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7年7月,老公前往新加坡參加短期培訓。因為實在想他,我去新加坡陪伴了他一個月,順便游覽了下這個美麗的小國家。雖然上面那行字的口氣看來很輕松,但這次旅游是我生平第一次出國(天啊!出國!),而我一向自認是個“每換一個環境都好像死過一回”(許三多語)的極度膽小而靦腆的人,這樣的人面對這樣的第一次,我的無措和緊張可想而知。因此,為了安慰自己,也為了證明一切尚在掌握之中,我裝著老驢的腔調誠惶誠恐的在日記裡記錄了幾乎所有我搜集到的和我經歷了的,結果就有了這個嘮嘮叨叨“攻略”。我知道這攻略看起來實在有點傻瓜,不過我還是希望它可以向那些和我一樣無措和緊張的人提供一些有用信息和一些安慰。 感謝LONELY PLANET的《東南亞》一書提供的資訊,特別是其中詳盡的地圖使我不至迷路;感謝我的柯達Z730,它不辱使命;感謝我的MP3,它忠實的陪伴著我,無論是在正午寂靜無人的碧山街頭還是在傍晚熙熙攘攘的烏節路上,每次聽到熟悉的歌聲就好像行走在家鄉的小徑;感謝我的老公,他給了我這個行走的機會,精疲力盡而失去勇氣的時候總可以從他那裡汲取力量。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一)——護照篇 行者無疆,但也需要通關文牒。第一次出境旅游首先需要辦理護照。我是北京戶口,因此以下信息均針對北京地區。 辦理部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 地址: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2號。地鐵雍和宮站B口(東南口)出,一直向東走到小街橋附近,屋頂上飄著國旗的建築就是。 電話:8402 0101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六,A.M.8:30至P.M.4:30 辦理期限:北京市戶口只需五個工作日。 護照領取方式: 1. 本人憑回執並攜帶身份證或戶口本至出入境管理處領取。或 2. 快遞送達。 北京市內快遞送達需加收20元快遞費,並且雖然EMS承諾在回執寫明的領取日當天送達,但晚上7點左右才最終送到,因此個人認為如果有時間領取的話還是不要快遞送達。快遞櫃台在出入境管理處一樓大廳進門右側。 辦理費用:工本費200元,快遞費北京市內為20元。 申請材料: 1. 申請表一份。 申請表可以在出入境管理處二樓領取,也可以在北京市公安局網站上下載(網址見後)。不過打印的時候注意把兩個表格打在同一張紙的正反面並且使用厚一點的A4紙,我打印的那份由於紙張太薄,字跡印到了反面,差點被要求重填。 2. 兩張2寸證件照,尺寸為48*33mm,頭寬21-24mm,頭長28-33mm。 雖然網上都說需要兩張照片,但我辦的時候只收了一張,不懂。如果沒有提前准備照片,也可以在照相的時候要求現場出一張,在一樓取,費用好像是30元。 3. 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4. 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辦理程序: 1. 至出入境管理處二樓領取或網上下載申請表並填寫。 2. 至二樓大廳中間照相處照相並領取條碼(一張貼在申請表上,兩張自己拿著)。 3. 找一個窗口排隊遞交申請材料及兩張條碼。 4. 仔細核對回執上的信息,核對無誤後在回執上簽字。 5. 按照回執上的時間領取護照。如果選擇快遞送達,則至一樓辦理快遞手續(就是填寫快遞地址並將回執交給快遞櫃台)。 相關網址: 北京市公安局http://www.bjgaj.gov.cn/ ,護照辦理信息在首頁的辦事指南中,而申請表在表格下載中。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http://www.ems.com.cn/,提供EMS全程跟蹤查詢,心急的話可以隨時上網查詢自己郵件的投遞進度。 重要提示: 1. 記得先去照相。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兄就是等快輪到他時才知道要先照相,結果害全隊人等了他將近20分鐘。 2. 因為要照相,所以最好穿正式一點。 3. 保管好條碼,排在我前面的另一位老兄遺失條碼,於是全隊人被迫又等。(可見我辦理護照那天有多麼的衰!) 4. 千萬仔細核對回執上的信息,有任何錯誤當場提出。 5. 拿到護照後別忘記在最後一頁相應位置簽上自己的中文名。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簽證篇 雖然事先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得知北京戶口的中國公民辦理新加坡觀光簽證相當容易,但是辦理簽證當天還是有點緊張,畢竟是生平第一次接觸大使館。不過真正辦理起來確實如很多網友所言,相當簡單。 辦理部門: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簽證處 地址: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這個地方有點難找,永安裡地鐵A口出,沿秀水東街方向一直走到光華路,再沿光華路一直走到光華路與建華路交叉的路口,路口右手是日壇公園南門,左手一直向前走約100米就是簽證處了。 電話:8529 6256/6532 9380 受理申請時間:周一至周五A.M.8:30至11:30 領取簽證時間:周一至周五P.M.4:00至4:45 辦理期限:上午10:30以前遞交申請當天下午即可取。 辦理費用:人民幣102元 申請材料: 1. FORM14表格一份。FORM14表格可以在簽證處領取復印或者從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網站上下載打印。 2. 護照原件。 3. 兩張2寸照片。尺寸45(長)*35(寬),無白邊,面部大小35(長)*25(寬),白色背景。 4. 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一份。 北京戶口的申請人無需提交戶口簿個人頁復印件和單位證明信。外地戶口可能需要提供這兩樣材料,其中單位信需為公司抬頭紙,信件內容需敘明申請人任職時間、工資狀況。另外,對於北京戶口的申請人來說,第4項材料也不是必需的,不過還是建議帶著備查。 辦理程序: 1. 填寫FORM14表格。 2. 至簽證處門外第二個窗口領號進入簽證處。 3. 將材料和辦理費用遞交櫃台並領取回執,核對回執無誤後於回執寫明的時間領取簽證。 北京戶口的申請人通常都會給予2年有效、多次往返(MULTIPLE JOURNEY)的簽證。 FORM14表格填寫說明: 1. 第一項選C: ENTRY VISA。 2. 宗教信仰一欄填寫CHINESE。 3. 第一頁最後一行日期不用填。 4. 新加坡地址欄填寫HOTEL即可。 5. PARTY V不用填。 簽證處門口貼有FORM14表格的填寫範本供參考,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在櫃台辦理的時候直接詢問工作人員。 