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對於某些批評性文字還請一些朋友包涵)
實在壓抑不住出門走走的欲望,於是搭上周末往蘇州的動車,開始了我也許是一年內最後的一次旅行。
我們住在觀前街東口的蘇州人家,房間有點小,但設置還算不錯,交通也夠方便。
這次出行對蘇州的總體感覺是比較差的。印像中的寒山寺連著楓橋,黃昏中走過這段長長的幽靜的小徑,遙想當年詩人張繼如何在小舟上聆聽寒山寺的鐘聲,作出千古傳唱的佳作。如今的楓橋已是圈出地塊做收費景點了。寒山寺更是收著20元的高價門票——至少在寺院中是絕對的高價。普陀山上大小的寺廟都是請游客敬三支清香,而這裡,游客只能請到高價的高香和蠟燭。我放棄了請香,在每尊佛祖菩薩前拜了三拜,心誠則靈。偶爾走進一間檀香味沁人心脾的屋子,修飾極其考究,這裡也許是我見過的最豪華的法物流通處了,一個個訓練有素的女服務員,利用著游客的信仰,推銷開過光的法物。
慕名前往蘇州饕餮小吃的吃客們恐怕也要失望了。那些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字號小吃大都是徒有虛名,沒有好的食品品質,更沒有好的服務。我不禁感慨,這些老字號的明天將如何?由於最近忙於論文的緣故,真希望有哪位高人可以研究這個方向,保護中國的老字號,不被挑剔的消費者所遺棄,給老字號的老板們上一課!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消費者已不是光緒年間的人物了!
松鶴樓與得月樓這兩家老店都有婚宴,我們就在對面的小店裡吃的晚餐,餐館的名字記不清了,店招牌菜稻草鴨,味道非常一般,倒是香酥羊肉不錯。終於嘗到了雞糯米。綠楊村的餛飩、小籠、鴨血湯都實在不敢恭維。黃天源的糕點還是不錯的,只可惜服務太差。
給大家介紹一家小吃店,始終排長隊的。這裡的臭豆腐真是一絕,外酥裡嫩,屬於徽派臭豆腐,取而代之白白豆腐肉的是蟹青色。這家店叫“獨一閣”,坐落在觀前街西側,這也許是我此行唯一品嘗到的美味了。其它關於蘇式面的,權當是臆想了。
和其它古城(或原始旅游景區)一樣,蘇州古城正在面臨現代化的衝擊,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是非常糟糕的,周末也像平常一樣的堵車。到處的工地,肆虐的灰塵。
然而,出行前我做了些功課,使這次行程多少不是一無所獲的。
自從看過王祖賢的《游園驚夢》,就一直對昆曲非常向往,戲裡的幾個段子著實好聽。或者也可以欣賞評彈,用吳儂軟語彈唱的美妙的曲子。在觀前街吃晚飯的間隙,和老板打聽了附近的書苑。找到這家光裕書廳,發現還是個歷史的產物。這裡有每人25元的最低茶位費的消費,另點曲子是20-50元的收費。20元只可以聽聽小曲,真的想聽段子,還得花上至少30銀子。我和大熊期盼著晚上可以傍到大款或票友之類的,我們點了出《黛玉焚書》(30元),雖然我很想聽《寶玉夜探》(50元),但想想是票友一定會點這出的,呵呵。結果真的如我所願,免費欣賞了《寶玉夜探》。《江南好》非常好聽,整個調子非常像《天涯歌女》。當我聽到立調的《新木蘭辭》時,真的被這評彈給打動了。演員們坐著彈琵琶三弦,還要運聲,真是很不容易的。大熊非常嫉妒我可以欣賞得了評彈(不敢用“懂得欣賞”幾個字),晚上和小熊告狀說我“附庸風雅”。哼!我們小熊可是能明辨是非的!我估計還是語系相近的關系,所以我比較能接受。
山塘街也是值得一游的。雖然它和其它地方的老街沒有很大的區別,當我看到糖畫、剪紙、面人工藝在這裡出現時,倍感欣慰,我看到傳統的民俗工藝在這裡傳播、發揚、光大。在古戲台邊我看到了網友提到的山塘書苑,想是這裡的晚上更熱鬧,會不會像西街一樣?黃天源、松鶴樓、五芳齋等老字號也在這裡開了店。我和大熊都對這些老字號太失望了,轉而在街口的東吳面館草草吃了碗面。結果步行沒幾步就看到藏書羊肉館(是藏書羊肉的會員單位,應該比較正宗),讓大熊包饞得……只是不再有胃可以裝得下這傳說中的美味。
可以預計的將來,我不會來蘇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