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家客棧麗江的故事,從有家客棧說起。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經歷了飛機的四飛四落之後(烏魯木齊—成都(迫降)—重慶—昆明—麗江),我終於呼吸到了麗江的清新空氣。如阿悅夫婦所說,麗江一直在下雨。客棧安排了接機,一個納西族小伙子,一路上和我說著麗江的這個那個,我看著窗外的黑咕隆咚,有些害怕,想著如果是被賣到深山裡做媳婦兒應該怎麼逃脫,呵呵!機場到古鎮的路上,真的應該裝上路燈,讓剛到此地的都市人不要覺得那麼疏離和陌生,我坐在後排的座位上,有點冷!
車行40分鐘,一個轉彎,“有家客棧”的溫暖燈光映入我的眼簾,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尚在人間,並且很安全。原來,真的可以在轉角遇到幸福,就像這燈光,我一路期盼的東西,瞬間便和我如此接近。納西族司機和我親切告別,想到在機場看到他的時候還心存疑慮和害怕,有些慚愧。
啊,讓我想想踏進“有家客棧”那一刻的心情。興奮、緊張、好奇...除了這些大家都會有的情緒之外,還有孤單和期待吧!一個小女子,拖著一個大箱子,頂著幾滴雨珠子,就這樣走進了“有家客棧”。老板娘Joy不在,有個很本土打扮的人把我領進房間,後來才知道這家客棧就是這個土人造的,他叫毛毛,太有個性的長相,讓我根本對他外形以外的東西不感興趣。“有家”的有幾個特別特別的長住客人,這些人都會引起我對於他們一切的好奇,只有毛毛,我看著他,就想知道他的外型怎麼那麼有型!(毛毛照片見相冊“有家”專集)
走進房間的時候,我不得不說,心情有點低落。房間實在很簡陋,加上正下著雨,地面一踩一個腳印,更覺得這屋子和室外沒什麼區別。可能是有點孤單的關系,看什麼都覺得略帶滄桑,其實後來發現我那屋子蠻好的,干淨、安靜,很容易入睡的環境!放下行李,我就趕緊去人多的走廊扎堆。隔壁的麻辣燙先點了若干,囫圇吞下後開始覺得有點溫暖。一對小夫妻坐在走廊的搖椅上搖,老去吧,你們,我當時就這樣想,此刻老去,他們的幸福便永恆了,呵呵,還真會亂想,人家還有那麼多激情歲月沒燃燒呢!
老板放了大大的一組音響在走廊,放著BLUES,配合著淅淅的雨,很搭調。我想,我在麗江的柔軟時光,就從這裡開始了......
......
第二天,雨過天晴,事實上我在麗江的這10天都是晴天,納西人說“善良的人來麗江,天就晴”,此話與呆在麗江幾天就下幾天雨的阿悅夫婦共冕。晴天下的“有家客棧”,明媚、溫情、隨意、舒服,就連我那簡陋的房間都變得可愛起來,我在房間裡撒上了從伊犁帶過來的薰衣草,這讓我隨時能感受家的味道。把“有家”的三層樓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拍照若干、贊嘆若干、一看就是個初來乍到的土豹子,一驚一咋的。
老板和老板娘人都很好,放棄了本有的一切,來這裡,只為了每天可以睡懶覺,呵呵,勇氣可嘉!上海的小女人和四川的大男人,在麗江蝸居,與其說經營的是客棧,不如說經營的是愛情!我們都叫老板老羅,GUITA彈的超好,旋律一出就是驚艷,驚艷到你聽到以後就不忍離開,一定要聽完,聽完之後還想聽,老羅很喜歡羅大佑,他的外形也很有羅大佑的神態;老板娘Joy是個典型的上海小女子,恬淡、精致,話不多,聲音輕,語速卻很快,聽她說了很多關於客人的有意思的事,例如,客棧有一個小姑娘,兩年來一直在西藏和麗江兩邊住,不知道是干什麼的也不知道多大,也沒見她做什麼,就是睡覺、醒來、吃飯、出去轉,周而復始......還有一個在新疆種香草的中年女人,帶著她的一只叫“旺財”的博美,每天睡到日曬三竿,然後上網、逛街、吃飯、睡覺,周而復始.....這些人從來不說什麼時候要回去,走了之後也不說要不要回來,可以過不了多久,又會到麗江,還住“有家”。我見過他們,有點羨慕,又有點同情,我想,可以這樣隨意的女子一定沒有牽掛,沒有牽掛是因為心中缺少愛,缺少愛的生活應該是無助的吧!
