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佳處—揚州

作者: 人在揚州

導讀在揚州也待了些日子,感情上已經離不開了這座城市。也來說說自己心中的揚州城。說實話,對喜愛奇山異水,雄渾蒼茫之景的游者來說,揚州確實可以說有些平淡.但對於懷有江南情節,有些懷舊,喜歡點人文的東西的游者來說,揚州卻不失為一個值得品味的地方.固然你可以說瘦西湖也不過如此,但是揚州的旅游卻不僅僅是一個湖而已,而是這個城市. 曾經去過一些歷史上素以江南情 ...

在揚州也待了些日子,感情上已經離不開了這座城市。也來說說自己心中的揚州城。說實話,對喜愛奇山異水,雄渾蒼茫之景的游者來說,揚州確實可以說有些平淡.但對於懷有江南情節,有些懷舊,喜歡點人文的東西的游者來說,揚州卻不失為一個值得品味的地方.固然你可以說瘦西湖也不過如此,但是揚州的旅游卻不僅僅是一個湖而已,而是這個城市.

曾經去過一些歷史上素以江南情調著稱,也有些名氣的大中城市.(注意:一是大中,一是城市.那些藏在田間或山溝裡的小村小鎮不算是城市.它們特色的保存緣自來於被遺忘.)這些有名的城市在近幾十年現代化的進程中,已離人們印像當中模樣越來越遠.不能說當地政府沒有努力過.但遺憾的是,這類城市不巧多數處於目前經濟發展勢頭正勁的長三角.古老不再被看作財富,歷史遺存更抵不住房產開發商推土機的三兩下子.

前年去過紹興,不見則罷,見了失望,與想像當中相差太遠.城市夠漂亮,整個建築風格都是仿古的,青瓦白牆,令人賞心悅目.可問題就在於都是仿古的.短暫的逗留時間裡,也用心地想找出成片的有些古味的街巷,卻最終未得.三味書屋在哪裡呢?在最繁華的鬧市中,被一大片現代建築包圍著,周邊都是喧囂的馬路,如孤島一般.令人興趣索然,並且你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仿的.

南京的夫子廟,也全然是這個味道.所謂的烏衣巷就是徹底的仿古品,短短一段.還看到導游們在煞有其事地忽悠游客.

做得比較好的算是蘇州了,有一古城區,但也僅此一小塊,並且也正處在商業氛圍的不斷侵蝕中.畢竟是蘇州啊,經濟的發展水平在全國都是前幾名的.稍出古城區,放眼看去,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高架,立交,車流滾滾,不由得讓人心神不寧,更加煩噪,尋古探幽之心頓無,只想盡快找個地方躲起來.

而揚州則是幸運的.在這裡要糾正一點的是:按地理位置來說,它正好處在長江的北岸,而不是南岸.但歷史上一直被劃為人文意義上的江南,甚至一度成為江南的代表.印像當中,實際上並沒有到過揚州的金大俠在<<鹿鼎記>>中也錯過一回,將揚州誤作江南.印像不深了,還是小時候看的,似乎是茅十八踏馬來到長江邊這一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看.由於在江北,揚州沒能趕上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波,與蘇南一些城市拉下了差距,經濟相對落後,但城市化進程也由此慢了一步.這是其一.其二:當時的城市管理者們還是比較有見識的,對老城區實行了強制性保護,其中一個比較有名也一度爭議較大的措施,就是規定老城區的樓房不能超過市中心的文昌閣(其實就是一個兩層的小亭子).可見控制之嚴.記憶中曾有一段時間,揚州的各類媒體上爭論不休,批評者說指責城市管理者們太過於落後迂腐,要突破文昌閣高度的限制,在老城區大興土木,說揚州太少高樓大廈,不這樣做,就沒有現代感,由此也沒有進取精神.當時支持者甚眾,也取得了一點突破,甚是遺憾.回過頭來看,這些說法簡直太幼稚也不負責任了,根本不值一駁.

你可以說瘦西湖沒有想像中那麼美,但揚州的瘦西湖是全國城市類似景區中唯一沒有視覺污染的.就是說,只要你在湖區,四周望去,你絕不會看到一處突兀的現代建築.而事實上瘦西湖就緊臨市中心.都說杭州西湖不錯,但你在湖面隨便一看,便可看林立的高樓,壯觀是壯觀,但與西湖的整個氣質明顯不符.還有古運河,杭州也有,從電視上看到,兩旁一座座高層住宅樓拔地而起,古運河身陷在其中,如水溝一般,已無古可言.而揚州這一段相對就好得多.但揚州在古城保護當中,也還是有敗筆的,比如說皮市街的開通,硬生生的將一片老街道破了一道口子. 一直不以為然,我所知道的是那一段也是有一些有味道的老宅的.解決交通擁堵的辦法有許多,何必拿現存的少一塊是一塊的老街區開刀呢?

現在揚州早已沒有當初要不要蓋高樓的爭論.取而代之的是明確古城區整體保護,另僻新區大力發展.這對於不少心懷揚州之夢的朋友是件幸事.你可以說,現在的揚州與你想像當中的還有距離,但是一見之下,但也不至於太過離譜,出現林妹妹著連衣裙之嫌,這在當前已經是很難得的了.私底下,我對揚州的旅游一直是看好的.一度國內許多城市大興人造景點之風,這包括揚州一些近鄰的江南城市,而目前這些景點多數江河日下,費巨資建起來的所謂古跡紅過一陣子後便後勁乏力,主要是缺乏人文底氣.而揚州的人文氣息以及其真實的歷史遺存卻是卻有其獨到之處,將散發出長久的魅力.這也是2006年揚州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主要原因.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歡迎游友們有空來揚州一游.作為現居揚州的外地人,建議自助游者如果時間寬裕的話可以在這個城市內部轉轉,特別是一些小巷,比如說南河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揚州鹽商聚居之地,那些老宅雖已蒼桑,還雜住著居民,卻是原汁原味,沒有被開發,與目前一些偽古跡相比,卻是另有一番味道,關鍵還不要米啊.還有小秦淮河一線的小巷,那才是歷史上揚州真正的煙花之地,若說韋大人的發跡地怡春院,大抵應該在那裡。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