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許多國家都似乎可以與童話結緣:丹麥的的小美人魚亙古的在海邊守衛著她的愛情;德國的睡美人在新天鵝堡在夢中編織著屬於她自己的世界;每年的聖誕夜,白胡子一大把的聖誕老爺爺都會從芬蘭的極地駕駛著馴鹿雪橇,鑽進每家每戶的煙囪去給小孩子的襪子裡塞上禮物;就連紳士的國度英國,你不經意的抬起頭,似乎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小哈利波特騎著掃把游走於天空。這次我要說的國度,是有著鮮花王國、風車王國、木鞋王國、奶酪王國之稱的荷蘭。
風車-童年轉不停風車,一個屬於童年與浪漫的名詞。說它屬於童年,是因為在我的心裡,始終永遠擁有那一只童年在爸爸的教導下,親手制作,然後在風中轉過成長的歲月的大風車;說它浪漫,則是因為那書本上的、田野中的、我心頭的風車始終在不停的轉動,像夢幻,像詩情,像一個個遐想。我憧憬那種寧靜祥和舒適清雅的荷蘭田園景致,向往那種綠色的風車情懷。在我看來,唐吉訶德面對的風車算不上什麼貴族勢力、黑暗力量的代表,最多只能算他自己看走了眼,和上天眷顧的精靈去打鬥,自己當然落得一身傷。
然而,以往的風車都是在我的記憶中轉動,葉輪始終在我的想像中上下周轉。當我滿懷欣喜的踏上這個據說有一半的陸地是在海上填造起來的國家的時候,我發現那關於風車的童話似乎也是海市蜃樓一般的空無——畢竟我在這個國家停留的最初時間並沒有看到風車向我招手,更多的只是那川流不息的車輛以及鹿特丹港裡似乎永遠存在的巨型船舶。原來,風車真的只是童話中的產物,現實似乎總要與人們的意願違背。不滿現實的我弄清了原委之後,決定開始我的找尋風車之路。
荷蘭降水眾多,水面占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而荷蘭的大部分土地都要低於海平面。這樣,圍建起來的低地裡,會積攢大量的水,如果不排到海裡去就會被淹沒。也許真的是大自然對這個國家的眷顧,荷蘭沿海地帶風力資源很豐富,聰明的荷蘭人便充分利用風能,用風車來排水,以維護低地不遭受淹沒。當然,人們又不滿足風車的單一功能,於是磨面成為風車附加產生的一個主要的功能。如今隨著社會進步,荷蘭已經使用現代化的排灌系統取代了原有的風車。古老的風車完成了它在排灌上的歷史使命之後被拆除了,所以能看到的也就很少了。人們總喜歡說:人類對於其他的生物掌握著生殺大權,有些殘忍。其實放到這些人類親手造出的精靈們身上又何嘗不是呢?我決心找到我童年的夢。
於是我來到了鹿特丹郊外,四處打量著地平線,尋找我的希望。忽然,天邊似乎出現了一些動靜,我向那個方向奔跑,一只巨大的風車葉在微風中轉動,走上前去,聽到了吱呀做響的聲音,仿佛外婆向我講述童年的故事。藍天下的巨人風車沒有唐吉訶德眼中的那份讓人敬畏的感覺,因為在這樣的一片童話的世界裡,一切都是讓人感到精神歡愉的。此刻的我真想回到童年,趁著風車的葉片轉低的時候偷偷爬上去,然後讓它帶著我飛上天去。
在阿姆斯特丹的城河中散步
想起幾天前在威尼斯的剛朵拉上面聽著意大利的劃船人哼唱著那永遠不落的我的太陽,心頭卻始終沒能撥開一絲烏雲——威尼斯的運河,過於沉重了,那水是粘稠的,因為積澱了太多的歷史;那水是渾濁的,因為蘊藏著無盡的悲慘故事,相信任何人在嘆息橋頭都不會歡欣鼓舞的欣賞風景,船夫的歌聲也戛然而止,一切歸入了死亡的境界。
