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城亞丁沉睡在歲月的冰河,方圓7323平方公裡的土地存留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和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它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升日落,默默地守著自己曠世的美景。
這裡很開闊,從雪山流下的水很有形狀的呈幾個大彎慢慢的流動著,一些很大的犛牛在濕潤的草地上吃著新鮮的草,三個雪山會同時呈現在你面前,那時,有的只能是無言的震憾。
在五千多米的海子山,雲在急速的變幻,海子的顏色也在變幻,人仿佛成了神仙,心會顫動。
生活是一環扣一環的,在稻城,會讓人知道自己其實是可以忘卻的。
最早發現稻城亞丁的是美國傳教士瑟夫·洛克。1928年,他從雲南麗江出發,經四川木裡縣到達稻城,並把所拍到的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但他當時並未發現他到的是稻城,而一直認為是雲南中甸。直到1996年,有關專家才確認洛克所到之地乃稻城亞丁。
川西一線,近年人氣最盛的莫過於稻城,但與理塘相鄰的雅江縣,有一個仍保留著原始康巴藏族風情的德差鄉,卻鮮為人知。這裡關山阻隔、公路不通,足以讓熱衷民俗的影友們找到原汁原味的好素材,因而又被稱作川西旅游“最後的處女地”。
走川西一路,滿眼盡是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嶺,少見視野開闊的平緩之處。可從西俄洛鄉騎上個把小時的馬上到海拔4000多米的郭崗頂,一片寬闊平緩的高山草場便讓人眼前一亮。草場被遠處連綿不斷的群山包裹著,整個山勢恰似一朵蓮花,中間的草場就是藏在花瓣中的蓮蓬。這兒最美的季節當數七、八月份,漫山遍野都是盛開的五彩野花,那漂亮狀實在無法形容。
川藏線南北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風光美麗地綻放。這,就是新都橋。
車從山邊開過,只見一個個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兩旁,一條淺淺的小河順著村前緩緩流過。村前村後矗立著棵棵挺拔的白樺。村後的山坡上漫游著星星點點的犛牛和山羊,民居的屋頂上冒出縷縷炊煙,綠色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詳地吃草……極目遠眺,貢嘎山主峰皚皚而立。藍色、白色、金黃、黑色、綠色,和著那流暢的色彩和線條,恍如置身油畫之中。怪不得這裡被譽為“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
最後說點實用的,行和吃。
交通廣州每天都有航班飛往成都。從成都到雅江縣城455公裡,途中經過四姑娘山、丹巴等地。西俄洛、郭崗頂一帶沒有飲食店,以藏民飲食為主,建議吃村民燒的白稀飯、蒸饅頭、水煮牛、羊肉等。最好自備一些方便面、即食腌制菜和罐頭、可保存的水果,帶上飯盒、水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