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美麗可謂享譽世界,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去過麗江的人都能看到她的美麗,如果你只是一位匆匆過客,除了看她灰色古老的外表,最多還能看到她灰色裡一串串的紅燈籠。
我從廣州直飛麗江,把三天的時間都留給了麗江,我要用心去走進她。
11月中的麗江,秋高氣爽,我先把行李放進預訂好的古城內光義街木府附近的自由生活驛棧(麗江DIY大本營),稍作休整,拿起客棧小店免費贈送的古城手繪羊皮地圖開始逛古城,沿著悠長的小巷直到繁華的木府,然後又穿梭天雨流芳到達關門口,游蕩在七一街,再去古城的“心髒”四方街湊了一陣子熱鬧,找准了去酒吧街的線路。一個人穿梭在古城的茶馬古道,直到吃晚飯的時間到了,我才返回客棧,稍作休息,和客棧主人閑聊,原來是兩個剛畢業的學生弄的,寬廣的院子是典型的納西庭院,很多花花草草,悠閑等待著夜幕降臨後的麗江第一個夜晚。
晚飯在客棧老板介紹的玉河廣場附近“正中蒙自過橋米線”店裡要了一碗雲南名吃“過橋米線”10元,當那個大砂鍋端到我面前的那一刻,我被這個盆一樣的大腕嚇了一跳,看著這一大碗熱騰騰的過橋米線,我有些發愁了,盡管我做了努力,但還是剩了三分之一。吃飽了,夜色也基本上蓋住了古城,滿城的紅燈籠亮起來了,照得整個古城一片火紅。慢悠悠地漫步在被游人腳步磨得光亮的石板街上,心中不禁感嘆:從石板上走過的人們,有多少是來看麗江的匆匆過客?又有多少是來享受麗江美麗的有心人?
酒吧街聽對歌
夜色裡的酒吧街,被一條小河分割成兩半,兩邊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酒吧或咖啡館,陳舊的設施,此時倒更讓這裡顯得古樸中透著典雅,各家店鋪門前都掛著一串串紅光閃閃的燈籠,我找了一家小酒吧坐下來,要了一支克羅那,開始享受麗江古城對歌的浪漫之夜。
不只從何時開的場,歌聲一浪高過一浪,有方言味很濃的古老民歌,有最時尚的流行歌曲、網絡歌曲,我的對面,有一位外國游客滑稽地演唱起了劉三姐裡的對歌,對岸的人們紛紛響應,一時間,酒吧街這邊問,那邊答,一唱一合,整條街都成了歌的海洋,南腔北調,響徹古城。在酒吧街,大家都變得瘋瘋癲癲,無所顧忌,這樣的放縱,太難得了。直到後半夜,歌聲才漸漸消停。
走遍大街和小巷
清晨睜開眼睛,太陽已經很高了,推開雕著花鳥圖案的小木窗,發現外面的天氣特別好,趕緊洗漱,吃了早餐便出門。遠處聖潔的雪山、近處古老的民居、腳下清澈的小溪、小溪裡肥大的紅魚、古街上的店鋪裡掛在門外絢麗的小飾品和門前的燈籠、穿梭於古巷裡帶著或紅或白或黑旅游帽的游客、打著各色小旗的導游等等,人流如織、人聲鼎沸,構成了麗江白天的熱鬧場景。獨自走到五一街小石橋邊的“瑞和園”泡上一杯普洱茶,聽聽悠揚的古琴古韻,享受一番納西風情的寧靜;在光義街的“桔子紅了”嘗一嘗摩挲老板親自下廚做的“雞豆涼粉”;在“三眼井”看看洗菜、洗衣的納西女子,略一番納西人充滿了環保意識的科學用水,那是一種感動。在古城閑逛了一天,想去的景點幾乎都去過了。
享受幽靜的束河古鎮 在麗江的第3天,是很隨意的一天,計劃去束河古鎮逛逛。早晨八點多才起床,吃了早餐,花15元租了一輛自行車,騎車邊看邊走,大約半個小時後來到束河古鎮,把車子瑣在古鎮唯一的老街—-仁裡路街頭,街邊的小溪裡,長長的水草隨著水流不停地擺動,像游動的水蛇。沿著老街尋找在網上查詢過的“漱河最漂亮的院落”—“布農”小院,很快就找到了這個小院,它的確很美也很幽靜,午餐就選在這裡了,果然不虛此行,這頓味道獨特的飯菜還真名不虛傳,因為店主是從四川來到麗江的,所以,這裡的飯菜集川味和雲南味於一體,就成了獨創而獨特的美味了。
下午的時光就更悠閑了,走在麗江古城的石板路上,看看風景,遇到自己喜歡的工藝品就過去討價還價一番買下來,到下午返回客棧時,那個癟癟的旅行包,已經被塞得鼓鼓囊囊了。
三天的麗江自由行,該看的基本上看了,該吃的基本上吃了,該買的也基本上買了,坐在房間裡,看著夕陽下暖暖的古城,我覺得黃昏裡的麗江原來是如此美麗,美得讓我舍不得離開她。
晚上躺在2樓寬敞的單間大床上,抱著電腦瀏覽大本營推薦自助旅游線路,選擇梅裡雨崩6天行程這一線路繼續我明年麗江的下一個旅程。(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想想明天就要離開麗江小城了,還真有些戀戀不舍的感覺。更舍不得住了三天的外觀古香古色、房間裝飾比較現代的DIY大本營,讓我享受到麗江古城特有的悠閑,又有家的感覺。
這幾天麗江古城之旅,我終於用我的閑情,換得了麗江毫不保留的美,期待下次六天更精彩的梅裡雨崩自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