拉拉被老板夫婦當成他們的孩子,我很怕大狗,可是和拉拉的關系超好,我出門他只要不在睡覺就會跟著我,我們幾個騎車去束河那一天,拉拉一直跟我們差不多走到四放街,最後朝元把他送了回去!這只拉布拉多犬真的很可愛,無欲無求的,膽小怕事,連旺財這樣的小博美,他都怕生生的,我喜歡膽小的狗狗,有種英雄氣短的可愛,呵呵!
此篇寫完,發現有廣告軟文之嫌。絕非廣告,特此聲明!
(二)—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古鎮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麗江。
最核心最眾多但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是住在古城裡的人,他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仿佛身在其中又仿佛與世隔離,麗江的雲淡風清、曖昧迷離、風花雪月都與他們無關,他們是夢境中的現實,在我們眼中是他們只是一景,在他們眼中我們只是過客。麗江於他們,是家園、是生活、是柴米油鹽、是喜怒哀樂、是腳下踩著覺得塌實的土地。
還有一些人,他們是新麗江古鎮人,這個說法是我發明的,很貼切。他們從四面八方遷徙過來,做生意或者定居或者作生意的同時定居。他們身上有著某種氣質,和居民和游客都不一樣,悠閑得不徹底,錢賺得不專注,這個說法也是我發明的,很科學很清晰(這個說法是高中的數學老師發明的)!就像“有家客棧”的老板夫婦,就像那支流浪的樂隊。麗江於他們,是夢想、是事業、是追求、或是逃避,而同時,他們一定擁有著另一個世界,在別處。
我們這些人,標准來麗江飄的人,飄過了也就過了,帶走兩個億,回憶和記憶,藏在像冊裡,留在文字間。這些人,也不妨分類!
有一些人喜歡晝伏夜出的,麗江於他們,是黑夜裡綻放的玫瑰,帶著刺卻芬芳妖艷難以抗拒。酒吧街上穿梭,很容易,迎面就飄過來認真打量的曖昧眼神,男人和女人都變得放肆,好像隨時准備送出一吻,我不喜歡,太濃烈的挑釁眼神,太直白的肢體語言,所以,那條麗江非常著名的酒吧街,在麗江的10天裡,我只在晚上去過一次,和朝元和NORA和伙伴一起,所以,對於我聲稱麗江無艷遇扼腕痛惜的那幾位,你們明白了吧!但是,在酒吧街上,還是有美好回憶的。差不多在酒吧街的盡頭,我們發現了“地平線”,歌手唱著齊秦的老歌,竟然在那個蕪雜的環境中讓我的耳朵有了排他的功能,我們在“地平線”唱了幾首老歌,我的“紅豆”,NORA的“勇氣”,朝元的“痴心絕對”,恐怕是酒吧街之夜唯一觸動我心靈的回憶。已經忘了,那些燈紅酒綠。
有一些人喜歡在客棧在街上在古鎮的角角落落發呆的,就是我這種,被若干曾在麗江刻骨銘心的前來者批評為沒有追求!好吧!麗江於我,是一種構思完全躍然紙上,是每天陽光照在身上、是踩著長長短短的自己的影子、是尋香去找巷子深處的納西燒烤、是騎著單車全速奔跑在烈日下、是拿著地圖尋找書中描述過的一家又一家,是晚上哼著歌橫七豎八地走回家,是在客棧的走廊上翹起腳看書聽水聞花香.......這完全是一種寫意的生活狀態,有內容,卻沒有形狀。
還有一些,來自各地的“昆大麗”游行團的大隊人馬,我們都很疑惑來麗江這樣的地方是否需要如此這般興師動眾、井井有條,連泡吧也是魚貫著,呵呵,這樣的一群人,我們很同情。麗江於他們,只是schedule中的一項,沒有感受,只能接受!
我還會去的!
