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之旅--齊齊哈爾(五)

作者: glider

導讀蔔奎清真寺 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是舊城內保存得較為完整 的建築,為磚木結構,極富民族特色。 清真寺由東寺和西寺組成,兩寺並立,西毀壞較嚴重?兩寺建築布局極為相似,與一 般的清真寺大致相同,分別以禮拜殿為中心,配有教長室、講經室、對廳、沐浴室、門 樓等。東寺有建築藝術精美的大殿和窯殿,大殿氣勢宏偉壯觀, ...

蔔奎清真寺

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建,是舊城內保存得較為完整

的建築,為磚木結構,極富民族特色。

清真寺由東寺和西寺組成,兩寺並立,西毀壞較嚴重?兩寺建築布局極為相似,與一

般的清真寺大致相同,分別以禮拜殿為中心,配有教長室、講經室、對廳、沐浴室、門

樓等。東寺有建築藝術精美的大殿和窯殿,大殿氣勢宏偉壯觀,裝飾精美,為凸字形,

坐西朝東,大殿前有寬闊的卷棚式廡廊,飛檐翹壁,彩椽相接,數重龍爪菊似的鬥拱,

由六根大紅柱襯托。正門上懸掛有阿拉伯文“太斯米”贊詞橫匾,左邊有匾額一方,上

起“急公好文”,活頁門上雕刻著琴棋書畫,四季花草和桃李佛桔等精美花紋,太殿山

牆上的磚刻為鯉魚臥蓮圖案,形像優美生動。

窗殿為三層方形塔式,正面石雕上刻有“天房捷境”,中間一層通體為磚殿,刀法精細

,精工細琢,整個圖案呈柱形、齒形、回紋形,每面還有幾個圓形磚雕,刻有阿拉伯文

的聖主名字和聖形 。頂端是金色的“風剝銅”寶葫蘆,約2米多,葫蘆頂上斜鑲著月牙

形飾物,像征著伊斯蘭教“彎月涵星”。 整個建築歷史悠久,保存較好,充分體現了宗

教和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風格。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頗有美感。

創建由來:據史載,清康熙時為抗擊沙俄入侵,根據諭召,作戰基地設在齊齊哈爾一帶

,長馬神廟附近設立 房 驛站,並修齊齊哈爾城。山東、河北來的戌邊回民在建城當年

蓋起幾間茅舍,初為東寺。1852年,甘肅十二家伊斯蘭教徒放逐於齊齊哈樂,他們屬於

“哲合林郁”教派,與“格迪木”派有別,遂另建西寺,於是成了今天的東西兩寺並峙

格局。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