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退休游中國(一)序

作者: Mr.handou

導讀我和老伴(其實並不老)是伴隨著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禮炮聲來到這個世界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代。上帝好像跟我們這一代開了個玩笑-------留在我們身上的印記太多太多:小時候挨餓(三年自然災害生活困難)、上學停課(文化大革命)、找對像晚婚(必須25周歲以後才准予結婚)、生孩子一個(計劃 ...

我和老伴(其實並不老)是伴隨著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禮炮聲來到這個世界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代。上帝好像跟我們這一代開了個玩笑-------留在我們身上的印記太多太多:小時候挨餓(三年自然災害生活困難)、上學停課(文化大革命)、找對像晚婚(必須25周歲以後才准予結婚)、生孩子一個(計劃生育),我小小年紀便加入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大軍,到農村戰天鬥地,成了一名知青。

在農村時,由於任勞任怨埋頭苦干,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曬黑了皮膚煉紅了心,沒幾年我就招工到一家(流動性相當大的)中央企業。當我獻出了青春,回到原籍與老伴團聚,結束了“天涯蕩孤舟、腸斷人依樓”的分居生活時,當我行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久違了的市內燈光大道時,當鄰家的小孩“笑問客從何處來”時,我不禁喟然:人生如夢,逝者如斯夫!

有人為我算過命,說我是屬穿山龍的,好動且不能在一個地方呆得太久。還真是這樣:前40年我因工作原因到過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湖北、山西、陝西、內蒙、寧夏、甘肅、江蘇、浙江、安徽,也到了一些風景區(當時好多景點都不收費)。

前幾年,我和老伴退休賦閑在家,游心萌動,一直在盤算著什麼時候再出去轉一轉。恰巧今年我那位在大學任教的女兒與同為大學教師的姑爺喜結連理,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走出去、游遍中國就成了我和老伴時常議論的話題。

女兒和姑爺倒也孝敬,一直在我耳邊吹風:趁你們年齡還不太大、身體尚可,出去走一走。女兒還很有哲理地說:“旅游不僅僅是看風景,更重要的是心情的旅游”(這可能就是年輕人說的“心情的放飛吧”)。

主意打定,首先是確定路線。以前去過的地方就不再重復,趁身體尚可,要走就走個遠的!根據身體和季節等原因,最後決定:濟南----烏魯木齊----喀什----烏魯木齊----敦煌----西寧----拉薩----成都----(含峨眉山、樂山、青城山、九寨溝)----重慶周邊----三峽----宜昌----張家界----鳳凰----長沙----南昌----廬山----武漢----濟南。時間初定為30----40天,5月中旬出發、6月底回來(避開大學放假和暑期客流)。

行前在攜乘上做足了攻課,看了大量的游記(還真得管用,謝謝那些游記和寫游記的朋友)。五一過後,我和老伴到醫院各打了10多天的針(主要是疏通血管、檢查調理身體)、購買了防治感冒、腸胃病的藥物,准備了創可貼、紗布。還按照朋友們說的,准備了防高原反應的紅景天(諾迪康膠囊)。帶上了羊毛衫、毛背心。

女兒給我一張“銀聯卡”(內存人民幣若干),並說錢不夠時,再告訴她。行前,女兒專門給我買了新手機(移動的)、將她的數碼相機借給我(我自己還有傻瓜相機),姑爺貢獻了一個拉杆箱、腰包。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之悲壯!

女兒提前托人買好了濟南------烏魯木齊的硬臥車票(行前,女兒、姑爺極力慫恿我們乘飛機,我們考慮,女兒的錢也是錢,能省就盡量省一點,便以害怕坐飛機為由堅持坐了火車。以後的旅途我們也是堅持能坐火車就不坐飛機)。5月16日,我和老伴登上了1085次列車,當開車鈴聲響起的時候,我的心裡在喊:月亮也有照耀我家小院的時候,我終於瀟灑地走一回了!

我的下一個單元主要是寫在新疆的游記,共分4部分(腹稿):

(一)、西去列車的窗口

(二)、邊疆處處賽江南

(三)、冰山上的雪蓮

(四)、香妃墓前的沉思

由於我眼花手拙打字太慢(上面這些字我打了整整一下午),其他的游記寫出來的較晚,敬請各位朋友諒解。以後的游記中會有旅游見聞、花銷開支、車輛交通、食宿安排等。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