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走甘南萬裡風情(中)(蘭州-朗木寺)

作者: 姑蘇一枝花

導讀題記:從蘭州奔往郎木寺,再經尕海、祿曲到夏河的拉不楞寺和桑科草原是本次自駕游的重點目標,沿路的無限風光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對得起我們此番的辛勞,前段仍以趕路為主,而從郎木寺~夏河是徹底地休閑。今天是出游的第三天,按計劃本因去瑪曲看黃河第一灣日落,卻臨時得知瑪曲的賓館因當地有會議未能訂到,如此,若看黃河落日,則不能住瑪曲,蓋因瑪曲 ...

題記:從蘭州奔往郎木寺,再經尕海、祿曲到夏河的拉不楞寺和桑科草原是本次自駕游的重點目標,沿路的無限風光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對得起我們此番的辛勞,前段仍以趕路為主,而從郎木寺~夏河是徹底地休閑。今天是出游的第三天,按計劃本因去瑪曲看黃河第一灣日落,卻臨時得知瑪曲的賓館因當地有會議未能訂到,如此,若看黃河落日,則不能住瑪曲,蓋因瑪曲雖有小店可以居住,但帶著孩子出門,安全性和舒適性是第一位的,所以非星級酒店我們不予考慮,而看不到黃河落日,去瑪曲就無太大意義。最後我們決定先去朗木寺再說,於是9:30,我們離開蘭州奔往朗木寺,開始了自駕游中最精彩的旅程。

駕小艦好不容易從擁擠喧囂的蘭州市區擠出來,終於在10:00左右上了蘭臨高速,建於2001年的蘭臨高速道路非常好,就像新建的一樣,雖然建成至今據報道是交通事故頻出,也的確其間有好幾處的上下坡的坡道較長,且彎道也較急,路邊不時出現“陡坡小心行駛”之類的路標,但這對於經過了昨天山路歷練的我們來說,已是小菜一碟,雖然謹慎駕駛,速度卻要快得多,基本以80~120的速度行駛,40分鐘後我們來到了蘭臨高速通往臨夏的出口康家崖收費站。

蘭臨高速的沿線風光屬於黃土高原地貌,兩側山地綿延起伏,溝壑縱橫,壯觀大氣略帶蒼涼,令我等看慣了精致秀美水鄉風光的南方游客的感官為之一震。



蘭臨高速蘭州出口



蘭臨高速沿線地貌,多為黃土高原特征



連綿的群山



急彎對我們已是司空見慣



新七道梁隧洞長達4070米,是我們出游經過的最長隧洞,也是甘肅境內最長的隧洞


通過隧道



隨著高速的向南延伸,地貌也在發生變化,出現了綠色森林覆蓋的山體,

從蘭臨高速下來,沿著省道向臨夏進發,路況一般,車輛不多,但在經過廣和、和政縣時,路很擠,當地的居民騎車的、開摩托的就在路中走,我們小心翼翼地行駛,多打大燈提醒,不到萬不得已不摁喇叭,生怕禮數上的不周得罪了他們,畢竟這是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主要是回民)。途中經過東鄉是當地最著名的吃手抓羊肉之處,可惜因時間關系無福消受,而此間的東鄉大山的陡坡急彎卻是我們走過的所有路況中最險的,山並不高,在過第一個彎時,看到了坡陡彎急,小心駕駛的路牌,當時沒太在意,只是把擋位從4檔降至3檔,而速度依舊保持在70左右,但在過彎時,才發現彎道是個幾近180度大拐彎,坡度也比以前經過的陡坡要高,立刻下意識地降檔至2檔40碼,過了第一個彎,立刻又出現了第二個急彎,也是幾近180度的急彎,但坡更陡,坡度大約有30度左右,過彎的路面斜度達到了近15度,原想貼著中線切彎,卻對面來了車子,只得走裡道,發現車子的側傾厲害,再降擋至1檔20多碼的時速行駛,連續的險情不得不讓我們謹慎對待,在以後的連續過彎時,就掛著1檔走,雖然後面的路況比先前的要好些,但還是小心為妙。




至臨夏途中經過的縣城,遠處的清真寺建築一路可見,但外形各異,因對此興趣不大,沒有多拍照



東鄉大山的坡道是我們經過的坡道中最急最陡的,這是回程時拍的,卻感覺比下坡時好走了許多,不知道是我們的車技提高了?還是上坡易下坡難道規律在起作用?



