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蟹旺沙家浜常熟除了尚湖外,還有一個更大的湖泊,叫昆承湖。而昆承湖畔有個世人皆知的地方,叫沙家浜。嚴格說,沙家浜應該位於昆承湖與陽澄湖之間。從地圖上看,沙家浜似乎離昆承湖更近些。有人說,可能因為陽澄湖名聲遠比昆承湖大,所以都說沙家浜位於陽澄湖畔。我不知道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我們這次去常熟,在游覽虞山、尚湖後,又去了沙家浜。沙家浜離常熟城不遠,約半小時車程。我們按照地圖所標,沿海虞路——新顏路——新世紀大道,一直開到沙家浜。沿途交通標志很清楚,很好找。對於旅游者來說,或者對於上海人來說,沙家浜是進行紅色旅游的地方,也是吃螃蟹的地方。【紅色旅游】沙家浜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沙家浜境內河港縱橫,蘆葦遍布。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蘆葦蕩的掩護下,英勇的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了壯麗的戰鬥詩篇。以沙家浜為素材創作的滬劇《蘆蕩火種》和京劇《沙家浜》,家喻戶曉,沙家浜也因此聞名遐邇。如我輩上些歲數的人,都知道春來茶館,都知道郭指導員,葉排長,沙奶奶,阿親嫂,包括反派刁德一、胡傳魁等人物,甚至還能哼上幾句“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有關沙家浜的資料介紹說:近年來,沙家浜利用得天獨厚的革命傳統和具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使蘆葦蕩風景區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區和陽澄湖大閘蟹交易市場為一體的旅游體系。【金秋蟹肥】陽澄湖大閘蟹深得上海人青睞。上海人吃陽澄湖大閘蟹,一般都去昆山的巴城。但去巴城的人太多了,人滿為患。於是,人們又來到沙家浜吃陽澄湖大閘蟹。我們去沙家浜的這天,是周六,加上天氣又好,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所以,沙家浜的游人如織,停車場裡停滿了旅游大巴、小轎車。好多小轎車都停在停車場外的馬路上。其中大量的是滬牌照。當然,游客中大量的口音是“阿拉”。沙家浜的門票60元/人,顯然有些貴。一接近沙家浜景區大門,我的第一感覺是“今天化”,沒有過去那種淳樸、原始的風貌。與我們想像中的沙家浜,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們初來乍到,不熟悉,就跟在大隊游人後面,慢慢游走。參觀了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民俗展覽館,在蘆蕩景區拍了一些照片。中午在沙奶奶酒家午餐。就餐的人很多,很擁擠。我們等了30分鐘,才輪到“翻台面”。當然,免不了每人來2只大閘蟹。酒店開價70元一只,我們還價到60元一只,120元一對。螃蟹4兩左右,大小還算可以,但肯定不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據內行人說,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在一般酒店很難吃到。【春來茶館】“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到了沙家浜,春來茶館不能不坐一坐。春來茶館共有三處,第一代茶館位於蘆葦迷宮中,廊檐下“春來茶館”四字系新四軍老首長夏光所提,茶館內原貌保存著八仙桌、七星灶、銅壺等物件。我覺得走累了,坐在河邊的八仙桌旁,切上一壺熱騰騰的綠茶,品著香茗,賞著蘆花(不是菊花),倒也有些情趣。【蘆葦迷宮】沙家浜的核心部分是蘆葦蕩景區。應該說,蘆葦蕩景區修建的很漂亮,不再是蘆葦、雜草叢生的荒地,但是,也看不到綿密起伏的蘆葦。景區內有碼頭、游船。游人可以坐劃船進入蘆葦迷宮,親身體會一下蘆葦蕩的味道。出於好奇,我們租了一條木船,有一位船工劃船、介紹。在景區內乘木船,在河汊蘆蕩中兜20分鐘,6人1船,每人80元,這個價格似乎也貴了一些。因為,蘆葦蕩很小,蘆葦也不多,看不到那種一望無邊的蘆蕩氣勢。【瞻仰廣場】瞻仰廣場是革命傳統教育區的主體場所,占地總面積1.33萬平方米。“沙家浜”碑亭高6.6米,是葉飛副委員長親筆題詞。瞻仰廣場兩旁有18根形態各異的自然石,像征著18個新四軍傷病員。廣場正中“軍民魚水情”主體群雕,高8米,重60噸,由創作毛澤東紀念堂毛主席座像的著名雕塑家葉毓山創作。廣場後面是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沙家浜景區的出口,是一條商業街。商業街上也有“王四酒家”,也銷售桂花酒和叫化雞。還有不少店家,銷售“陽澄湖大閘蟹”。下午3時半,我們返回上海。沙家浜回上海的路很好走,基本全程高速公路。自駕路線是:沙家浜出來右拐,沿來路直行不遠,按交通指示牌上“蘇嘉杭高速”,行一程後,轉“沿江高速”,後接A12滬嘉高速。游沙家浜,我總的感覺是“馬馬虎虎”,“還可以”,與原先的想像並不一樣。具體說,修建的過於“今天化”,缺少淳樸、原始的風貌。也看不到綿密起伏的、無邊無際的蘆葦蕩,沒有那種氣勢。還有陽澄湖大閘蟹也不太正宗。如果沒去過的,可以去看看。而且,最好是結合周邊游。(景區大門)

(景區大門)

(沙家浜一角)

(紅色廣場)

(革命歷史紀念館)

(沙奶奶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