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沙公園
位於齊齊哈爾西部,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因感“邊塞無佳境
”,於是將其屯兵處堆土為台,挖池其下,辟為公園。原名為倉西花園。1916年改為龍
沙公園,因唐代詩人李白有“將軍分虎竹 ,戰士臥龍沙”之句,始以龍沙為一地,公園
由此而得名,初具規模。
公園建成後,相繼建成了萬壽亭、穆清花亭、望江樓等。解放後經過擴建治理,公園建
得越來越美麗。園仙開鑿了24公頃的人工湖,名為勞動湖,湖內由拱橋連接5座島嶼,島
上各有造型別致的角亭。
公園內分為動物、花卉、湖泊、文化、兒童樂園、娛樂6個區。文化區內的古典園林樓閣
——望江樓,為龍沙公園的代表性建築,也是黑龍江省最早的園林,登上望江樓可俯瞰
全市風光,可見嫩江的“澄江靜如臨”,逶迤遠逝之美觀。
春夏之季,園內樹木蒼翠欲滴,花草爭奇鬥妍,游人湖中泛舟,或游戲於騰龍山、園於
苑、旱冰場、游藝場、仙鶴亭、島中湖等,可以增添無窮樂趣;到了冬日,各種冰燈、
燈雕晶瑩剔透,在夜幕在透著五彩光輝,親臨此境,猶似置身人間仙瑤,美不勝收。
壽公祠
園內壽公祠是因紀念一位以身殉國的愛國將軍而建。1900年黑龍江將軍壽山領導官兵抗
擊沙俄侵犯,結果大敗。沙俄侵略者要求與壽山將軍談判,並提無理要求,壽山將軍自
感“疆土不保,負罪甚深”,因而自殺殉國,以示不屈的愛國之情,後人為了紀念他的
愛國精神,於1926年,修建壽公祠,成為愛國主義的活教材。