相關網址: 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http://www.mfa.gov.sg/beijingchi/ 重要提示: 1. 辦理新加坡觀光簽證的人很多,我早上8:20就到了,但是簽證處門口已經排上了長隊,所以趕早去吧。 2. 簽證處不設找贖並且不收硬幣,因此務必准備好紙幣零錢。 3. 簽證處工作時間很嚴格,下午4:45准時收關,一分鐘也不通融,所以遲到的話就只好隔天再取簽證了。 4. 務必在簽證處仔細核對簽證信息,核對無誤後再離開,有任何錯誤立刻告知窗口工作人員糾正。 真的會出錯!我的簽證上就把我生日寫錯了,而且錯的匪夷所思。所幸當時沒有離開太遠所以立刻回去糾正了,簽證處改正錯誤的態度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還是多花了我20元打車費。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機票篇 盡管符合邏輯的順序是辦理完畢護照和簽證之後通知航空公司出機票,不過由於國際航線的運營商有權在起飛前72小時取消任何預定的艙位,因此像新加坡這種簽證比較有把握的國家,可以考慮在簽證下來之前就通知航空公司出票。 我是通過攜程網購買的機票,相當方便,服務態度也非常的好,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在我出發前一天收到攜程網發來的告知當地天氣的短信,很體貼也很實用,向大家推薦。不過攜程網如果機票當天來不及送到,則需購票者提供一信用卡卡號作為擔保,因此如果嫌麻煩最好一大早就打電話出票,這樣北京市內當天一般都可以送到。 由於有網友指出時有新加坡移民官會要求入境者提供返程機票,因此我購買了北京-新加坡往返OPEN機票。事實上,入境時移民官並未要求我出示返程機票,但是在我從新加坡入境馬來西亞時卻被移民官要求出示從新加坡返回中國的機票。由此看來,定購往返機票還是有必要的。 北京到新加坡需飛行六個小時。開通北京到新加坡航線的航空公司主要有國航、新加坡的新航以及印尼的鷹航。三家公司裡面就數國航到達時間不好,到新加坡已經晚上10點左右。不過由於當時只有國航有OPEN票,當然也是出於對本國航空公司的信任,我還是買了國航的機票。國航的機票很貴,因此一定不要忘了使用知音卡累積裡程為日後換取免費機票做點積攢。知音卡可以通過在國航網上注冊獲得,也可以在飛機上填寫申請表獲得,不過網上注冊贈送800裡程。 國航機票退票需支付500元。可以改簽一次,也需支付500元。 OPEN票需要提前至少72小時確認回程時間,並且在起飛前72小時內最好再次確認一下。確認可致電航空公司或者出售機票的中間商。 相關網址及電話: 1. 攜程網http://www.ctrip.com/index.asp,電話:800-820-6666 2. 國航駐新加坡辦事處電話:0065-6225 2177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資訊篇 以下網站和書籍提供大量實用信息: 1. 攜程網http://www.ctrip.com/index.asp 2. 窮游網http://www.go2eu.com/ 3. LONELY PLANET網站http://www.lonelyplanet.com/ 4. LONELY PLANET《東南亞》。雖然有些票價信息已經過時,但這絕對是一本相當棒的旅游指導書籍。當當網上購買最便宜。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行李篇 除了那些任何旅行都必備的行李外,以下幾樣物品需要特別准備: 1. 牙刷。 大多數旅館都不提供一次性牙刷,少數提供的可能要收費。當然,出於環保和安全,也最好帶上牙刷。 2. 牙膏。 大多數旅館不提供免費牙膏。 3. 若干衣架。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旅館的衛生間裡沒有通風設備,衣服晾在那兒根本干不了,想拿去通風好的地方晾曬,旅館提供的衣架又全被固定在衣櫥裡無法取出,結果我的衣服一天到晚濕乎乎的,還飄散著要命的霉味。因此強烈建議大家帶若干衣架。 4. 一件長袖外套。 這裡空調低的要人命,特別是電影院。如果你想完整觀賞一部電影,一定記得帶件長袖外套。 5. 女性游客最好准備一條長褲。 雖然沒有硬性要求,但出於對當地宗教信仰的尊重,也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游覽小印度和甘榜格南地區的女性游客最好穿長褲。 6. SPF30以上的防曬霜。 7. 雨傘。 這裡午後時常會沒來由的下起大雨,頻繁的時候幾乎每天午後。 8. 蘭曉龍著《士兵突擊》。 與旅游完全沒有關系,但是幫我輕松打發了飛機和長途車上的無聊時光。所以我其實是想說,旅途中你需要帶一本你喜歡並且願意一遍遍閱讀的書。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出關篇 首都機場的國際航班在2樓。出關手續並不復雜,不過排隊時間可能相當漫長。 1. 直接上2樓填寫貨物申報單。如有申報貨物從紅燈口通過,無申報貨物則在綠燈口將申報單交給工作人員後通過即可。 2. 換取登機牌並托運行李。 3. 填寫出境卡並通過邊防檢查。邊檢人員會在護照上蓋戳,注意戳是否清晰,如果不清晰需要讓邊檢人員重新加蓋。 4. 安檢。 5. 登機。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入境篇 入境需要填寫入境卡,可以在飛機上向乘務員索取。入境卡的內容和FORM14表格差不多,逗留時間一欄可以填寫14天或者30天。我填寫的是30天,因為有些攻略指出除非向移民官提供充分合理的理由,否則批准逗留30天申請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入境的時候我還是蠻緊張的,但移民官一句話沒問直接就批准了,後來從馬來西亞回到新加坡時也是一樣很干脆的批准逗留30天,不知是不是最近新加坡對中國公民的旅游政策又放寬了。 新加坡樟宜機場入境處位於FLIGHT 1,下飛機後根據機場“Arrival 入境”的指示走即可。遇到困難可以向機場工作人員求助,如果英文不好就堅持說中文,他們有通曉中文的同事。到達入境處後找個接受所有國家護照的窗口排隊遞交護照和入境卡。移民官審核後會將入境卡右半部分撕下並在反面蓋戳後交還入境者,戳上印有允許逗留期間。離開新加坡時移民官會將該部分收回,因此要妥善保管。 過關後按照電子屏幕上的指示至相應輪盤提取行李,然後直奔機場出租車站打車去旅館吧!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新加坡概要篇 一、歷史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公元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關於國名的由來,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此地遂 稱“獅城”。