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人在新疆的第一站,是吐魯番。到吐魯番自然不能忘記那首歌謠-----“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葉城的石榴頂呱呱。”在國家5A級旅游區葡萄溝的累累秋實中,品嘗新鮮的、翠綠欲滴的葡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我對葡萄溝的回憶,常和那個高高、瘦瘦的維吾爾小伙子買買提聯系在一起。 穿一件白地繡花短襯衣、留著時髦的長發和上翹山羊胡子的買買提,是我們在葡萄溝一日游的一個重要節目——村民家訪的主人公。家訪的大致程序,一是主人致歡迎詞,二是請客人品嘗水果,三是主人的兩個漂亮的妹妹獻上舞蹈,四是主人熱情邀請客人下場學跳維族舞。最後,在賓主盡歡顏之機,不失時機地推出他們的主打節目-----推銷大把的各類葡萄干。 買買提先生的推銷功夫果然了得,尤其在第四個環節裡大展風頭。他把客人們分成男女兩隊,然後手把手教男士們如何向女士們邊跳舞邊求婚。 買買提先生且舞且歌-------(旁白)我爺爺他們那一代人是這樣的:“我會跳舞,我會唱歌,還有二十畝葡萄園,美麗的姑娘,請嫁給我吧。” (旁白)我爸爸他們那一代人是這樣的:“我有牛羊,我有房子,還有一台拖拉機,美麗的姑娘,請嫁給我吧。” (旁白)我們這一代人是這樣的:“我有股票,我有基金,還有一台小轎車,美麗的姑娘,請嫁給我吧。” 伴隨著幽默、詼諧、甚至誇張的肢體語言和風趣又飽含哲理的台詞,先生和小姐們欣然起舞、笑語盈盈,立馬轉型為新式葡萄溝村民。最後結果是,個個錢袋洞開,被買買提先生的溫柔一刀促銷術狠狠宰了一回。 曾經在沿海開放城市裡與股票基金長期共舞的古漢先生,斷然沒想到西北大漠戈壁中的年輕村民以這樣快的速度和外面的世界接軌。 與時俱進的買買提先生對這些流行元素的學習速度,再次證明了當年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舒爾茨教授的判斷-------農民是理性的,他們有能力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無疑,隨商品經濟大潮滾滾而來的觀光客們是促進買買提先生們學習、認識外部世界的新潮流、新趨勢的有力推進器。 一位美國攝影師康蘭絲講過他在中國的長期創作心得,“我的主題永遠是風景中的文化”。在葡萄溝,模範村民買買提先生已經向我們闡釋了這種文化的急速變遷。 新疆行隨感錄系列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