沿途的風景雖好,卻多有急彎為伴

中午12:45分,我們進入臨夏市,在一家名為鼎盛的餐館停車吃飯,飯店從內部裝修到餐具、服裝充滿民族風情,我們點了小火鍋,每人一個,候加的湯水也是封閉瓶裝每人一瓶,既干淨衛生又顯檔次,涮羊肉的味道更是蘇州不能比的,這頓飯費用了155元,想來在當地算是價格比較貴的,但真的很值,原想拍照的,被服務員阻止了。



臨夏市街景,沿此路直走,過一大橋即到鼎盛飯店

下午2點,我們離開臨夏,上213國道,繼續駛向朗木寺



土門關是通向甘南的門戶,到此意味著我們經過2天半的奔波,終於來到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甘南了



從土門關到朗木寺,隨著海拔升高,上坡路較多,但路況極佳



平整的柏油路,車輛很少,你可以隨心所地任意馳騁



道路兩側山清水秀,風光迤儷,令人感覺不是在甘南,倒像在浙江的山水之間徜徉



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漸把我們引向此行的終點-朗木寺



在合作收費站遇到一群“借路”的豬豬,呵呵,有趣



甘南首府:合作市街景

輪胎花絮:途中遇一處在修路,慢行到出口處看見一個輪胎橫在中間,沒在意就從中間駛過,一段路後發覺車後拖著一道黑印,水溫也升高了許多,立刻下車檢查,這時才發現是那只輪胎做的怪,起初打算把輪胎扒出來,卻發現沒有可能,於是倒車調整車和輪胎的位置,再向前衝出。



這就是那只“搗蛋”的輪胎



遠處的晴朗和眼前的黑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陰陽世界。



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似乎是甘南大地用其特殊的儀式歡迎遠方的不速之客



才沒多久,地面已是白花花的鋪了一層雪

好在冰雹等持續時間不長,很快地我們又駛入了美景如畫的世界之中。較接近朗木寺的一段公路是全程海拔最高的,也是風景最漂亮的,近處是連綿的綠色山丘,遠處是深邃的大山(其實就是雪山,只是季節原因看不到雪罷了,這是此行唯一的缺憾),湛藍的天空下,翻滾的白雲“卷起千堆雪”,似海嘯般地欲向你撲過來,此時此刻,完全是“人在畫中走,車在天上飛”,儼然踏入了仙境。



湛藍的天空把遠方的群山都染藍了



緊緊依偎著起伏群山的柏油大道顯得如此的渺小



進入四川境內,一塊鮮明的“四川省”路牌意味著朗木寺離我們不遠了

在經過了長長的一段下坡路後,下午18:30,我們終於來到了有“東方小瑞士”之稱的朗木寺,這時裡程表顯示為2358。4公裡。

朗木寺橫跨甘南川西,海拔3600多米,“郎木”在藏語中有“仙女”的意思,因傳說曾有仙女化為山上的一塊岩石而得名。



我們“下榻”(哈哈,玩笑了,沒那個檔次)的朗木寺賓館,就在朗木寺的入口附近,二星,房間還算干淨,設施很一般,是此行中住的最差的,但可以理解



小鎮的建築不像麗江、周莊等處整齊劃一,顯得雜亂無章,街道也不是很干淨,卻在身後群山的映襯下還是給人原始古樸的韻味,



在驢友中聞名遐爾的麗莎餐館,我們也是慕名前去用餐。

麗莎餐廳印像:最早知道麗莎餐廳是在行前網上查找資料時得知。踏進餐館,最先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是驢友留下的貼滿兩邊牆上的五花八門的紙條,這些紙條既形成了餐館獨特的內飾風景,更是絕好的宣傳廣告,印證了在廣大驢友中的影響力。餐館面積不大,並排放著3張長桌子,中間的略短,驢友們就圍坐在桌子周圍,中間有個爐子,燒水取暖,餐館沒有豪華大裝修陳設,卻有老式酒吧的味道,加上濟濟一堂的中外賓客,顯得是那麼親切自然,這種氛圍在蘇州,或者說在沿海的大城市中是絕對體驗不到的。