“新加坡”是梵語“獅城”的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且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為國名。 二、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新加坡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全國面積647.5平方公裡,其中新加坡島占91.6%。 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 三、語言 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較常使用的仍是英語。不過絕大多數景點和消費場所的工作人員都會說簡單的中文,因此不用擔心溝通問題。從另一方面看,即便你英語很棒,也不見得聽懂當地人混雜著馬來、印度口音的SINGLISH,所以放松一點,一起說中文吧。 地鐵站都有中文譯名,但報站只用英文。巴士站名為英文。 四、貨幣及彙率 目前新元和人民幣的比例是1:5。 新加坡當地兌換新元很容易,隨處都可見到印度人開的MONEY CHANGE,不過每家MONEY CHANGE的彙率略有出入,因此不妨多走幾家比較一下。 五、交通 1. 交通卡 EZ-LINK卡,可以到地鐵站購買,費用為18新元,包含可用車資10新元,工本費3新元,工本費和剩余車資可以在退卡時退還。剩余5新元大概是政府收取的費用,不退還。EZ-LINK卡地鐵和公交通用。 2. 地鐵線 NS(南北)線,可到達蔡厝港(前往新加坡動物園)、宏茂橋(前往新加坡動物園)、碧山(前往普覺禪寺)、烏節路、多美歌、政府大廈。 NE(東北)線,可到達多美歌、小印度、花拉公園(MUSTAFA購物中心)、牛車水(CHINATOWN)、港灣中心(前往聖淘沙的纜車站)。 EW(東西)線,可到達政府大廈、文禮(裕廊飛禽公園)。 換乘站:NS線和NE線:多美歌,NS線和EW線:政府大廈。 地鐵主要站名中英文對照: 地鐵縮寫:MRT 蔡厝港:NS4,CHOA CHU KANG 宏茂橋:NS16,ANG MO KIO 碧山:NS17,BISHAN 烏節路:NS22,ORCHARD ROAD 索美塞:NS23,SOMERSET 多美歌:NS24,DHOBY GHAUT 政府大廈:NS25,CITY HALL 小印度:NE7,LITTLE INDIA 花拉公園:NE8,FARRER PARK 克拉碼頭:NE5,CLARK QUAY 牛車水:NE4,CHINATOWN 港灣中心:NE1,HABOURFRONT 文禮:EW27,BOON LAY 3. 巴士 巴士線路相當復雜,站名通常是該站附近的標志性建築物,因此去和回的車站站名往往不同,此外大多數巴士不報站,只有部分有電子屏幕顯示下一站站名,所以極易下錯站。因此,我總是盡量避免乘坐巴士。不過前往新加坡動物園和裕廊飛禽公園必須要在BUS INTERCHANGE搭乘巴士。 特別提醒,巴士駛進車站需招手示意司機停車,下車需提前按車上按鈕通知司機停車。 巴士站名英文縮寫含義: OPP,OPPOSITION,對面。 AFT,AFTERWARDS,後方。 UPP,UPPER,上段(新加坡很多道路分上段和下段)。 4. 步行 只要不是正午或下大雨,在新加坡步行是件很愉快的事。道路指示相當明確,根據地圖也很容易找到方位。司機一般都比較禮讓,會主動停車讓行人先通過,但這絕不是定律,野蠻司機也很多見,另外新加坡摩托車就好像國內自行車一樣多,風馳電掣的,所以通過路口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六、郵政 新加坡的郵政系統可能是全東南亞最值得信賴的了,寄往中國的明信片郵資是0.65新元,大城市一般一個星期可以到達。 VISITOR CENTRE有提供給游客的免費明信片,很多商店也有明信片賣,價格從0.5新元到1新元不等。 七、電話 1. SIM卡:可以購買SINGTEL公司的HOT卡,面值18新元的HOT卡售價15新元,趕上他們的促銷活動,可以獲贈一些實用的小禮品(我當時送了一個背包)並且可以參加抽獎一試運氣(我抽到末獎,贈送2新元話費)。 TIPS:購買SIM卡時必須攜帶護照原件。 2. 國際長途電話卡:鳳凰卡(PHONEXY CARD),面值10新元的卡售價8新元到9新元不等,烏節路上的幸運大廈裡有些商戶可以還價到7.7新元。 八、法律 新加坡法律絕對是“無微不至”,以下規定需特別注意: 1. 不要亂丟垃圾,會導致巨額罰款。 2. 不要將榴蓮帶上公共交通工具,會導致巨額罰款。如果實在想帶,記得一定把袋口扎緊。 3. 不要在地鐵上吃喝及吸煙,會導致巨額罰款。 4. 不要非法下載,會被拖出去鞭屁屁。 九、游客服務 新加坡的游客服務做得很好,烏節路、小印度、新達城廣場以及樟宜機場都設有VISITOR CENTRE,提供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的地圖以及種類繁多的旅游手冊,某些購物類的旅游手冊中會有打折或免費索取禮品頁,不妨多翻看幾本。 地圖上一般均標有VISITOR CENTRE的位置。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景點篇 一、牛車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面積不大,又很多四通八達的小巷,腳力好的話大可冒險盲走一通,體會下在新加坡走街串巷的樂趣。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是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吧,選擇周末來牛車水觀光的話,街上大多數商鋪白天都不營業,包括便利店7-11。另外,牛車水有一些清真寺,所以在四處觀賞時千萬當心別把擺放在清真寺門口的鞋子踢飛。 到達:NE4,CHINATOWN站。 主要街道:廈門街(AMOY STREET),PAGADA STREET,TEMPLE STREET,SMITH STREET 主要景點: 天福宮 牛車水著名的媽祖廟。有前後兩院,前院供奉媽祖,媽祖像兩邊分別供奉關公和保生大帝,後院供奉觀音。側院有閻羅王和黑白無常的塑像,不過這裡黑白無常被叫做“大二爺伯”。 這裡以其無處不在的龍而著稱,雖然沒有故宮龍的貴氣,但作為最了解海的人,南方漁民創造出的龍形像更多幾分霸氣和無常。所以,多抬頭看看屋角梁檐吧。 天福宮外面有處園子,在這裡坐一下吧,聽聽風吹過芭蕉樹的婆娑,看看五顏六色的古舊建築的窗戶,運氣好的話,還會看見古靈精怪的短尾暹羅貓,在你注視它的瞬間倏的消失到無形。 位置:158 Telok Ayer St 馬裡安曼興都廟(SRI MARIANMAN TEMPLE) 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寺廟。進入這裡需要脫鞋,拍照則需要交納3新元的費用。 我參觀的時候是正午,赤腳走在被太陽烤得滾燙的水泥地上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開始我還齜牙咧嘴蹦蹦跳跳的,後來看見一位印度老婦坐在地上衝我微笑,有點不好意思,於是強忍住熱辣,努力莊重的參觀完了整座寺廟。 寺廟裡偶有悄無聲息席地而坐的禱告者,神情讓人為之肅然。 