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牧馬好心情
草原遐想
七月酷暑難耐,便向往著西安的西北部----陝西隴縣與甘南交界的關山草原,那裡古代就是軍馬場。想望著與那莽原上的牛馬兒為伙;與徜徉在天空的鳥兒做伴;醉臥草叢只嗅那隨意半開的小花;遠離鬧市的喧囂,仿那唐人雲游邊遠疆土,將血脈裡永不寧靜的波濤放歸山野無窮的綿延。那種積蘊的意念在心澗劃出層層漣漪,像可心的人兒在心裡蕩起了雙槳。想想看,我們騎在悠閑的馬背上排遣倦慵,馬蹄疏緩有致,踩在草間絕無半點聲響,悠然於鞍馬之上了望翠嶺疊嶂,側身處農家屋舍小院散亂地分布在兩山之間,叢籬圈出一壟菜地,這些看似隨意之作卻與大山草地自然和協渾成一體。關山不知屬於那支山系,疑惑是秦嶺的旁支,山不高林木卻很茂繁,從隴縣縣城出發進山後,一路的山林青翠把那山山嶺嶺妝扮的幽深靜謐,俗言有山就有水,有樹就有雲,車在山間路上行進著,雲兒也不經意地尾隨而來,惹得大家伸長了脖子仰望巨大的雲朵像航母艦隊泊在頭頂這一片天,於是關了空調將窗外自然涼爽的氣息讓進車內,清風車影......我們真切地感受著自然的恩賜,不一會兒,山裡下起了小雨,耐不住寂默的我們在車裡用礦泉水潑灑戲鬧,快到秋菊山莊時雨歇了,這裡是當年張藝謀帶鞏麗拍電影〈秋菊打關司〉的小村落,依山傍水,小橋流水人家。關山的馬夫們也曾幫著拉道劇[一天十圓]。他們似乎很樂意而且很主動地給騎馬的游人聊起這些,一臉樸實燦爛的寫真。也許鞏麗不經意間瞟了一眼他或他就足以讓他們摟著這個回憶幸福地生活下去。
到草原了
終於翻過了最後一道山卯,車子輕快地沿著緩坡而下,草原就在我們腳下,兩山之間的坡地除了樹就是草,滿目的綠色,放眼遠山疑似白雲實是羊群在慢慢移動,這時我真想做一回在草叢安詳地咀嚼著的牛兒或馳騁的馬兒。這是屬於它們的天堂。由於我們出發晚了,經過六小時的旅途到這裡已快兩點,餐廳裡面人多勢眾,為盡快吃飽喝足不得以“自費”下到伙房端碟送碗,吃完了去那予定的住處卻被告知房已高價賣出。於是集體等房,孩子們閑不住跑到草地踢球玩兒......最後還是等不著便去騎馬。這是牧場的主要游玩項目,馬欄裡據說有六百匹退役下來的軍馬,在這裡已是老驥扶籬志不在遠,僅在這川道轉悠,閑閑的差事,度著碎步就把錢掙了,只是馬們不知道這等美事,要不非與那馬夫分成不可,不知是馬厭倦這種天天兜圈的活兒還是轉了一天累了,反正我騎的這匹看上去老像的馬不願奮踢,馬夫說踢它的肚子它就會跑,試了一下沒用,怎麼辦?踹狠了它要驚的撂開劂子可不好辦,而且也太不尊老愛幼了,末了只好由著它的性子三步一吃草五步一回頭,馬夫吆喝著才算結束了紳士般的散步,再看那些小孩子們騎的可真夠顛狂,可能馬兒心情也好,跑前跑後最後竟小跑著進了馬欄,多虧孩子眼急手快抓住欄門橫杆讓馬跑進自己跳下才避免了危險。來此的游人必騎一圈兒馬,因此稱他們為騎兵團而非旅游團也許並不為過,很多人騎得不亦樂乎,連晚上住哪都顧不上了。
夜宿農家
