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拉薩、尼泊爾、印度自由行-拉薩(1)

作者: 智慧隱士

導讀2007-11-10期待已久的異國之旅就要開始了,我這幾天在網上又看了一些驢友的游記,出行前再合理安排一下線路。晚上我和老婆穿上新買的羽絨服和軍靴到湖邊先演習適應了一下,感覺很好。老婆把出行准備的物品已裝進旅行包裡,雖還未出行,可心情早已在旅行的路上了。本次行程計劃如下: 上海-拉薩-日喀則-樟木-家德滿都-博卡拉-奇旺-藍比妮-瓦拉納西-克拉九霍-阿格拉-齋 ...

2007-11-10期待已久的異國之旅就要開始了,我這幾天在網上又看了一些驢友的游記,出行前再合理安排一下線路。晚上我和老婆穿上新買的羽絨服和軍靴到湖邊先演習適應了一下,感覺很好。老婆把出行准備的物品已裝進旅行包裡,雖還未出行,可心情早已在旅行的路上了。本次行程計劃如下:

上海-拉薩-日喀則-樟木-家德滿都-博卡拉-奇旺-藍比妮-瓦拉納西-克拉九霍-阿格拉-齋普爾-新德裡-瓦拉納西-博克拉-家德滿都-拉薩-上海

買好了11號晚上到上海到拉薩的火車票,酒店也預定好了,整裝待發。11日晚上20:08分火車准時出發。12日到達西寧後,臥鋪火箱中的人少了很多,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吧。

13日早晨6點多就醒了,看到窗外地面上已有點點燈光,天空很多的星星,真的是非常美麗,一會兒火車緩緩駛進格爾木車站。過了格爾木後不久,幾乎大地都被雪山覆蓋,陽光照在雪上,金光閃閃。下午四點多,火車經過錯那湖,這裡平均海拔4650米,湖邊無人居住,四周是山坡上都是白雪,在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此湖本應天上有阿,湖中還有成群的野鴨在自由的戲水。晚上9點,列車准時到達拉薩,拉薩火車站宏偉漂亮。出站後,和老婆與別人拼了一部的士,25元直達北京東路上的東措青年旅館,上車後,遠遠就看見了燈火輝煌的布達拉宮,很是震撼人心。的士從布達拉宮門口經過,很快就到過青年旅館,標間80元。進房間後,發現暖氣和空調都沒有。老婆先去洗澡,水忽冷忽熱,因為這次洗澡導致後面去了醫院打輸液,這裡提醒一下,冬天剛到拉薩高原時,最好先不要立即洗澡,因為洗澡經較容易感冒,加重高原不反應,如一定要洗澡,要做好通風和保暖工作。一晚上兩人都一直做夢,估計也是高原反應之一。

14日 早上很早就醒了,旅館靜悄悄,老婆感覺時冷時熱、頭暈,感緊先吃片泰諾感冒藥。拉薩的早餐比較簡單,在街上找了個小店要了碗熱騰騰粥和包子。然後坐109公交到羅布林卡路13號的尼泊爾總領事館,公交車是不收硬幣的,也就是說拉薩不流通硬幣。9點20左右到達,發現已經有二對年輕夫妻已經等在那兒了,交談後得知他們也計劃去尼泊爾和印度,一會兒來了個人,給每人發了張表,我們六人交互著填完後,發現有幾個人排到我們前面去了。現在尼泊爾大使館簽證辦公時間是10點至12點,10點多一點,大門打開,有一個小年青維持秩序,一次進去3-4個人,速度很快,輪到我們後,我們把6張表一同遞進去,簽證官看了一下同,把表退了回來,說有幾個地方填的不對,需要在原表修改一下即可,但讓我們重新排隊,這下由最早到來的變成了最後。我們想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沒讓他們幫填表,故意習難我們,因為其他排隊的人幾乎都是拿著填好的表來排隊的,就是簽證官發現有錯誤,小年青他們也現場給改一下就OK。快到12點了,輪到我們,這次很順利,30天簽證是免費,60天每人要交680元,我們要去印度的話,肯定是要60天的。但收費太高了,想想到加德滿都或新德裡去簽吧。所以都簽了30天的,明天下午4點來拿簽證。下午去小昭寺看了看,老婆看中小攤上的一個帽子,花15元買下。然後沿北京東路步行,目標達拉宮廣場,看到路邊有賣酸奶上,小木桶的包裝,老婆多看了兩眼,正坐在那兒吃的兩個當地女孩熱情地說好吃。我們就坐下來要了一個,2元錢,有點像廣東的雙面奶,味道不錯。

一路上看到手上拿一些一毛二毛散鈔的小孩或老人,向行人乞討。不知道用乞討這個詞是否合適,因為當在藏民並不歧視這些人,雖然藏民並不富有,但都會拿出一毛二毛錢給這些乞討者。我們身上最小的都是一元的,給過兩次後,決定換一些小額的,這樣能多給一些人。快到布達拉宮時,看到郵局,買了1張布達拉宮,1張雪山犛牛的明信片,寄回家鄉。

下午陽光燦爛,天空蘭蘭的,我們來到了雄偉的布達拉宮前,當天不售門票,只能到西大門去預訂明天的票,到預訂處詢問,得知只能買明天15:30的票,想想明天下午四點還得去拿簽證。預訂處只能預訂第二天的票,所以只能明天來預訂後天的票了。離開預訂處,我們穿過馬路來到布達拉宮廣場的小公園曬太陽,小公園綠樹成蔭,當地的游人也很多。坐小木凳上,我老婆聊了拉薩經濟的發展,看著市場上豐富的商品,寬廣的馬路以及快樂藏民,高原上有這麼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再想想青藏鐵路的通車,真的要感謝黨,感謝政府。


(一路的雪景)



(美麗的錯那湖)



(雄偉的布達拉宮)



(早晨布達拉宮前朝拜的人群)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