位置:Temple St和Neil Rd交彙處路口。 PAGODA STREET,TEMPLE STREET和SMITH STREET 牛車水最著名的三條街,小販雲集之地,銷售各式各樣的旅游紀念品,不過其中以中國特色的東西居多。比較有意思的是一種用鐵絲做成的工藝品,種類小到書簽,大到幾十釐米高的機器人模型,可謂匠心獨具,但價格也讓人咋舌,一個機器人模型居然要98新元,比一個珍藏版的大黃蜂還貴。這裡可以講價,但是我沒敢像在北京那樣猛砍。總體來說,這三條街就像西單的民族大世界。 二、小印度和甘榜格南 雖然包括新加坡本地的旅游手冊在內的幾乎所有旅游指南都將小印度和甘榜格南作為一區,但在我看來,這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令人嘆為觀止的興都廟雕塑,商販熱情的吆喝以及婦女們光鮮的服飾,都使小印度成為一個輕松的地方,而甘榜格南則讓人莫名緊張,莊嚴而熠熠生輝的蘇丹回教堂,不苟言笑埋頭干活的小販,在周末鮮見外國游客的馬來傳統文化館,這一切似乎都昭示著伊斯蘭教的不可侵犯,以至我在馬來傳統文化館僅僅忐忑不安的坐了10分鐘就落荒而逃。 到達:NE7,LITTLE INDIA站。 主要街道: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跑馬埔路(RACECOURSE ROAD) 主要景點: 維達帕提雅卡拉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小印度地區最著名的興都廟。廟裡供奉印度教中掌管宇宙物欲的加利女神,寺廟屋頂則有極其繁復的印度諸神雕像。二戰期間,這裡曾被作為印度教徒的避難所,不知是否確實受到了加利女神的庇佑,來這裡避難的教徒都得以安全,而整座寺廟和廟裡的雕塑亦未受到任何破壞。 需要注意,寺廟只在每天上午8點後12點半前及下午4點後8點半前開放。 位置:141 Serangoon Rd 蘇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 甘榜格南地區著名的回教堂,也是新加坡最宏偉的宗教建築物之一。整座建築富麗堂皇,金色的屋頂更是熠熠生輝。參觀這裡需要特別注意服裝,女性游客需穿有領有袖的上衣和長度及腳踝的長褲,不過回教堂提供供訪客穿著的外袍。此外,進入回教堂需要脫鞋,禮拜堂則不接受非教徒的參觀。 位置:3 Muscat St 馬來傳統文化館(Istana Kampung Glam) 這裡以前是蘇丹舊皇宮,現在被改造為擁有9個展廳的博物館,介紹馬來傳統文化。周末這裡時常會有穆斯林集會,我感覺他們似乎不太歡迎非穆斯林觀摩他們的集會,因此強烈建議在周一至周五參觀。 位置:85 Sultan Gate DHL觀光氣球 應該是新近開發的旅游項目吧。乘坐氣球升空俯瞰新加坡,景色相當不錯,CBD、港口等一覽無余。不過如果有暈車或暈船史最好慎重考慮,在150多米的高空嘔吐可不是什麼好事。 票價:23新元,升空時間7到10分鐘。 位置:Bugis Junction 三、政府大廈 新加坡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這裡的建築無論從規模、結構還是從歷史意義、現在的功用上來說,都堪稱重量級。 到達:NS25,CITY HALL站下 主要街道:ST. ANDREW’S RD,CONNAUGHT DRIVE,這是環繞THE PADANG的兩條馬路。政府大廈幾處主要的景點都在這兩條馬路兩邊。 主要景點: 贊美坊(CHIJMS) 世界僅存的女修道院。現在除去教堂外有不少CAFÉ和商鋪,是個歇腳或閑逛的好地方。 每天上午11點起開放。 位置:史丹福路(Stamford Road)和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的交彙處路口右拐。 萊弗士大酒店(RAFFLES HOTEL) 新加坡最棒、也是最具歷史意義的酒店,超星級,超貴級,據說最便宜的房間也要2000美元一晚。這裡可以隨意參觀,但參觀者須衣冠齊整。你可以倘佯在1樓和2樓的名品店裡佯裝富人,可以在酒店的BACKYARD裡游手好閑看服務生們忙碌,也可以到3樓的酒店MUSUEM裡探尋一下酒店的歷史,當然這歷史往往也就是新加坡的歷史。 當我坐在LONG BAR裡望著酒店後院發呆時,有那麼一瞬間,時間仿佛消失了。我看見曾經的那些同樣美好的天氣裡,綽綽的樹影下,高高黑色禮帽的殖民者縱情著,高高白色包頭巾的印度人和長長辮子的中國人在他們中間卑微著。歷史模糊了他們的臉,卻深刻了他們的身形。 位置:贊美坊對面。 聖安德烈教堂 高聳的哥特式屋頂,巨大的五彩玻璃,門前草坪上休憩的鴿子,和我想像中的教堂幾乎一模一樣。教堂圍欄上懸掛著中英文的《馬太福音》裡的訓誡,走過這裡的人們都突然安靜了下來。信仰確實是種力量。 離聖安德烈教堂不遠的COLEMAN ST街上有一座亞美尼亞教堂。和聖安德烈教堂比,這裡沒有莊嚴、高聳的尖頂,只是一座簡陋的小教堂,但這裡更多一份寧靜和安祥。樹下長條凳的表面已經斑駁,椅背上鐫刻著捐贈者的名字。 不得不提的是我在馬六甲見識的與新加坡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教堂,一樣有著哥特式的屋頂,巨大的五彩玻璃,唯一不同的是設置在講壇邊的架子鼓和正在忘情擊打它的黑人鼓手。雖然並不太能接受那震撼耳膜的嘈雜音樂,但我確定自己在那一刻看見了自由的靈魂並為之傾倒。 政府大廈 聖安德烈教堂對面。 最高法院 新近落成的最高法院的外形完全背離了法院巋然不動的穩重性格,看來就像一個半空中幾欲升仙的巨大金屬飛碟。我對這種建築上的奇思妙想實在不敢苟同,因為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我理解的公平、正義絕不應該是一副高高在上、需要人們仰視的冷漠姿態。 舊議會大廈 見後文博物館部分的介紹。 國會大廈 非常雄偉,修剪的整齊劃一的巨大草坪,古希腊式的高大圓形立柱,門口巡邏的不苟言笑的警察,整座建築流露著完全的典型性政治姿態。 我參觀的時候正好有電視台在那裡拍現場,主持人站在國會大廈門前報道著政府養老保險政策修改的最新動態。近來,這個政策的變動嚴重影響了新加坡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以至於《THE STRAITS TIMES》驚呼,新加坡人對未來生活的樂觀度已經“比中國人還要低”了! 國會大廈這裡已經可以看見新加坡河和萊弗士登陸點。我是步行過去的,路上三次遇見一個華人三輪車夫,每次他都熱情邀我搭車。因為比較喜歡走路,也為了省點銀子,我三次婉拒了他。當我們第四次遇見時,他不屑的看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走死你!”厥倒。 亞洲文明博物館 見後文博物館部分的介紹。 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會堂 典型的維多利亞建築,屋頂的大鐘使你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就辨認出它來。劇院裡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有閑錢又有時間的話可以附庸下風雅,也是種享受。 