於是我來到了阿姆斯特丹稠密的水道,乘坐著造型樸素的木船在水道中蕩滌掉那段不是很美好的回憶。阿姆斯特丹的一切是晴朗的,也許荷蘭人的天性便是樂觀向上的,精神幾度崩潰的梵高仍然能夠用那殘存的歡樂為他的畫作塗抹上歡快的顏色,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威尼斯的水面上是沒有倒影的,因為河道太窄。阿姆斯特丹的河道是寬闊的、敞亮的,不僅可以看到那尖頂的教堂,玩具積木一樣的房屋,連藍天白雲都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窗子,將歡樂送給了人們。暖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和煦的微風似有似無拂觸著臉龐,經常可以看到兩岸的孩子衝我扮鬼臉,不時漂泊過的水上房屋裡面的人在悠閑的享受生活——水上房屋本是為那些沒有能力購置房屋的人們准備的,可在我看來這樣的生活比陸地上的要不知快活多少倍。街邊的鄰居們推開窗子和我打招呼——說他們是鄰居,因為我真的感覺到了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城市。人生不也是如此,坐在時間的船上,經歷著周圍的一切,他們終究都會和旅途中的過客一樣,永遠的彌散在這河道的水中,漸漸的模糊消失,留給自己思考的,是那一份回味。
當然,到了晚上,阿姆斯特丹則屬於另外的一個人——倫勃郎——只不過在那《夜巡》的背後又增添了無盡的光彩。阿姆斯特丹是歐洲城市中少數幾個夜裡不寂寞的城市,華燈初上的時候,正是紅男綠女們為晚上的出行做准備的時候,在街邊的妖童媛女們向人們做著讓人蠢蠢欲動的火熱的姿勢,然而在這樣的城市中,一切都是無所謂了,因為這裡是阿姆斯特丹!人們常說,換過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於是我再次來到運河邊,試圖從那水面上的紅色的漣漪找尋答案,也許是我的眼睛迷離,水面在歡快的紅光閃動過後,一切又歸於沉寂,等待著新一輪的太陽在上面灑上金色。
穿著木鞋在郁金香叢中品嘗奶酪
童話還在上演,童年還在繼續,因為我依舊在荷蘭。穿著一雙噔噔作響的木鞋,漫步於五彩的郁金香織成的緞帶中,我品味起那味道綿長的奶酪,同時思索著我即將結束的旅程。
由於地勢原因,荷蘭的大部分土地經常積水,荷蘭人於是便想出用橡木——制作葡萄酒桶的材料制作木鞋。傳說在過去,制作木鞋是荷蘭男人的拿手本領:一個制造出好木鞋的男人受到的尊敬是相當的高。在荷蘭人訂婚的時候,男孩會送給女孩一雙木鞋做信物!這木鞋一定要男孩親自動手做!然而,現代化的柏油路填平了溝壑,可是皮鞋卻沒有將木鞋從荷蘭人的生活中驅逐走。每到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是會穿上木鞋紀念節日的,我走進了一家出售木鞋的商店,只見一只只小木鞋好比胖胖的嬰兒躺在那裡等待著父母將他們喚醒。我挑選了一雙,馬上穿在腳上,馬上引起了店主和顧客的笑聲,可是孩子是不怕別人笑話的,在一個孩子看來,他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感到萬分得意!
奶酪,依舊是童話世界的產物,從老鼠傑瑞從笨貓湯姆手中一次次槍走那滿是小孔的可愛的小東西到格林兄弟筆下的汗斯和巨人打賭時將奶酪中捏出水證明自己的實力,我此前一直以為奶酪是松軟無比的。誰知道見到了一個又一個好似東北菜墩形狀的奶酪真是讓我大吃一驚,熟練的工人們還可以像孩子滾滑輪一樣運送奶酪。好奇的我經過打聽之後才知道奶酪的外面是一層蠟,吃的時候要削掉。又是像孩子得到了戰利品一樣,我索性將DC雨傘都放到了背包裡,雙手捧者一塊奶酪,腳穿木鞋走在街上。到了郁金香花叢中,找尋一個干淨的地方,拿出軍刀,小心的切下一塊奶酪放在嘴裡——果然可以用DOVE的廣告詞來形容“牛奶香濃,絲般感受”。一時間我竟然忘記了是花香還是奶酪的香味縈繞在我的全身。真想馬上陶醉在著香氣中,永遠也不要醒來,在童話的荷蘭中永遠回味著兒時的快樂光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