當晚我們所幸還在一戶農家小屋找到了住處,宿費一人五元,兩間廂房一間廚房擠的滿滿當當,孩子們像撂包裹似的擁在大人門的腿縫間合衣而眠,而有些游人夜闌時分還在莽莽草原上遍訪茅舍蒙包尋覓棲身之檐,我們由於午飯吃得太晚又太飽以致於晚飯竟無半點食意,恰在此時餐廳的飲水也斷了,渴不擇飲的我們只得購買若干瓶可樂分發下去抗旱,等飯的時光太長只好將上了桌的涼菜吞食後廝趕著回到農民小屋找樂子,為喧染氣氛我們弄了一只羊燒烤:毛重五十二斤剝皮後可能僅剩三十多斤了[這種比例竟然與住房的建築面積與實用面積恰似],30%不見了,人的外皮最薄弱似可忽略,所以需住房裡而羊們自己已有30%所以可在屋外歇著,再說薛壺蘆,蔣光頭等人吃力十足嚷著四人便可食一羊,時光好像回到了四十年代:我們這伙沒落到草原的國民黨匪幫要燒殺劫掠這裡似的。可能農牧民家家都備有一只鐵皮烤箱,主人燃好炭火用一根鐵棍將淨過的羊栓好置於火上翻轉著烘烤,不時地把油及調料用刷子塗抹在滋滋做響的肉皮上,為了味能入進去還用刀將肉體劃開,我們圍坐四下看著炭火中的漸漸焦黃的烤肉,山川裡冷淡的風月令我們體味自我放逐的心境。山風漸緊,淅淅瀝瀝的小雨不緊不慢地落下來,大家趕緊移到屋檐下漠漠地看著燈影下和著風姿飄舞的白毛雨,像多少年前舞台上白毛女飄忽的銀發.涼風襲進領襟,從脖頸直下,寒爽到肚臍眼兒,不禁打了個冷顫,山的蒼涼透徹心脾: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悵然而泣下,不知為何?白日裡山的雄渾蒼健到了夜晚卻變得黯然神傷,遠處忽明忽暗的燈火像是孤獨人的無神的眼睛,不知他在尋找什麼?白日裡找不到的溫暖,夜裡也只能枕那不眠的夜鶯的歌聲了。
牧馬人
那只羊直烤到二半夜才吃到嘴裡,好些人已經困了一覺,睡眼惺忪,染媽咕咚地嚼著像麻袋片似的羊排,吃完後倒頭又睡。一炕的胡嚕聲轟鳴到天亮。草原的晨曦是靜謐的,偶而傳來馬的嘶鳴,非常悅耳,馬們早已出欄吃晨草了。我起床後找來涼水和肥皂把臉抹淨,出了小院,爬上不遠處的坡梁方便一下,極目所見,草地森林小溪在晨光裡熠熠生輝,生機勃勃的草原的一天又開始了!待我再回到小院,大大小小十幾口子已陸續起來洗漱,像逃荒的難民隊員,小孩子們又歡實的像頭小馬駒,嚷著還要騎馬,看來昨天沒過癮,於是我們又帶著孩子們騎上了馬背,這一次我們與馬夫講好要騎馬翻過山梁到山那邊的草場轉轉,體會一次真正的牧馬。當我們騎馬來到山前時才發現山路很崎嶇,且時有怪石橫亙於馬前,有一段陡路人也要下來牽馬攀爬,碎石在馬蹄下松滑,讓人揪心馬別摔倒,孩子們倒是興高采烈,得意洋洋地穩坐馬背上,全不知馬失前踢的故事。終於上到山頂,我們前隊等後隊會合起來歇息一下,有人在草叢裡摘野草莓吃,嘗了嘗,味道還不錯,這工夫後面的馬隊上來了,女士們的遮陽帽歪歪斜斜,衣裙不整,墨鏡也快滑落到鼻尖了,身子在馬背上搖晃著,顫顫巍巍,生怕從馬背上落下似的,不知是誰喊到,還鄉團的四姨太來了,大家扭頭看去逗樂了,還真像那麼回事,馬上的“四姨太”立刻窘的滿臉通紅。稍微歇息後大家又上了馬,穿過緩坡的樹叢,慢慢來到了開闊一些的草原。這個季節原野上的花已經有些衰落,但在我們眼裡正恰倒好處,各色的花點綴在滿眼的綠色中煞是爽心悅目,這陣兒我們渾身清清爽爽坦坦蕩蕩,像微風中搖曳著的草兒們一般在馬背上晃著,馬兒們也不急,首尾相接,慢慢馱著我們這些陌生人度著踢兒,偷空還吃幾口草,我們也不催它趕路,只當它是個淘氣的小東東。陽光綠草空氣這些城裡置房廣告裡常用的詞真正屬於這裡,誰也搬不到城裡去,我們也只能在這裡真正地擁用並享用。牧馬的心情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