我一直以為門前那尊雕像是某位偉大的藝術家,後經仔細研究發現應該就是萊弗士。這位殖民者在這個國家歷史上的地位真是無人能及。 日治時期蒙難人士紀念碑 這個紀念碑讓人難免心頭一沉,碑的基座上還可以看見清晰的彈孔。和福康寧公園一樣,這個碑給這個原本無甚歷史積澱的國家抹上了一道濃重的顏色。 四、新加坡河地區 新加坡河地區在新加坡歷史上的地位非同尋常。1819年萊弗士在這裡登陸,欣喜的發現這是一處比馬六甲更棒的非常適合英國人登陸的口岸,之後,萊弗士用區區100英鎊開始發展新加坡。如今,這裡已經成為新加坡的商業中心,河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是這個國家經濟繁榮的一個重要特征。 到達:NS25,CITY HALL站下,或NE5,克拉碼頭站下 主要街道:克拉碼頭,駁船碼頭 主要景點: 魚尾獅公園 位於新加坡河南岸。這裡矗立著那只著名的、怪模怪樣的魚尾獅塑像。這種獅子和魚的結合體是新加坡旅游局在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吉祥物,如今已經成為了現代新加坡的像征。 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 集中了各式各樣的酒吧。駁船碼頭的酒吧相對較老,建築風格親切而活潑,大多色彩明亮。克拉碼頭則是新近興起的酒吧區,這裡主要針對中高檔的消費者,酒吧的風格另類也多些貴氣。其中有家酒吧的室外座位上弄了超級大的金屬頂棚,結果看起來就像一圈人圍坐在一起燙頭發。 這裡的大部分酒吧也提供螃蟹都大受歡迎的海鮮。不過在這裡喝一杯的價格可是不 菲,一瓶小喜力就要7個半新元,咋舌。不過很多酒吧都有HAPPY HOUR,通常是在晚上8點以前。這一時段的酒會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最多可以達到7折。 另外,這裡酒吧的上菜速度極慢,不知是不是故意要人多欣賞下河兩岸美麗的風光。因此,在這裡消費絕對需要足夠的銀子和耐心。 瀕海藝術中心 也就是俗稱“大榴蓮”的建築。這樣大膽而具有濃郁熱帶風情的建築確實讓人印像深刻。 關於建築,我曾經給老公出了一道選擇題: 以下四個選項中哪個與其他三個不屬於同一類: A、維多利亞劇院 B、SUBSTATION C、“大榴蓮” D、“大笨蛋” 老公很嚴肅的說,三個中文,一個英文。 富勒頓大廈 這座維多利亞風格的壯美建築曾經是新加坡郵政總局,現在則是一所高檔旅館,吸引了很多有錢的觀光客。作為沒錢的窮人,可以站在大廈低下,做瞻仰大廈狀對著光著上身在旅館平台上曬日光浴的各色型男發會兒花痴。 ANDERSON BRIDGE 優雅的白色大橋,連接了新加坡河兩岸。 新加坡河 魚尾獅公園、駁船碼頭、克拉碼頭和萊弗士登陸點都有泊船點,可以乘船游覽新加坡河。路線有30分鐘(成人票價:12新元)和45分鐘(成人票價:15新元)兩種。 如果時間充裕,最好晚上游河,別是一番風景。夜色讓所有那些猙獰的鋼筋鐵骨披上了溫柔,仰視時它們不再是壓迫,也不再是刺破雲霄的褻瀆,而是人類創造的奇跡在茁壯成長。船夫時而吆喝兩嗓子,後來我明白他是在唱歌。我也隨便亂唱:人生不錯,真的不錯,今天的愁苦明天的收獲,喜信正踏浪而來。 五、光明山 著名的景點就是普覺禪寺。恢弘的大殿供奉著觀世音和釋迦牟尼,萬佛塔則供奉一座三層樓高的藥師菩薩。禪寺所有的殿堂均需脫鞋進入,殿堂裡有免費取閱的各種宣傳佛教教義的英文小冊子。通往各殿的長廊裡畫有24孝裡的故事。 在暴走的日子裡,停下腳步來這裡冥想半天實在是個不錯的主意。 從普覺禪寺回來的路上,我遇到一個來聽宣講的華人,她說今天的主講僧人來自中國南京林谷寺,然後問我南京在中國哪裡,她只知道北京和蘇州。我告訴她南京是蘇州所在那個省的省會,也是我的家鄉。然後忽然之間我就想起家來,很想很想。 到達:NS17,BISHAN站下→在地鐵站後面的BUS INTERCHANGE乘坐白牌的410路巴士或紅牌的52路巴士至BISHAN HILL Dr站下,車站旁邊就是。 回程:可以在對面乘坐白牌或青牌410路巴士至BUS INTERCHANGE下。 六、聖淘沙島 這應該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了,也是當地人周末度假最好的去處之一。沒有到過這個可愛的離島真不能算來過新加坡。不過聖淘沙島就是個消費的地方,除了魚尾獅走道免費外,所有的項目都需要不菲的銀子。 到達:NE1,HABOURFRONT站下,之後可以選擇在港灣中心或步行至花柏山纜車站搭乘纜車,或者在港灣中心乘坐SENTOSA EXPRESS。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從花柏山搭乘纜車,在這條據稱為亞洲最長的纜車上可以欣賞到不錯的風景。 票價:單程纜車為10.95新元,聖淘沙門票為2新元,總共12.95新元,比起LONELY PLANET上7新元的價格著實漲了不少。 主要景點: 魚尾獅走道 聖淘沙島上也有一做魚尾獅雕像,不過比魚尾獅公園那個大得多得多。魚尾獅像下有一支由華人、黑人、馬來人組成的小樂隊即興表演,他們使用二胡、吉他和手鼓演奏很老很老的英文歌曲。我最喜歡的是《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當年利伯曼被朋友騙去聽Don McLean的演唱會,結果寫下了這首傳世之作,目下我則是心甘情願的賴在這裡被這支小樂隊動聽的演奏謀害。 海底世界 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參觀過海底世界,所以覺得相當新奇。進門的地方有觸摸池,養著些溫順、奇特的魚類,可以放心大膽的觸摸。 票價:19新元。 嘉士伯旋轉觀光塔 燒錢的玩意。 西羅索沙灘 至今回想起在西羅索沙灘的那個夜晚我都覺得自己是在夢中,這個簡樸而熱情的沙灘是我的天堂。躺在松軟的沙灘上,清涼的海風掠過發梢,耳邊若隱若現著附近露天酒館的歌舞聲,老公靜靜坐在我身前對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出神。天上地下,我深愛這個男人。 沙灘上有一小片沙灘排球場。每周末晚上7點40和8點40各有一場星光水火表演,挺精彩的,不過要提前幾小時買票。票價為6新元。 可以在沙灘入口乘坐免費觀光小火車至沙灘各處景點。如果想去海豚樂園或者丹戎海灘總站則可以在沙灘入口乘坐免費的白色面包車。 七、各類公園 新加坡各類公園的規劃讓人嘆為觀止, 雖然通常地方不大,但往往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給人無限驚喜。在公園漫無目的的兜兜轉轉或是坐在爬滿藤蔓的長椅上發呆是我的最愛。 植物園 竊以為是新加坡最美的地方之一,而其中的國家胡姬花園(NATIONAL ORCHID GARDEN)則是新加坡最美的地方。 到達:NS22站下,烏節路一直向西→東陵路(Tanglin Rd)→納比雅路(Napier Rd),美國大使館對面 開放時間:每天5 A.M.至午夜 票價:國家胡姬花園,5新元 動物園 和國內一些大型動物園相比,這裡的動物種類略顯淡薄,但是人性化的公園設計和規劃,使我可以近距離觀察它們,有時候真的是太近了,它們會倏地從我頭上掠過,嚇我一大跳。這實在比站在冷冰冰的籠子前面遠遠眺望動物好太多。 