貼滿牆上的紙條構成了餐館獨特的風景



餐館全景



圍坐在長桌周圍的中外游客



和其他驢友交流

網上說麗莎的蘋果派是國內最好的,這自然不能錯過,然初被告知2人1份已足夠時已吃一驚,不知道是什麼“龐然大物”,待一品之下,不覺大失所望,口味極其一般,與其說是最好的,不如說是國內最大的派更恰如其分,所上的菜分量很足,價格也適中,雖然口味平平,不過能在這裡和其他五湖四海的朋友交流心得,享受在都市沒有的氛圍,這也許是麗莎餐廳受到廣大驢友推崇主要的原因吧。點了五六份點心和菜肴,外加兩瓶啤酒,兩杯飲料總共花費82元。

一氣走上三樓,感覺有些氣喘,還夾雜著些許頭暈,這時才想起本不應該喝酒的,會加重高原反應,於是早早洗澡休息。

今日行駛裡程為公裡,經過收費站7個,繳費54元,加油126元,住郎木寺賓館,兩個雙標間,120元/間,飯費鼎盛飯店和麗莎餐館計237元。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時,我按慣例起個大早,上街閑逛去了



因時間尚早,多數商店還未開門,只有少數趕車的背包族匆匆而過,清晨的街頭顯得寂靜安寧



鴿子暫時成了主角,在街頭悠哉游哉地閑逛

郎木寺橫跨川甘兩省,以一條名為“白龍江”的清澈小溪為界,南側的格爾底寺(門票15元)座落於四川境內,而北面的賽赤寺和天葬台(門票10元)位於甘肅一側,去天葬台可以租馬前往,30元/人。

我最初對郎木寺的印像一般,不很干淨的街道,略帶陳舊的房屋雖古樸有余,卻無法令人產生東方瑞士的想像力,不過在去天葬台的路上俯視郎木寺時,我的想法改變了。

據說郎木寺的日出很漂亮,偏這天早晨雲層很厚,四周群山、郁郁蔥蔥的森林在雲遮霧障下,灰濛濛的一片,雲層在太陽的攻擊下偶爾露出魚肚白似的亮光,晨沐中,群山簇擁下的郎木寺坐落在山谷之中,恬靜中含著些許莊嚴,寺廟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若隱若現,綠色草地地毯般地鋪陳四周,給小鎮更添幾分活力,此時郎木寺的魅力才隱約展現,不過我相信旖旎的風光只是郎木寺魅力外在表現,而其蘊涵著的厚重而神秘的藏教文化才是更多吸引游客,特別是老外背包族的之處,只是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深入的感受。



群山環抱中的郎木寺堪比“世外桃源”



位於北面的賽赤寺廟群一角



早起勞作的郎木寺人



行走匆匆的喇嘛

到郎木寺,天葬台不可不去,我們去郎木寺很大程度也是衝著它而來。據稱朗木寺是國內唯一可以允許游客公開參觀甚至拍攝天葬儀式的場所,這也吸引了許多游客前往。

天葬是藏族的獨特儀式,藏語稱為“施鳥”,即屬於布施行為,由於在藏傳佛教裡,鷹是神的使者,因此人死了,通過天葬,讓鷹把肉體吃了,就可以把人的靈魂帶到天堂裡。

我們去的那天沒有天葬儀式,天葬台靜悄悄的,也無人看管,於是我們大膽越過了“游客止步”的牌子,和天葬台來了個零距離接觸。通過現場肢解屍體的刀、斧和遺剩的人骨還是可以想像天葬時的情景,這對於膽小又沒有經歷過此事的人來說是比較恐怖的。



經燔占山坡很大的一塊空間,天葬台前設有“游客止步字樣”



天葬師肢解屍體的真正場所



眼鏡的花絮:在朗木寺賓館,洗完澡換衣服時,我的眼鏡意外掉在了地上,右鏡片中間裂了一條縫(如圖),因為沒時間更換,這副眼鏡一直陪伴我回到蘇州,不知戴著這眼鏡開車算不算是本事?借著它的光,我所過之地,從甘南的碌曲、夏河,到蘭州、西安的大街,一路上贏得了極高的回頭率,無論男女老幼,抑或帥哥靚妹,經過我身邊時無不對我行注目禮節,嘿嘿,享受噢。

注:續文見“艦走甘南 萬裡風情(中)(朗木寺-夏河)”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