡季,一路不見人跡,空山幽谷就我們倆,我們毫無

顧忌,竭盡全力地放肆吶喊一聲,整個山谷頓時都充滿我們的回音。

華山的山體為白色岩石,樹木並不是很多,又大多長在石縫間,橫兀

斜出,虯勁有力,讓人感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華山還有奇特的一點是整

個山中只有道觀並無佛廟,許多道士修行的石窟往往又建在常人無法攀越

的絕壁上,這不由讓人浮想聯翩,記起金庸小說裡的全真教派,是否道士

們真負絕世輕功呢?

氣喘噓噓的爬過回心石,方知為何華山以險聞名天下,回心石以上是

千尺幢,百丈峽、老君犁溝、擦耳崖,光聽名字就嚇人一身冷汗,這些山

道一邊絕壁,一側懸崖,石階僅半只腳寬,像天梯一樣以近九十度的垂角

懸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手抓鎖鏈腳登梯才能戰戰兢兢的爬上去,一

不留神就會摔下萬丈懸崖,陷入萬劫不復。

中午時分,我們攀登到華山五大主峰之一的北峰,北峰是登華山的必

經之路,它三面絕壁,一面緩坡,整個山體如鬼斧神刀劈過一般,陡峭而

突兀,由於開通了從山腳直上的纜車,這裡游人開始多起來。

看過北峰,我們繼續向著華山最高點南峰攀爬。一路上有許多古人對

華山的溢美石刻,如“至浩至大”等等。想想真是不公平,老祖宗信手一

抹把地方都占了刻個名是古跡,輪到我們想簽個到就成犯法啦。

到了蒼龍嶺,眼前出現一塊石刻:韓退之擲書處。原來韓愈當年上華

山,走到這裡時由於山路太過艱險,上不得上,下又不敢下,只得投書向

山下的華陰縣令求救。想像著以文膽豪氣著稱的韓老夫子進退失據,嚎淘

大哭的樣子,我們笑起來。

下午兩點,我們來到華山最險要的景點“長空棧道”,早在山下,就

聽說它的險峻,走近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一條十幾長幾乎是懸在半空的

鐵鏈伸向底下的懸崖,再從峭壁邊向右邊延伸,通向那看不見的賀天洞。

同伴這時候打了退堂鼓,不想下去,說還是直上南峰算了,盡管此時我也

是筋疲力盡,但積攢已久的好奇給我莫大的膽識和氣力。我還是要試一下。

小心翼翼的下到鋼索懸梯盡頭,是剛好能容納兩腳的一塊落腳石,我

長噓一口氣,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右邊還有幾十米長的懸空棧道:在幾

近垂直的絕壁上,叉著一些鋼钎,幾塊約二十公分寬的木板顫悠悠地鋪在

上面,沿著絕壁離木板約一米高的地方釘著一條晃蕩蕩的鐵鏈供手抓牢,

再沒任何防護。

我定定神,臉朝絕壁,手死死抓住鐵鏈,再伸出腳踏在木板上,木板

因承重而吱吱啞啞的作響,我的心也一陣緊張,生怕木板不能承受我的生

命之重。強勁的山風吹來,有些搖晃,待稍微平靜些,我再邁出另一只腳。

這樣踱了十來米,突然眼前一陣絕望:這裡有約十米的距離連木板都

沒鋪,全靠打進絕壁的僅容半只腳的石眼做落腳。我的天!

最後還是神秘的賀天洞又一次把我跩向前行,我小心的落好腳,雙手

臂緊緊圈住鐵鏈,一步一蹭的走過華山這段最艱險的距離。這時候我已經

可以看到一個從絕壁中伸出來的平台,眼看目的就要到了,我的心可以放

下一些,就在這華山最險處體驗一下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吧。

把臉轉過來,我向著萬丈懸崖下看去:群山宛如盆景一般,在腳底下

蜿蜒起伏,薄雲如絲帶纏繞在山間;我踢落一顆小石頭,看著它做自由落

體運動,飄向那不可測的深處,沒一絲回響;一只鳥從我身邊的山澗飛過,

直下深谷。突然間我有一股莫名的衝動,真想放手縱身一躍,像那只大鳥

一樣,翱翔山谷間,做天地逍遙游。

停止無邊的遐想,繼續前走幾步,我終於來到賀天洞:這是一個僅容

一人坐臥的小石窟,也就是明朝道士賀天打坐修行的地方,石窟外是一塊

約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台,從幾乎垂直的華山絕壁上平伸出去,平台的左右

兩邊還各有一棵蒼虯的老松,從平台四望,極目秦天舒。我曾無數次在武

俠小說中讀到有這樣的神仙處所,但一直以為那只是作家的虛構,現在看

來,作者的描述還不及我親眼所見之萬一。

辭別賀天洞,再向上攀登沒多久,就是華山之巔——南峰頂,令人稱

奇的是,在這天與地交界的最高處,是一泓終年不竭的碧波。

站在方圓千裡的地球之巔,我成為最高處,思緒紛至沓來:會當凌絕

頂,一覽眾山小;千裡江山如畫;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所有的疲憊

和辛苦在這瞬間都一掃而光,只在心底大聲喊:我已來過,我已看過,我

已經歷過!

幾個小提示:1,住宿在當地人開的小旅社,既干淨便宜又能聽店家介紹華

山的風土人情,很不錯。

2,步行登山可以在店家指引下繞開玉泉院(不用多走路),到

下山的時候再進玉泉院院(此時不收門票),能節約一筆。

3,一定要記得買紗布手套,否則華山上的鎖鏈能把手磨出血。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