表演時間: 亞洲大像園:每天11:30 A.M.以及3:00 P.M. 海洋動物館:每天11:00 A.M.、 2:30P.M.以及 5:00 P.M. 兒童世界:每天12:30 A.M.以及4:30 P.M. 到達: 1. NS4,蔡厝港(CHOA CHU KANG)站→在BUS INTERCHANGER乘坐巴士138至底站。或 2. NS16,宏茂橋(ANG MO KIO)站→在BUS INTERCHANGER乘坐巴士927至底站 NS線在碧山站就轉入地上,而自碧山至蔡厝港一路的風光相當美麗,看著兩旁的熱帶雨林和波瀾不驚的水壩,感覺好像穿行在雲頂樹冠。 開放時間:8:30 A.M.至6 P.M. 票價:成人18新元,ADMISSION ONLY。 夜間野生動物園 就在動物園隔壁,不過這裡並非像我以為的那樣飼養和展覽各種夜行動物,而只不過就是在夜間開放的動物園。 開放時間:每天7:30 P.M.至午夜 票價:成人18新元,ADMISSION ONLY。 TIPS:由於怕驚擾野生動物,這裡不允許使用閃光燈照相。 裕廊飛禽公園 全球最大的鳥類公園之一,也是新加坡人引以為豪的旅游景點。壯觀的彩鸚谷,恬靜的瀑布鳥舍和喧鬧的鵜鶘灣讓人印像深刻,而博彩劇場每天上午11點和下午3點開始的飛禽伙伴秀則妙趣橫生,不過表演結束時例行號召大家捐款,作為回報,每位捐款者都可以和這裡的大明星——一對鸚鵡夫妻親密合影。 到達:地鐵EW線文禮(BOON LAY)站下→至BUS INTERCHANGE乘坐194或251到裕廊飛禽公園站下(194只有兩站:BUS INTERCHANGE和裕廊飛禽公園) 回程:194是環線車,所以回來的時候只要在來時的站台仍乘194回到BUS INTERCHANGE即可 我去和回很巧合的乘坐了同一個司機的巴士,司機是個華人,直笑著對我說“好巧哦,好巧哦”。 票價:成人18.5新元,ADMISSION ONLY。 開放時間:每天9:00 A.M.至6:00 P.M. TIPS:裕廊飛禽公園位於新加坡西南部,從市中心乘坐地鐵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的行程,所以早點出發吧。 福康寧公園(FORT CANNING PARK) 新加坡的國家公園,展示了這個國家歷史中沉重的一頁。突兀在美麗山間的碉堡、英軍地下指揮室、炮台都表明,美好在戰爭面前不堪一擊。通往福康寧中心的兩側走道上刻著許多戰時犧牲的人的名字,我長久躑躅在這裡,想像著這些人年輕的臉龐。雖然不是世界選美小姐,但我的心願同樣是:世界和平。 山上保存有伊斯干達沙(Iskandar Shah)的陵墓。歷史學家研究認為伊斯干達沙原名拜裡米蘇腊,本是巴倫邦(Palembang或巨港)的王子,因不再效忠他的岳父國王而被迫逃亡至當時受阿瑜陀耶(暹羅)控制的淡馬錫(新加坡的前身)。之後,拜裡米蘇腊因殺了暹羅封臣Temagi而再次逃難至麻坡,後至馬六甲,並建立了顯赫的馬六甲王朝。馬六甲王朝建立後,為改善與蘇門答腊穆斯林諸國的關系,拜裡米蘇腊改信伊斯蘭教。伊斯干達沙(Iskandar Shah)就是拜裡米蘇腊改信伊斯蘭之後的名字,其中 “沙”(Shah)是沿用波斯國王的頭銜。 通常我在伊斯蘭教的景點總會有點不自在,不過這裡是個例外。雖然那些遙遠年代裡的過往充滿著神奇和媚惑,但這個纖塵不染的靜謐處所卻簡單到讓人沒有任何想法。棺木旁,一個穆斯林嚴謹的穿著伊斯蘭教國家的傳統服飾,在棺木左側的地面上緊貼著棺木靜靜平躺著,好像依附在久遠國王的身邊冥想,又好像僅僅是在中午毒辣的陽光中昏昏睡去,腳邊放著他的鞋。這裡是一切生物最終的處所,所有的神奇和媚惑在這裡完結。 福康寧公園裡還建有香料園。 到達:NS24,DHOBY GHAUT 票價:進入公園免費,但參觀碉堡需支付8新元費用。 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 新加坡唯一的大片原始熱帶雨林。位於新加坡西北部,離市中心並不太遠。武吉知馬是新加坡最高的山峰,但海拔只有區區163米多,實在稱不上是山。上山的路有紅、黃、綠三條,路程各不相同,可以根據自己的腳力選擇。路邊隔不多遠就會有跟小立柱,上面標識著紅、黃、綠三色或其中的某色,這就是獨特的路標了,選擇了某種顏色的登山路線後只要跟著標有該種顏色的路標前進即可。 武吉知馬的確很美,隨便一眼張望都讓人心曠神怡,所以慢慢走,盡情享受這份安靜和優美。 到達:可以從市中心乘坐巴士至BUKIT TIMAH SHOP CENTRE站下,向前走不遠可以看見一座過街天橋,通過過街天橋就到了武吉知馬山腳下,這裡有很大的綠色指示牌。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8:30 A.M.至6:00 P.M. 八、各類展館 國家博物館 如果只是四處看看,不需要付費。但是如果你想參觀展館,則需至少每個展館支付5新元。我安慰自己說,新加坡的歷史還沒到能激起我花大錢探尋的欲望,所以走兩圈,照兩張相走人。 亞洲文明博物館 非常現代化的博物館,先進的展示儀器和新奇的互動方式彌補了展品本身在文化、歷史意義上的不足。在這裡可以詳細了解印尼、馬來、新加坡、泰國的歷史和文化。我在裡面逛了4個小時依然意猶未盡。 不過博物館禁止吃喝,因此最好吃飽喝足再進去,不然逛久了體力嚴重受損。 亞洲文明博物館分館 很不幸,這裡目前正閉館裝修,2008年將更名並重新開放。 到達:NS24,DHOBY GHAUT SUBSTATION 嚴格的說這裡並不是個展覽館,而是供本地藝術家活動的場所,但可以免費參觀。要看看新加坡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就一定要來這裡。就在亞洲文明博物館分館隔壁。2樓有很多活動室。 到達:NS24,DHOBY GHAUT 新加坡藝術館 盡管票價不便宜,但仍是個值得走走的地方。這裡不大,主要展覽印尼、馬來、泰國等周邊國家的藝術作品,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展館共有3層樓,主要的10個展廳分布在1、2層。 2樓的兒童活動中心有畫家指導孩子畫畫,旁邊桌上擺著小本子,供各國觀光客留言。大部分觀光客都留下了贊賞的語句,也有不少人留下了漂亮的速寫。我只看見很少的中文留言,基本都是“我愛你”,有個占了一整頁紙,寫著: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到達:NS25,CITY HALL 票價:8新元 舊議會大廈 現在已經改建為一個藝術之家,是個比較怪異的地方。1樓的店鋪出售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家居設計、服飾、CD、書籍,大多讓人覺得驚奇但說不上好壞。走廊裡張貼著非常古老的電影海報,主要是香港邵氏公司的,最有名的莫過於《盤絲洞》以及張艾嘉和林青霞主演的《紅樓夢》。2樓有訓練廳、放映廳,放映廳常免費展映本地導演的作品。我參觀的時候正好有人在訓練廳練習現代舞,我駐足觀看,結果被他從鏡子裡看到,嚇了他一大跳,差點摔倒。我剛想道歉他就很不耐煩的揮手示意我快走,搞得我相當不好意思。看來要做一個受歡迎的、負責任的觀光客,有時候必須壓制自己過盛的好奇心。 