三)—沒去成的瀘沽湖
瀘沽湖沒去成,去了兩次都沒有去成,改簽了機票也沒有去成,我想了好多次為什麼,緣分是天注定的,和美景的緣分也是如此,我與瀘沽湖,情深緣淺。
第一次是因為塌方;第二次,是因為火把節期間,司機說怕被搶劫,因為當地人很貧困,火把節又是他們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節就把羊啊牛啊乘司機不被往路中間趕,然後牲口被撞死或撞傷,他們乘機勒索錢財,一只羊1000,牛2000。司機說的邪乎,不知是真是假,我們被嚇到了,所以又沒去成。
山路十八彎,止步之處,拍了幾張照片,留了很多念想。我蹲在路邊,從沒有過的,對山的那邊的那邊的那邊,那麼的期待和向往......
(四)—沒看清楚的香格裡拉
關於香格裡拉為什麼叫香格裡拉,版本若干,我寧可相信世外桃源一說,淳樸的藏族人民的淳樸語言,用這種方式詮釋很自然很有想像的空間。
從新疆回來再去香格裡拉,我一直說是個錯誤;朝元說他無過九寨溝,再看香格裡拉也興奮不起來;ENZO和NORA沒去過什麼地方,所以一路贊嘆一路歌,激動的用顫抖的雙手拍出若干模糊的照片。我昏睡中醒來,醒來後昏睡,新疆坐車坐怕了,總結經驗就是坐長途車最好的狀態就是昏睡,睡到時空逆轉、乾坤挪移,清醒的時候已是目的地,這才是坐長途車的最高境界。
松贊林、碧塔海、天橋以及沿途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地方,給我留下了關於香格裡拉非常模糊的印像,無法用什麼詞准確描述,想贊美怕言過其實;想批評怕褻瀆神靈。模糊中有幾點清晰:
一是在松贊林寺遇到的一對外國母女,媽媽背著殘疾的女兒走在虔誠朝拜的路上,寺廟在很高的山上,陽光下顯得那麼的遙不可及。在高原上,我們都放慢了腳步,爬幾級台階就會氣喘噓噓,我看著那位母親艱難的行走,忽然覺得,為什麼,佛,一定要高高在上,為什麼不可以在平凡人可以觸手可及的地方?
二是藏族司機扎西。扎西是我們在當地包車的司機,這是一個外型上非常典型的藏族人,黝黑到發紅的皮膚、塌塌的肩膀、結實的身材;性格卻沒有那麼典型,可能是做生意做久了,有了些商人的小奸詐,不過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沒有和他計較,畢竟,看得出的狡猾有些可愛,他一得逞就開心一開心就話多一話多就隨時高歌一曲幾個聲部任意游走的那種藏族民歌,我們權當作是回報了,雖然此行因此多花了些銀子,但是不影響心情,反而覺得很有趣!
三是碧塔海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見過很多,真正身在其中徒步穿越是第一次,所以沿途收獲了很多可以刻進記憶的東西。比如說忽然間從叢林深出撲騰出的叫不出名字的鳥;比方說躺在地上已經腐朽的枯木上的漂亮的蘑菇;比方說海子邊悠閑的吃草抽空抬頭與我們親切對視的牛;比方說躺在海子邊的零星散著牛糞的草地上真的睡著了......最經典的是,我們四個人在密林深處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每個人用家鄉話大聲的、非常大聲的說了一句髒話。
香格裡拉,就這樣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並不那麼神秘並不那麼宏偉並不那麼浪漫並不那麼雲深霧繞的印像,地平線也還在,沒有消失......
(五)—束河,時間靜止的地方
束河去了兩次。第一次就想呆在那裡,於是第二次就特地去呆在那裡。
和麗江比起來,束河像個淑女;麗江有點分裂,像《綠茶》裡的趙薇。
束河的時光客棧裡,我度過了在雲南的最後兩天,睡到自然醒,聞香去找食,吃飽了游蕩,拖鞋走天下......這種十分沒有追求的生活亦或是十分有追求的生活,我充分的過了兩天。離開的時候我在想,這樣的生活,如果天天是這樣的生活,我會變成怎樣?我把自己想像成鎮上一家客棧裡那位氣質高雅端莊秀麗滿頭銀發的老板娘,她這一身的不俗不知道是不是在束河修煉出來的,可是轉瞬,我又想到一直在某個街道轉角處賣蔬菜的啞婆婆,邋遢木訥遲緩,我也許會變成那樣?
不管怎樣吧,在束河,我老有想了解的欲望,了解這裡那裡的角落,了解這樣那樣的人,好像到處都有故事,但是我又不是那麼有想去問的欲望。
有人來了,有人離開......
我在麗江的故事,在束河,定格成了靜止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