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早就聽到不少可怕的告誡,如:吃頓肉就像過節啦,每天都是泡菜就米飯啦,韓國人副食缺乏所以只好拼命吃米飯充飢啦諸如此類。我中華乃世界第一美食國度,大概在國人的心目中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是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出國或許可以目迷五色,只是胃腸卻不免受苦了。其實拋卻成見,耐心的品味,異國的飲食自是也有她的妙處。來韓二月余,雖沒有嘗遍名菜,卻也偶有小得,可與眾親朋分享。說到韓式美食,第一個不能不說起的就是泡菜了,韓國人對泡菜的熱愛不亞於湖南人對辣椒的感情,形容為不可一餐或缺亦不為過。金教授說過,他在歐洲游歷時曾自帶泡菜,不時以之佐餐,否則食難下咽。韓國人制作泡菜不唯有悠久的傳統,時至今日且有發揚光大之勢,泡菜的種類據說有幾百種。制作泡菜是家庭主婦必備的技能,而“泡菜壞了”則會被老人認為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從前腌泡菜靠大大小小的壇子,而今每家都有專門的泡菜冰箱,樣式挺像冰櫃,大概人民幣兩三千元一台,電視中也經常有如何制作泡菜的節目。泡菜雖然如此重要,但在正餐中只是作為小菜,起碼在形式上是如此的。平常我在食堂解決中晚兩餐,一般包括一葷菜,一素菜或沙拉,一碗湯,米飯和泡菜隨意添加。食堂提供的泡菜基本是三樣:辣白菜、辣蘿蔔和酸蘿蔔。前者是泡菜的代表,隨處可見,稱為“金奇”,也可泛指所有的泡菜。根據本人品嘗味道比國內吃過的好些,不是看上去那麼辛辣,而是有些酸甜可口,我每餐都消滅不少。在飯館中泡菜的種類則要豐富的多了,且隨著飯館及所點主菜的檔次不同而變化。內容可以包括蔬菜、豆制品、海鮮、肉類甚至點心,這些配菜統稱為“盤餐”,在主菜之外可以免費添加。我吃過的一次最多的“盤餐”,大概有十來種,擺了滿滿的一桌子,煞是漂亮。這些泡菜不僅起到配菜的作用,同時也是重要的下飯菜和下酒菜,不然依中國人吃菜的氣勢和習慣,韓餐的主菜份量可是很少的哦。

(這個是比較豐盛的陣容了,除了右邊的牛肉和魚,其余都是盤餐)

(這個盤餐算是比較講究形像了,內容也很豐富,有蔬菜、魷魚,還有點心)

(我在束草的一餐,這是韓國東海岸的海濱城市,所以泡菜中有兩道海鮮)

(這是一份炸醬飯的泡菜陣容,有豆腐皮、一種魚、辣白菜和幾種青菜)

(左邊是個泡菜卷,裡面包的有點像某種瓜,酸甜的味道。右邊的是面皮包裹的卷餅,裡面是甜的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