到達:NS25,CITY HALL站 票價:免費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美食篇 新加坡確實是個美食天堂,可以品嘗到來自中國南海、泰國、印度、馬來的傳統美食以及大量海鮮和新奇的熱帶水果。總的原則就是大膽嘗試。 老巴剎美食中心(LAU PA SAT FESTIVAL MARKET) 這裡曾是直落亞逸集市(TELOK AYER MARKET),有十分壯觀的鑄鐵棚和老式吊扇。現在這裡成了一個巨大的美食中心,物美價廉,絕對值得一試。特別推薦黑胡椒螃蟹(BLACK PEPPER CRAB),價格約為每只30新元,可以講價,我們最終以28新元成交。 到達:NS26,RAFFLES PLACE站I口出,順著路標指示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大食代(FOOD REPUBLIC) 在新加坡有好幾家,我常去的是烏節路上威士馬廣場四樓那家。這裡雲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小吃,雖然攤位不算多,但幾乎家家都是在當地口碑相當不錯的老字號,有些攤位外還掛著當年創始人推著三輪車叫賣時的老照片。 這裡每家都值得嘗試,特別推薦以下幾家: 泰國菜館,威士馬這家大食代有個單獨隔出來的泰國菜館,就在避風塘旁邊,這裡的泰國菜實在是太棒了,特別是冬蔭功海鮮湯(TOMYAM SEAFOOD SOUP),真是余味繞梁,三日不絕。這裡的甜點也超級棒,特別是椰汁類,甜而不膩,強烈推薦。餐費:約15新元每人。 泰豐(THYE HONG),這裡的蝦面一天到晚排長隊,不過吃過一次就覺得為了這碗蝦面就算排半個小時也是值得的。餐費:約4至6新元每人。 華英(WAH ENG),超棒的牛肉湯。櫃台上還有免費的水果糖,吃完酸酸的牛肉湯後來顆甜甜的水果糖,感覺好極了。新加坡的酸味主要靠一種金橘大小的檸檬的汁調制。別看這檸檬個頭小,酸得嚇人。餐費:約5新元每人。 避風塘,很實惠的地方,每只鮮蝦雲吞裡都真的有一整只大蝦。餐費:約6新元每人。 海南雞飯,我記不得這家的名字了,不過這家大食代裡就這麼一家做海南雞飯的,就在衛生間旁邊。雖然位置挺讓人倒胃口,不過這家的海南雞飯絕對是我吃過最好的。我來新加坡後的第一頓飯就是在這裡吃的,當時吃得狼吞虎咽,吃完一邊打著嗝一邊衝兩個月未見的老公傻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餐費:約4至5新元每人。 口福(KOU FU) 和大食代一樣,也是知名小吃雲集的地方。我常去的是大巴窯那家。以下幾家味道不俗: 釀豆腐,吃法和麻辣燙差不多,不過食材基本全是豆腐做的。這也是新加坡地方名吃,論件賣,每件5至7角不等。和麻辣燙一樣,釀豆腐的美味關鍵是蘸料。口福這家的蘸料是我吃過的釀豆腐裡比較出色的,所以盡管威士馬的大食代也有釀豆腐,但還是建議來大巴窯的口福吃。另外,這家的價格也比大食代要便宜一些。餐費:每人5新元足矣。 鴨飯,店名似乎是叫王友,就在釀豆腐旁邊。店老板個子矮矮的卻姓高,很熱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人家說我的鴨飯不好吃,我就不相信。你要不試試?”餐費:約每人6新元。 THE BANANA LEAF APOLO 這是根據《LONGLY PLANET》的指示特地來吃的,味道實在是無與倫比。這家33年歷史的餐館的招牌菜是咖喱魚頭(APOLO CURRY HEAD),一級棒!飲料中酸柑水(FRESH LEMON JUICE)非常值得嘗試,相比之下,大食代裡賣的酸柑水實在難以下咽。另外,這家餐前提供美味的印度傳統美食扁豆薄餅,雖然非常好吃,不過不要貪嘴,千萬留下肚子品嘗主食。 很有意思的是,這裡的餐盤是芭蕉葉,這應該是印度的傳統。服務生告訴我們,把芭蕉葉對折就表示結賬。 到達:NE7,LITTLE INDEA站下,就在跑馬鋪路(RACE COURSE RD)上。 其他 街頭冷飲,很有意思,用兩片面包或者蘇打餅夾上一大塊凍得硬邦邦的冰激淋。只需要1新元,實在過癮。 海洋公園門口的面包,這家現烤的咖啡口味和卡布奇諾口味的面包非常好吃。 漢堡王,當年漢堡王在廣告中質問其他漢堡店:牛肉在哪裡?漢堡王也憑借大肉多汁而一炮走紅。這裡的牛肉確實更份量,價格也比國內低得多。回國以後我和老公還流著口水無限想念過它的牛肉。 面包新語(BREAD TALK),別以為和北京的面包新語一樣,這裡的味道要好得多,品種也更多。出門暴走的時候,我總喜歡背上一個面包新語的多納圈。 NEW ZEALAND NATURE,冰激淋非常棒。北京其實也有,不過價格太貴,只能無奈觀望。美增香,超級好吃的肉干。 新加坡自助游傻瓜攻略——購物篇 雖然號稱購物天堂,但個人覺得新加坡的東西,特別是服裝、紡織品和手工藝品並不比國內便宜多少,而且大部分你看中的東西很可能都是中國制造。化妝品的價格僅比國內店鋪價格稍便宜,但有一些不錯的促銷活動。一些進口商品,特別是刀具等廚房用品以及眉鉗等美體用品比國內便宜很多,而且有不少在國內鮮見的世界名牌。 網上知名度很高的購物區牛車水和小印度可能對中國游客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因為牛車水出售的中國風格紀念品在國內大中城市的小商品市場裡早已被人習以為常,而小印度的廉價印度傳統服飾則實在無法在國內街頭穿著。不過夜市裡有時可以淘到一些價廉物美的印度或者馬來風情旅游紀念品。 一、退稅政策: 退稅退還的是消費稅(GST),稅率是5%,但消費者仍需支付一定的手續費,手續費直接從消費稅退還數額中扣除。 提供退稅服務的服務商有兩個:GLOBAL REFUND,標志為“TAX FREE”;PREMIER TAX FREE,標志為“PREMIER TAX FREE”。凡在貼有該兩個標志的地方購物滿100新元均可退稅,但“TAX FREE”收取的服務費較“PREMIER TAX FREE”略低。另外,有些店鋪有自己的消費稅回扣計劃,因此即便沒有該兩個標志,也可以在買東西前詢問一下是否退稅及如何退稅。例如,我記得我在GNC買保健品時店家就表示可以累積退稅,也就是即便單張發票沒滿100元,但只要有幾張發票累積金額超過100元同樣可以退稅,而通常上面兩家退稅服務的服務商都要求單張發票金額滿100元。 退稅步驟: 1. 憑發票至購物地點的服務中心索取消費稅回扣券。 2. 離境時憑護照在樟宜機場的退稅櫃台給回扣券蓋戳。 3. 憑護照至機場裡的免稅商店處領取退還的稅金。 MUSTAFA退稅步驟: MUSTAFA的退稅步驟比較特殊。 1. 憑發票和護照至服務中心索取消費稅回扣券並用英文填寫國內詳細地址。工作人員會將支票放在一個寫有MUSTAFA地址的信封裡交給你。 2. 離境時憑護照在樟宜機場的退稅櫃台給回扣券蓋戳。 3. 將蓋好戳的支票放在信封裡封口後扔進櫃台旁邊的一個郵筒裡。MUSTAFA在收到蓋好戳的回扣券後將稅金以支票形式寄回你的國內地址。 TIPS: 1. 索取回扣券時一般不需要護照,但可以准備一份復印件以防萬一。 2. TAX FREE,PREMIER TAX FREE和DFS在機場領取稅金的窗口不同,注意對應。 3. 機場辦理退稅的人會很多,因此為避免耽誤航程,盡量早點到機場。 二、購物區: 根據臨近的地鐵站名,我把新加坡的購物區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並作如下推薦: 1. NS22,ORCHADR ROAD站,烏節路 董廈(TANG PLAZA),出售各種中高檔商品。 威士馬廣場(WISMA ATRIA SHOPPING CENTRE),出售中高檔服裝,有新加坡比較有名的TOPMAN和TOPWOMAN的店面,1樓有由著名設計師Benny Ong設計的女裝品牌“BEBE”,2樓的FILA成天打折。 義安城(Ngee Ann City),好像王府井的東方新天地,裡面除了許多專賣店外還有日本大型連鎖店高島屋(TAKASHIMAYA)。出售各種高檔商品。地下一層常有促銷活動。我在它的德國制品展銷會上花區區20新元(合人民幣100元)買了一套雙立人的刨刀和水果刀,自覺占了很大便宜。另外,這裡也有全東南亞最大的書店KINOKUNIYA,不過新加坡的書實在太貴。 柏麗宮(PARAGON SHOPPING CENTRE),充斥著各種高檔商品,對我這種窮光蛋來說,這種地方實在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邵氏樓(SHAO HOUSE),包括ADIDAS和NIKE在內的多個知名運動品牌常有打折活動,我老公花69新元(合人民幣354元)買了一雙心儀已久的三葉草經典款,相當值當。四樓的廚具部門是我最愛逛的地方,品牌和義安城差不多,但有促銷活動的時候價格比義安城便宜不少。 麒麟大廈(THE HEEREN),類似北京的77街,服飾價格適中,風格前衛。 DFS時格華(DFS GALLERIA SCOTTSWALK),免稅店,出售各種世界頂尖名牌。雖然買不起,飽飽眼福也不錯。另外,一樓出售國內名煙名酒,但價格比國內便宜20%左右,不過需要到機場提貨,所以不如直接到機場買。 2. NS23,SOMESET站,烏節路 先得坊(CNETREPOINT),裡面有家ROBINSONS,是新加坡比較有名的購物中心,在萊弗士城還有一家。ROBINSONS的化妝品櫃台有時會有不同於其他購物中心的更加實惠的促銷活動。 奧奇烏節(ORCHARD O.G.),其物美價廉的女裝很值得淘貨。和ROBINSONS一樣,這裡的化妝品櫃台有時會有更實惠的促銷活動。 3. NS24,DHOBY GHAUT站 獅城大廈(PLAZA SINGAPURA),這個購物中心據說曾是新加坡的行業老大,就連多美歌地鐵站都是專門為它而建,但如今這裡多少有點沒落。和其他購物中心相比無甚特別之處。 4. NS25,CITY HALL站 萊弗士城(RAFFLES CITY), 又是個出售高檔商品的地方。在新加坡,凡是名字裡帶RAFFLES的一定不屬於草根階層。不過這裡的ROBINSONS同樣值得一逛。 CITYLINK MALL,其實是從地鐵站通往SUNTEC的一個漫長的地下通道,不過通道兩邊擠滿了各具特色的服飾店和禮品店,當然也有佐丹奴、G2000這樣品牌的連鎖店。 新達城(SUNTEC),大到迷路的購物中心,很像北京的金源燕莎。四樓的電影院旁邊有多家出售電影周邊產品的店鋪,雖然不少產品都是中國制造,但真很值得買,特別是一些星戰模型,讓人嘆為觀止。有個模型店老板和我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新加坡有朝一日能制造出如“中國制造”一般精美的模型。聽他這麼說時,我生平第一次為“中國制造”感到驕傲。當然,也有一些價廉物美的進口貨,我以18新元(折合人民幣90元)買了一個美國產刻有葛來芬多徽章的坩堝(我老公揚言要拿來泡面)。這裡有全亞洲最大的噴泉。 5. NE4,CHINATOWN站 珍珠坊(PEOPLE’S PARK COMPLEX),牛車水著名的購物中心,都是一些個體小攤位,出售各種商品。比較有意思的是珍珠坊和珍珠大廈裡都有不少攤位出售各種珠石,新加坡人用來DIY耳環、手鏈等各種小首飾。國內也很流行這種DIY的小首飾,不過珠石種類遠沒有這裡豐富。 珍珠大廈(PEOPLE’S PARK CENTRE),珍珠坊對面,和珍珠坊相仿。 唐城坊(CHINATOWN POINT),有家店出售美國制造、錫銅合金質中世紀歐洲武士模型及各種龍像。我買了一個獨角獸和一個高腳杯,杯座是條面目猙獰的飛龍。愛極獨角獸身上逼真的肌肉線條。我老公說:酷。 福南科技與資訊廣場(FUNAN DIGITAL LIFE MALL),出售各種電子器材,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常有促銷活動,但總體感覺不比國內便宜。 6. NE7,LITTLE INDIA站 竹腳中心(TEKKA CENTRE),網上流傳的說法是沒去過竹腳中心和MUSTAFA就不算來過小印度。確實,竹腳中心出售的商品有著濃郁的印度風情,連空氣裡都彌漫著印度香水獨特的味道。雖然就購物本身而言這裡確實沒什麼可買的,不過來逛一下還是很有意思的。 慕達發中心(MUSTAFA CENTRE),小印度的又一著名購物中心。說是購物中心其實更像個包羅萬像的大超市。這裡出名的一大原因是商品價格低廉,但我覺得便宜的似乎只有榴蓮糖和巧克力,名牌廚具等日用品可能比烏節路上貴上好多。另外,如上文所述,MUSTAFA的退稅方式實在很麻煩。 森林大廈(SIM LIM TOWER),新加坡的海龍大廈。沒有二話,砍價吧! 7. EW12,BUGIS BUGIS JUNCTION,逛逛這裡的服飾就知道新加坡當下的時尚潮流是什麼了。值得花點時間淘寶。 TIPS: 新加坡商場的購物環境很舒適,基本是全自助,包括試衣。看中哪件直接去FITTING ROOM試穿即可,滿意就拿去款台付賬,不滿意的話交給FITTING ROOM門口的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三、各類超市: FAIR PRICE,新加坡著名的平價超市,常有特價水果。我比較常逛大巴窯(NS 19,TOA PAYOH)那家。 CHEERS,FAIR PRICE旗下的便利店,飲料價格比較便宜。 GUADIANTS,專門出售各種美體護膚產品。 家樂福,地球人都知道的法國大超市,在新達城裡。
尾聲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先貼在我的博客裡,然後經老公建議貼在這裡,這個攻略終於“大白天下”。輕松。
我是個沒常性的人,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我爸媽和我老公都不相信我真能整出個2萬字的攻略來。其實也確實好幾次差點夭折,不過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以前做事都是起於他人,自己沒什麼大興趣,這次卻是自己想給自己一個答案。
老爸患病,失去工作,找工作屢屢受挫,我一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往何處繼續,但是在新加坡一個月的旅行讓我明白天地開闊,人生沒有過不了的坎。更重要的,對生活而言,沒有人可以永遠做膚淺的觀光客,只有經歷生活的苦,我們才更熱愛生命。就像雖然新加坡美得可以讓人忘記一切煩惱,但是我沒過多久就開始懷念我困難重重的家一樣。
生活很美,真的很美,昨天的苦難今天的收獲,喜信正踏浪而來。

(植物園裡斑駁的樹)

(新加坡河和國會大廈)

(新加坡河的酒吧區)

(牛車水街景)

(奇妙的建築)

(興都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